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4-06-19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 1. (2024七下·萍乡期中)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长城从山海关由东向西南延伸,写下“阳刚雄健的一撇”;大运河则从北京由北向南沿海缓缓流淌,写下“阴柔深沉的一捺”;两大人工奇迹组成了中国汉字中一个顶天立地“人”。伴随着河南省运河段申遗工作的开始,大运河再次引起我们的瞩目,下列关于大运河开通的意义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B . 有利于加强对南方的军事统治 C .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D . 导致了隋的灭亡
  • 2. (2024七下·萍乡期中) 成语“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名落孙山”衣锦还乡”反映的制度是( )
    A . 科举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3. (2024七下·萍乡期中)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A .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 . 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 4. (2024七下·萍乡期中) 隋朝在短时间内积累巨大的社会财富,实现统一;但又迅速覆亡,成为古今争论不休的话题。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 自然灾害严重 B . 暴虐无道的统治 C . 外戚、宦官专权 D . 土地兼并严重
  • 5. (2024七下·萍乡期中) 某班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准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 )
    A .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 B .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C .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的文化 D . 日本的遣唐使来华
  • 6. (2024七下·萍乡期中) 表1所示755~760年唐朝人口数量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725年

    742年

    755年

    760年

    总人口数/万

    4141

    4531

    5291

    1690

    A . 八王之乱 B . 藩镇割据 C . 安史之乱 D . 宦官专权
  • 7. (2024七下·萍乡期中) 下图内容所反映的盛唐气象是( )

    《弈棋仕女图》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唐吹排箫乐伎壁画

    A . 社会风气开放 B . 民族交往频繁 C . 手工业水平高 D . 文学艺术繁荣
  • 8. (2024七下·萍乡期中)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词:“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生产工具?(  )
    A . B . C . D .
  • 9. (2024七下·萍乡期中) 某历史小组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了如下文字介绍。由此可以看出此文物的历史价值在于唐三彩骑驼乐舞俑,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骆驼昂首挺立,驼背平台上铺彩色条毯,上面有由3名胡人、2名汉人组成的乐舞队,表现的应该是长安百戏中的一个杂技节目。( )
    A . 印证了唐朝繁荣发达的经济 B . 凸显了唐朝制瓷工艺水平高度领先 C . 反映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D . 见证了唐朝艺术水平优于周边民族
  • 10. (2024七下·萍乡期中) 安禄山与史思明起兵反叛唐朝,史称“安史之乱”。下列各项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

    ①节度使权力膨胀                ②唐朝由盛转衰                ③皇帝荒废朝政                ④形成藩镇割据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11. (2024七下·邵阳期末) 下面是张敏同学做的学习笔记,依据笔记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目的: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内容:①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影响:①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  ②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A . 诸侯争霸 B . 尊崇儒术 C . 藩镇割据 D . 重文轻武
  • 12. (2024七下·萍乡期中) 斯塔夫里·阿塔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
    A . 阿骨打 B . 成吉思汗 C . 忽必烈 D . 朱元璋
  • 13. (2024七下·萍乡期中) 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宋神宗采取的措施是( )
    A . 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B . 任用范仲淹主持改革 C .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D . 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 14. (2024七下·萍乡期中) 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
    A .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 .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 . 设宣政院直接管辖 D . 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
  • 15. (2024七下·新沂期中) 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

    甲: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

    乙:客观上说一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

    A . 宋夏议和 B . 宋辽议和 C . 宋金议和 D . 辽金议和
  • 16. (2024七下·萍乡期中) 如表是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情况。这一变化最能说明( )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

    1045年(北宋)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

    1196年(南宋)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81:19

    A . 经济重心南移 B . 政治统治开明 C . 商品经济繁荣 D . 民族交融加强
  • 17. (2024七下·萍乡期中)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为了加强管理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
    A . 蕃坊 B . 市舶司 C . 都护府 D . 榷场
  • 18. (2024七下·萍乡期中) 著名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老大乔峰是契丹人,老二虚竹娶了西夏的公主,老三段誉是大理人。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最显著的特征是( )
    A . 统一国家建立 B . 政权并立民族交融 C . 开明的民族政策 D . 统一国家巩固
  • 19. (2024七下·萍乡期中) 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历史。据表2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

    名称

    特点

    河北定窑

    釉色纯白如牛乳者,或带淡赤色,釉中往往有刷纹,釉面凝聚,如有泪痕

    河南汝窑

    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

    河南钧窑

    以红、紫为基础,熔融交辉,形如流云,灿如晚霞,变幻莫测

    浙江哥窑

    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A . 唐宋的手工业部门仅限于瓷器制造业 B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瓷器制造业兴起 C . 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D . 宋代南北统一,手工业生产技术发展迅速
  • 20. (2024七下·萍乡期中) 小钱币、大历史。”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 )
    A . 交子 B . 会子 C . 瓦子 D . 银票
二、综合题。(本题共四个大题,总分共50分。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0分;23题14分,24题14分。)
  • 21. (2024七下·萍乡期中) 文物证史。

    ①步辇图                                ②宣政院印章                        ③唐蕃会盟碑                        ④契丹鸡冠壶

    1. (1) 文物识别:文物的年代识别十分重要。请你识别以上文物将识别结果按文物的出现年代顺序分列于下,写清文物序号即可。文物序号:—————— 
    2. (2) 文物介绍:文物介绍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文物。请在①步辇图与④契丹鸡冠壶两件文物中任选一件文物加以介绍。(介绍应包含文物产生朝代,文物内容和文物的意义)。
    3. (3) 文物②宣政院印章和③唐蕃会盟碑都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史实。若依据其所反映的史实归为一类,归类理由是什么?结合文物所反映的史实加以说明。
  • 22. (2024七下·萍乡期中) 中学历史课标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唯物史观】材料一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

      单位

      总计

      北方数

      南方数

      南方所占比例(%)

      贯、石、匹、两

      10018153

      4414841

      5603312

      55.93

      结合所学分析出现材料一表中发展趋势的原因。

    2. (2) 【史料实证】材料二  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唐代的水平而进入了比较成熟和高度繁荣的阶段。

      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证明材料二中的观点。

    3. (3) 【时空观念】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今天的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 23. (2024七下·萍乡期中)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我心目中的隋唐”为主题,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1. (1) [杰出帝王]  材料一:

      图1  隋文帝                                        图2  唐太宗                                                图3  唐玄宗

      材料一中三位杰出帝王,请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位,概括说出其主要功绩?

    2. (2) [重大工程]  材料二:

      图4大运河                图5长安城

      根据图4,要将一批粮食通过大运河从涿郡运到洛阳的洛口仓,所通过河段名称是什么?图5长安城在当时唐朝和世界有怎样的地位?

    3. (3) [制度创新]

      材料三: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哪些“突破性进展”?

    4. (4) [对外交流]

      材料四: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根据材料四,概括唐朝外交活跃的原因?“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请以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加以说明。

  • 24. (2024七下·萍乡期中) 唐宋元时期,国家在经济发展、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呈现出大国的气度。老师围绕相关内容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 (1) 任务一【对比材料——见证民族关系】

      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指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根据材料指出这一“成熟办法”的作用。

    2. (2) 材料二  如图是两宋时期政权并立示意图

      请写出材料二中的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

    3. (3) 任务二【解读材料——汲取治国智慧】

      材料三  有鉴于百余年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教训,宋太祖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政权尾大不掉,作为巩固本朝统治的根本方针。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太祖为“防止地方政权尾大不掉”采取了哪些措施?

    4. (4) 材料四  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一词既是地域概念,又用来指称政权,同时又是一种美称。不仅汉族政权自称“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也自称“中国”,“中国”的概念存在一种复数现象。元朝实现了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的转变。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实现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的转变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元朝在加强地方管理上实施了什么制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