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怀化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4-05-28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合适,请选择填写。)
  • 1. (2024七下·怀化期中)  隋文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 又一次统一、励精图治,获得了“开皇之治”的赞誉。在中华民族发展角度看,隋文帝的最大贡献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 .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 . 开通了大运河
  • 2. (2024七下·安庆期中)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B .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大变革 C . 科举制成为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D . 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不利于人才选拔
  • 3. (2024七下·怀化期中)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第五个历史时期。下面说法符合隋唐时期特点的是(  )
    A . 动荡与变革 B . 繁荣与开放 C . 建立与巩固 D . 分裂与开放
  • 4. (2024七下·怀化期中)  《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 )
    A . 稳定社会秩序 B . 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C . 忧怜百姓 D . 完善各项政策
  • 5. (2024七下·怀化期中)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 .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D .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 6. (2024七下·怀化期中)  在汉文字的历史长河中,对联作为一种精练、小巧的汉字民俗文艺,放射着无比璀璨的光彩。下面有一副对联:上联:依山借势露天台,一代风云恰剪裁。下联:纤纤公主躯,重任弱肩担。以下最合适的横批是( )
    A . 一代女皇武则天 B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C . 代父从军花木兰 D . 文成公主入藏
  • 7. (2024七下·怀化期中)  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西域记》等史料记载,____在贞观三年离开长安,开始了西行求经之旅。一路上,他历经千辛万苦,多次陷入绝境,最终到达了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在那里留学5年,之后又周游印度。当地的僧人十分敬仰他的人品学识,戒日王还专门为他召开了辩法大会,他的名气因此越来越大。人们都希望他留在印度,然而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回了国。横线中应该填写的是( )
    A . 高僧鉴真 B . 高僧玄奘 C . 松赞干布 D . 著名谏臣魏征
  • 8. (2024七下·怀化期中) 韦庄《秦妇吟》:“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描述了唐朝在受到致命打击后长安城的衰败、乱离情形。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史实是(  )
    A . 黄巾起义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靖康之变
  • 9. (2024七下·怀化期中) 据史书记载,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中有很多人曾经担任节度使。如后梁君主朱温是唐朝宣武节度使,后晋君主石敬瑭是后唐河东节度使,吴越开国国君钱镠是唐朝镇海节度使,闽国开国国君王审知是唐朝威武节度使。据此可知,五代十国时期(  )
    A . 只有当过节度使,才能当皇帝 B . 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C . 唐朝的节度使都建立了政权 D . 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 10. (2024七下·怀化期中) 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懈。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 . 焚书坑儒 B . 重文轻武 C . 修养生息 D . 等级制度明显
  • 11. (2024七下·潮阳期末) 《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
    A . 抑制土地兼并 B . 增加财政收入 C .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 12. (2024七下·怀化期中)  最近一段时间,电视剧《大宋宫词》成为了历史爱好者关注的焦点。除了女主角刘娥娘娘,男主角宋真宗赵恒名气大主要在于两点:其一,传统的历史评说《杨家将》、历史故事“狸猫换太子”和赵恒密切相关。其二,赵恒和____签订了颇具争议的条约《澶渊之盟》。( )
    A . 契丹 B . 赵构 C . 阿骨打 D . 元昊
  • 13. (2024七下·怀化期中)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岳飞的《满江红》。这最能说明了作者岳飞( )
    A . 对南宋统治的强烈不满 B . 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 C . 抒发自己的才华不被伯乐发现的忧郁心理 D . 对秦桧陷害自己的情况做出说明
  • 14. (2024七下·怀化期中)  “一带一路 ”一端连着中国,一端连着世界。早在宋朝时期,我国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当时政府为了管理海外贸易设置的机构是(  )
    A . 宣政院 B . 澎湖巡检司 C . 北庭都元帅府 D . 市舶司
  • 15. (2024七下·广州期中) 宋代商业方面大发展,被史学家称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主要是因为(   )
    A .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B . 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C .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 .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 16. (2024七下·十堰期末) 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洋的描述: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 ”结束这一局面的事件是(  )
    A . 朱温建立政权 B . 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 C . 元朝统一全国 D .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7题18分,18题18分,19题16分,共52分。)
  • 17. (2024七下·怀化期中) 纵观中国历史,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摘编自《宋史·职官志》

    1. (1) 材料一中图示是隋唐时期确立完善的某项政治制度,请写出其名称。该制度对皇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宋太祖“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具体措施分别是什么?在中央为了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共同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地方设置“通判”的作用。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 18. (2024七下·怀化期中)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催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互相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材料三: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并立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互相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刘宗续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四: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

    ——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方法”是什么?列举一例唐朝时期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辽、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辽与西夏在学习汉族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宋、元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分别属于哪一种模式?
    4. (4) 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学生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该怎样身体力行?
  • 19. (2024七下·怀化期中)  经济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也影响历史发展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如下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三:(北宋)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到神宗朝时,人口约有百万众。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社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在“要闹去处”,买卖甚至通宵达旦。

    ——朱绍侯 齐涛 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入江南。在以“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 (1) 阅读材料一、指出“此河”是指什么?“此河”的开通有何影响?
    2.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生产工具的名称。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从唐到宋,我国的经济格局有何变化?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