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广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项中,由老子提出且体现朴素唯物观的是(    )
    A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B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2. (2024高二下·高明月考) 西汉前期,士农工商大都以追求财富和权欲作为动机;西汉后期,弥漫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这一变化缘于( )
    A .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 .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 秦朝政治经济制度消亡 D . 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 3.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匈奴当户跪举灯(见如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文物。灯具底座为身着胡服的匈奴官吏昂首半跪作托灯状擎灯形象。灯盘中心有烛针。该文物可以用以研究(   )

    A . 汉匈民族关系 B . 汉代官僚制度 C . 瓷器铸造技术 D . 少数民族封建化
  • 4.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发十八岁以下男子服兵役的敕文,尽管文件已经过皇帝的签署发到门下省,但魏征坚持认为不可,即使太宗发怒也没有署敕,这个决定最终也没有颁行。材料意在说明(   )
    A . 相权遭到分割皇权加强 B . 三省体制降低行政效率 C . 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D . 朝廷政令不通
  • 5.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唐初,政府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户籍编制。开元年间(713—741年),户籍编制工作陷于紊乱停顿,到天宝年间(742—756年),已经是“籍帐之间,虚存户口”。由此可知,当时(   )
    A . 庄园经济趋于鼎盛 B . 赋役制度亟待调整 C . 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D . 藩镇割据日益严重
  • 6. (2024高二下·零陵月考) 曲宴是宋朝君臣深度交往的独特场所。太祖朝统军将领受曲宴款待的记载屡见史籍:淳化三年,宋太宗“赐近臣及直馆阁官饮”,随后才召三衙将帅为之设宴;自真宗以降,历朝曲宴都延续了太宗朝的特点且日趋突出。这反映了( )
    A . 曲宴是当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B . 宋朝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C . 曲宴以笼络控制统军大将为目的 D . 宋朝治国方针逐渐发生转变
  • 7.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儒林外史》第七回荀玫中进士后其母去世。荀玫欲向朝廷递呈“丁忧”,而王惠则以现今选考科、道在即为由,劝荀玫隐瞒此事。还吩咐荀家将“来的家人把孝服做速换了”“不许外面的人知道”。这体现了(   )
    A . 明清之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B . 科举取士与儒家伦理的冲突 C . 明清小说对传统道德的批判 D . 科举制度改变了当时的社会思想
  • 8.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
    A . 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 B . 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 C . 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 D . 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
  • 9.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鸦片战争后,洋纱及进口染料大量输入安徽,皖南的大量土纱业和染料业陷入破产,但当地织布业却选用进口上等色料,多取用东、西洋名厂最上等之双股线,故其织成之布,不但花样翻新,且能紧密均匀、耐久,诚中国改良土货之大特色也。由此可知(   )
    A . 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 B .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C . 当地织布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D . 列强经济侵略具有双重影响
  • 10.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在清代的漕运制度下,江西、湖北、湖南三省漕粮须先涉长江,再由运河北上。1853年,三省漕粮改折银解京。1854年,三省漕粮奉旨留南抵充军饷。这主要是由于(   )
    A .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 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C . 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 D . 国家财政负担加重
  • 11.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辛亥革命时期,不少革命党人头脑中只有“排满”二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南北议和时,孙中山要求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反对向袁世凯妥协,但“党人即起异议,谓予(孙中山)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众口铄金,一时风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材料旨在说明(    )
    A . 三民主义思想不适合中国的实际 B . 南北议和改变了辛亥革命的性质 C . 革命党人尚未普遍认同三民主义 D . 孙中山主张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
  • 12.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未出席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的签字仪式。有学者对北洋政府和中国代表团的态度进行研究。以下理解合理的是(   )

    相关史料

    24日,未署年月

    北洋政府曾发给代表团训令签约的电报。

    6月8日

    《晨报》刊载上文电报并注明,“上月廿四(24)日国务院发出电报”。

    6月26日

    北洋政府电令中国代表称,如不能保留山东,即拒绝签字。

    学者推断

    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当时向巴黎发电需数日才能送到,26日发电为时已晚。北洋政府在最后时刻做出这一决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A . 北洋政府坚决拒签和约 B . 《晨报》支持五四运动 C . 拒签促使学生运动爆发 D . 北洋政府推卸签约责任
  • 13.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1947年2月,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自建邯涉铁路,次年10月通车后,太行山各兵工厂的军需物资快速、大批量运出山区,平原的粮食、棉花、工业品运进山区。据此推知,邯涉铁路(   )
    A . 加快了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B . 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 . 推动了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 D . 提供了淮海战役补给保障
  • 14.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1970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他的第一个外交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们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历史证明,尼克松政府“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有利于(    )

    ①越南战争的结束            ②中国与法国的建交

    ③中国与日本正式建交        ④古巴导弹危机解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1984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由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飞乐电声总厂三分厂等发起成立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该股票被誉为“新中国第一股”。这(   )
    A . 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B . 结束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C . 表明了国营企业自主权扩大 D . 践行了中共十三大的路线方针
  • 16.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2023年2月针对俄乌冲突,中方先后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两份重磅文件。同年4月、在北京,中法、中法欧(盟)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俄乌冲突深入交换意见。这反映出新时代中国(   )
    A .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B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 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D .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就,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秦始皇开创博士制度,选拔东方六国博通古今的学者充任参谋和顾问,参与政议,辅助决策。秦在继承周文化的同时,因久处西北边陲而戎化较深,其博士议政制度明显受到尚处于游牧生活向定居的农耕生活转化阶段的有原始民主制残余的西北诸戎影响。秦统一六国后,为消弭六国的反抗意识,在文化上采取特别优容的态度。从可考的博士看,其籍贯都在关东。这样看来博士是东方六国的政治代表,秦始皇吸收各国的士人担任政府设置的博士官,让他们参议朝政从而组建了参议辅政集团,创建了博士议政制度。

    ——摘编自夏增民《博士制度与秦朝政治转折》

    材料三:郡县制对早期国家起了否定的作用。它的出现反映了历史的巨大进步,早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长期存在氏族制的血缘关系残余。郡县制的发展动摇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商鞅变法确定了秦郡县制发展的方向,而郡县制的发展又是秦得以发展为帝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汉中央掌握了郡县主要官员的任免权,分离郡县的行政权与军权,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帝国内部组织现出鲜明的以地缘关系为结合的特点,郡下设县,县下依次设乡(亭)、里、什、伍等组织。秦汉郡县的管理范围涉及民政、财政、司法、教育、选举、监督等诸多方面。在郡县内部,还建立了监察和考核制度,监督官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中央政府对郡县实行严格的控制。

    ——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能够统一中国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博士议政制度建立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出现的历史意义,并概括中央强化对郡县管理的措施。
  • 18.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汉以来,受孔子“述而不作”的影响,学者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均以后人所作注疏为主,理论上的创新很少。自唐代中期开始,对注疏的质疑便陆陆续续地出现了。到了北宋初期,这种质疑声更是不绝于耳,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有些文人不满前人的注疏,大胆疑经,自立新解。例如,胡瑗著《洪范口义》,“俱驳正注疏,自抒心得……辞虽平近,深得圣人立训之耍”;孙复“治《春秋》,著《尊王发微》,大得圣人之微旨”;石介作《春秋说》,以明君臣之道,作《季札论》以明父子兄弟之道。

    ——摘编自高崎《苏舜钦与宋代理学的“种子”》

    材料二  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产生于内忧外患的晚明,发展于清初顺康年间,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黄宗羲提出:“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王夫之认为,“以天子下统乎天下,则天下乱”“分统之则治”。明朝中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顾炎武通过对铸铁业、陶瓷业的亲自考察,认识到发展工商业是富国之路;黄宗羲更是旗帜鲜明地捉出“工商皆本”论。鉴于理学空疏不实的弊端,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黄宗羲更明确提出了“学贵适用”的学术原则,他认为,学问与事功应该是统一的。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在当时未曾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它为中国近代先进的人们接受民主政治观念提供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具有近代启蒙意义。

    ——摘编自戴叶《论明清之际实学思潮中的经世思想》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的主要内涵,并简要评价这一思潮。
  • 19.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明治维新后,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急需更多的原料、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急需不断扩大商品的销售市场。而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农作物产量低。这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日本大资产阶级强烈主张以武力开拓海外市场。另外,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也与其国内统治危机的加深密不可分。1889年日本农业大歉收,1890年又出现第一次全国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当时日本驻美大使说:“就必须把日本人民的视线从对国内局势不满转移开的观点来看,对中国一战也是值得的。”日本这种侵略扩张野心日益膨胀。而欧美列强从自身利益出发,助纣为虐,为日本军国主义进攻朝鲜和中国提供了暗中支援。

    ——摘编自邱若宏《浅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国际背景》

    材料二  近代史上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第一次是甲午年(1894年)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战争,第二次是1931年发动侵犯中国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结束。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三省沦为日寇殖民地;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国民党等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郑剑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因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原因。
  • 20.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历史学的角度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近百年的中外关系史看,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与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是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百年历史看,中国经过艰难探索,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将带领世界人民走向一个全新的境界,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张海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历史的结论》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角度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角度及内涵;解读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