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材料 | 结论 |
A | 沙埠窑址群遗物堆积丰富,窑场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共发掘考古出土遗物20多吨 | 民间制瓷业竞争激烈 |
B | 大部分窑炉斜长70米左右,由窑前操作间、火门、火膛、窑室、窑门、排烟室及窑床两侧的柱础石、护墙等部位构成 | 制瓷技术分工日益细密 |
C | 产品面貌和窑业技术与同时期的越窑相似,流行内腹单面粗刻划花,纹样类型为婴戏纹、凤凰纹、鹦鹉纹等;装烧工艺主要为垫圈垫烧、匣钵装烧 | 沙埠窑烧制技术影响越窑 |
D | 沙埠窑址群遗址出土的瓷器有碗、盘、盆、执壶、炉、枕、多管器、盏、盏托、瓶、盒等 | 该窑址群瓷器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
时间 | 机关 |
1924年 | 建立第一个军事机构——广东区委军事委员会,开创了在革命团体和军事组织中开展政治工作的先河 |
1924年 | 成立第一个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
1925年 | 设立了党内第一个地方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 |
1927年 | 建立第一个城市红色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 |
在这座城市中充满了公共性和神圣性的建筑,但其中最壮美的要数体育馆了……(城市)中央是法院与小树林……这座城市包括最美的公共区域以及皇家宫殿……博物馆也是皇宫的一部分,建有一条公共走道,半圆式露天建筑中的座椅,方便人们彼此交流谈话,还有一间大屋子充当博物馆内研究者们的公共休息室 |
(它)所要求的绝非仅仅是从一个落后的农业个体主义向机械化集体主义,从一个需要补贴保护的脆弱工业向最大限度的、最现代化的自给自足的工业,从一个远远落后于西方工业化时代的封建主义心态向远远超过它的社会主义心态的全面转变。 |
材料一 古代中国始终将政治安全放于首位,倡导忠君爱国理念,维护政权稳定。古人认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维护。同时将“富国强兵”作为政治安全的保障,注重提升军事实力。统治者一再强调居安思危,要“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汉唐时期的和亲政策,保证了与匈奴、吐蕃等民族的和平交往,明代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周边环境和平起到巨大作用。
——摘编自赵明旸《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
材料二 下表为明代沿海地区主要海防卫所城池的数量统计。
地区 | 辽东 | 山东 | 北直隶 | 南直隶 | 浙江 | 福建 | 广东 |
千户所城数量(个) | 9 | 23 | 22 | 20 | 32 | 19 | 58 |
(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
材料:史料中的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号少荃(一作少泉),安徽省庐州府(今属合肥市)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清末重臣。李鸿章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晚清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通过对其留存的相关史料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了解认识李鸿章。下表是研究李鸿章的部分相关史料。
史料1 | 《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五年(1866年)奏报、上谕 |
史料2 |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编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 |
史料3 | 《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编自光绪七年(1881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 |
史料4 |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编自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
史料5 | 《请设铁路公司借款开办折》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
史料6 | 《义和团档案史料》1959年出版 |
史料7 |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1992年出版 |
——整理自《中国近代史料在近代史研究中的运用》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上是1949-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建交国数量变化柱形图,从图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自拟论题,结合国内外形势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列出阶段,论述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表清晰)
材料:表1
年份 | 白种人 | 有色种人 | 总计 |
1790 | 3172006 | 757208 | 3929214 |
1800 | 4306446 | 1002037 | 5308483 |
1810 | 5862073 | 1377808 | 7239881 |
1820 | 7866797 | 1771656 | 9638453 |
1830 | 10537378 | 2328642 | 12866020 |
1840 | 14195805 | 2873648 | 17069453 |
1850 | 19553068 | 3638808 | 23191876 |
1860 | 26922537 | 4441830 | 31443321 |
表2
年份 | 城市人口数 |
城市总人口的百分比 | ||||
8000人以上 | 8000至20000人 | 20000至75000人 | 75000至250000人 | 25000人或以上 | ||
1790 | 6 | 4 | 2 | - | - | 3.3 |
1800 | 6 | 1 | 5 | - | - | 4.0 |
1810 | 11 | 6 | 3 | 2 | - | 4.9 |
1820 | 13 | 7 | 4 | 2 | - | 4.9 |
1830 | 26 | 19 | 4 | 3 | - | 6.7 |
1840 | 44 | 28 | 11 | 4 | 1 | 8.5 |
1850 | 85 | 56 | 21 | 6 | 2 | 12.5 |
1860 | 141 | 96 | 35 | 7 | 3 | 16.1 |
——以上材料均据[美]福克讷《美国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