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语段阅读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专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传统文化经典的书,全书用____(A.简练明晓 B.简明扼要)的文字解读了《说文解字》《诗经》等国学典jí , 繁简得中,见解精辟。一部部经典,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经过历史长河的____(A.洗礼 B.洗涤),愈发熠熠生辉。

    1. (1) 依据所学,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选项)。

      (A.简练明晓 B.简明扼要)

      (A.洗礼 B.洗涤)

    2. (2)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典jí②承

    3. (3) 联系以上材料,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们从《经典常谈》中可以了解黄帝造字的传说,认识古代的字典——《说文解字》。 B . “经”是形声字,意为织布机上的丝线。在织布的时候,经线几乎是不动的,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经”具有奠基性、典范性。 C . “典”是会意字,由“册”和“几”二字组成,合起来意为“放在高脚桌上的简册”,由此引申为非常珍惜、贵重的事物。 D . “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楚辞》《离骚》《战国策》《诗经》都可以称作是经典。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面对纷繁冗杂的信息,这个高水平的团队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B . 我们不能因受别人的撺掇而做一些违法乱纪、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 C . 普宁六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城。 D . 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 , 获得冠军。
  • 3.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 地理标志是表明产品产地来源的重要标志,虽然是无形资产,还是当地的形象名片。(将“虽然”改为“不仅”) B .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改进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实践。(在“创新实践”后添加“的方式”) C . 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将“不断改善”和“切实保障”调换位置)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将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是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组网以来发射的首颗也是唯一一颗高轨备份卫星。据悉,该卫星“入列”后将有效扩大短报文服务区域,提高精密单点定位能力,肩负起提升系统服务连续性和健壮性的重任。

    材料二

    北斗科技工作者感言:

    ①确保任务成功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②一个新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注定艰难,尤其是在技术基础薄弱、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披荆斩棘闯出来一条路。

    ③我们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1) 材料一是某报刊发的一则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2. (2) 请根据材料二写两个句子,与例句形成一组排比句,突出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

      例句:使命必达,是北斗人永恒的追求

  • 5.  诗歌鉴赏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B . 此诗开头描写蒹葭茂盛的晚秋图,渲染了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 C . 此诗描摹传神,景物如霜露等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地寻求“伊人”,又是动态的描摹。 D . 此诗直白大胆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义,全诗充满热烈浓郁的欢快气氛。
  • 6.  理解型默写。
    1. (1) 《式微》中描写劳役者因为君主,才不得不在露水中劳作的诗句是:
    2. (2) 《子衿》中描写女子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觉得一天不见面,就像是分别了三个月那么久的句子是:
    3. (3)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以“”两句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谊。
    4. (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作者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
    5. (5) 凄神寒骨,。(柳宗元《小石谭记》)
二、阅读
  • 7. 文言文阅读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未。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迎泰时乱,率妻子邑人未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于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亟辈,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节选自苏轼《游沙湖》)

    【注】①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②相(xiàng)田:看田地的好坏。相:察看. ③休将白发唱黄鸡: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庞安常:当时有名的医生。 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遂与外人间隔    间隔

      处处之    志

      谁道人生无再  少

    2. (2) 下列语句加点的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芳草 B . 阡陌 C . 溪水西 D .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便还家            余人各复至其家 B . 此中人语          余戏之 C . 同游清泉寺      问所从来。具答 D . 一时异人也        此人一一为言所闻
    4. (4) 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垂髫”指儿童。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髫,因此“束发”一般指男子十五岁:“加冠”,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B . 乙文“善医而聋”“遂往求疗”“余戏之”的三句话,很风趣,说明作者与庞安常的亲密关系。 C . 乙文引歌抒情。这首词调名是《浣溪沙》,再现了作者遭受人生重大打击后不自悲、不气馁、不自暴自弃的进取精神。 D . 甲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5. (5) 句子翻译。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6. (6) 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20世纪以来,学者们多称中国特有的传统戏剧形态为“戏曲”,渐成习惯。它是融歌唱、表演为一体的舞台形式,演员在表演中大量运用虚拟性的程式化手段,歌唱时按其所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龄等特征的规定性,运用特定的声韵技巧,剧本的唱词以特殊的音乐格律为规范,戏剧人物的道白遵从诗的韵律,在武戏里还用成套的格斗,表现双人或多人间的武打甚至大规模的战争。

    ②“唱念做打”是中国传统戏剧四类基本的表演手段。舞台上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极尽美妙,手势、眼神和身段都包含丰富的意义,既有很强的叙述性,也能够传神地体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而大量运用音乐性的唱腔与念白,强化了戏曲的抒情功能,使得戏曲在处理与表现人物处于复杂情境中的婉转细腻的心理时,具有特殊的优势。

    ③19世纪中叶欧洲盛行的不使用歌唱手段的“话剧”随西方人进入中国而始出现于上海。但戏曲仍是中国戏剧的主体,在中国广阔的区域内,因地而异,形成了地方化的多样性表达方式。戏曲都以“唱念做打”为基本的表现手法,但是在各地却出现了不同的戏曲音乐风格,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300多个剧种,至今仍有200个左右的剧种流传在各地,体现了中国戏剧极其丰富与多元的风范。

    (选自《中国戏剧史》,有删改)

    【材料二】

    ①2022年1月7日至17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在澳门举办。本次活动以戏剧为载体,将众多专业戏剧人和资深戏剧爱好者聚在一起,共同演绎中国戏剧的精髓和魅力,在巩固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戏剧之声,助推戏剧文化创新发展。文化节上,昆剧《牡丹亭》、京剧《智取威虎山》、黄梅戏《女驸马》等一幕幕经典戏剧片段轮番上演,更有杂技名家吴正丹、魏葆华带来精彩杂技表演《东方天鹅——肩上芭蕾》。

    ②此外,来自国家京剧院的京剧《锁麟囊》、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楼胜折子戏专场》、广东粤剧院的《白蛇传•情》等经典戏剧作品在中国文艺网进行线上展演。

    (选自中国新闻网2022年01月10日,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戏曲电影、戏腔演唱等戏曲衍生表演涌入人们的视野,一些戏曲界人士在网络“出圈”,戏曲和年轻人的碰撞开始以另类形式出现。常在网上冲浪的年轻人并不排斥戏曲,反而有成为互联网“看戏主力”的趋势。抖音发布的《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显示,在线观看国家非遗戏剧相关视频的观众中,90后、00后观众占比超50%。

    受访者对戏曲发展期望的数据统计

    受访者对于戏曲发展的期望

    占比(%)

    希望戏曲专业人士多用创新形式展示戏曲

    60.98

    希望年轻戏曲人能多为戏曲传播贡献力量

    60.65

    希望媒体、自媒体等多传播戏曲文化

    50.17

    受访者希望短视频等平台可以对一些专业人士进行认证,对鱼龙混杂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管理

    35.94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2年4月29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传统戏剧能运用虚拟性的程式化手段,表现双人或多人间的武打甚至大规模的战争。 B . 说明是材料一的主要表达方式,其中画线句使用的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C .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采取线下与线上展演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活动。 D . 戏曲电影、戏腔演唱等戏曲衍生表演涌入人们的视野,是由于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戏曲。
    2. (2) 结合材料一,请概括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
    3. (3) 粤剧是广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戏曲种类,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创造力,请你结合材料三为粤剧的传承发展提几点建议。
  • 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夜风送来槐花香

    梁新会

    ①入夜,乘公交车回家。刚一下车,一股清甜之气扑鼻而来。槐花,是槐花开了!我一眼就瞅见三棵洋槐树,站在路边的冬青后面,显得卓尔不群。

    ②走近点,再近点,借着路灯的微光,细细打量,满树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闪耀着玉石般柔美的光泽,像一盏盏壁灯,隐约而幽静。香气愈发浓郁,我忍不住深吸了几口。一瞬间,我仿佛置身槐香的世界,不,应该是故乡漫山遍野的槐树林中。此香,彼香,分辨不清。在此之前,我一直固执地以为,唯有故乡的槐花才配叫槐花。

    ③而今夜,我站立在城市的街头,却分明嗅到了故乡的槐花香。

    ④故乡永寿地处偏远,气温回升慢,每到四月底五月初,县城附近的四十万亩槐花才开始绽放。其时,恰逢五一黄金周,槐花节盛大启幕,全国各地的游客相聚槐林,赏景采花,品槐花蜜,游览古县城,敲打战鼓,玩得不亦乐乎。

    ⑤老家离县城远,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植有洋槐树,花开时节,香气冲天。槐树高大多刺,难以攀爬,不易采摘,需要全家齐上阵。老家人把采槐花叫捋槐花,捋槐花时,男人们拿着长长的挠钩,勾住低处的槐枝,女人和孩子们顺着叶脉轻轻地一根一根地捋,这样捋下来的槐花干净,也不会折断树枝。槐花开的那几天,家家都会蒸槐花麦饭,晾晒槐花。以前,槐花麦饭是人们度过饥馑荒年的主要饭食。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心灵手巧的媳妇们,变着花样吃槐花,大家也就学着样儿用槐花烙菜盒子,包饺子,炖肉了。

    ⑥夜色滤去了城市的繁嚣,也隐没了四周林立的高楼大厦,世界一下子变得很安静,静得只有几棵开花的洋槐树在风中窃窃私语。我身在花香最浓处,被纯粹的香气包围起来,鼻翼翕动,整个世界瞬间香甜如蜜。

    ⑦贪婪地深呼吸,想要这清甜之气带我回到故乡。那一刻,我喜悦而安详—我确信我在城市的街头闻到了故乡的气息。我曾经在想念母亲做的臊子面时,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最正宗的家乡风味;我曾经陪着在外地工作的亲友,按图索骥去网红店品尝记忆中的味道,结果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每每如此,我便确信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缺憾——离开故乡,在外打拼,得到的同时也就必须舍弃一些东西。

    ⑧一位朋友说他压力太大的时候,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只好驱车二三百里,回到故乡的老屋踏踏实实睡一觉,第二天满血复活,再杀回城市继续打拼。故乡的清风朗月是治疗失眠的良药。如今,他事业发展顺利,一双儿女乖巧可爱,他的失眠早已不治而愈。多年后,父母相继离世,他才从众人口中得知那些年他回老家睡安稳觉时,父母整宿整宿都不敢合眼,生怕他有什么闪失。好男儿志在四方,父母希望儿女不要忘记根本,但更希望儿女在外万事顺遂,随遇而安。此心安处即吾乡。朋友感叹着,为自己当年的鲁莽之举而自责。

    ⑨其实,今世之人,能够一辈子不离开家乡的少之又少。谁没有在陌生街头举目无亲、踽踽独行的悲凉和无助呢?好在住久了,时间会治愈一切。他乡也就有了故乡的气息。你看,满街的美食,来自天南地北,它们要想在城市里存在,就得既保持住故乡风味,又要考虑当地居民的喜好。人也一样,必得经历一番痛苦的蜕变才能逐渐适应。故而,人们常把工作久了的城市叫作第二故乡。

    ⑩夜晚的清风送来槐花香,我站在城市里闻见了故乡的味道。心生欢喜!

    (选自《西安晚报》,有删改)

    1. (1) 【概括·忆槐花】阅读以上作品,概括那夜风送来槐花香后,“我”产生的回忆。

      故乡的槐花节盛大启幕,玩得不亦乐乎。

      我穿越大街小巷、网红店,找寻家乡的味道。

      夜风中的槐花香

    2. (2) 【品析·赏槐花】请按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①走近点,再近点,借着路灯的微光,细细打量,满树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闪耀着玉石般柔美的光泽,像一盏盏壁灯,隐约而幽静。(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老家人把采槐花叫捋槐花,捋槐花时,男人们拿着长长的挠钩,勾住低处的槐枝,女人和孩子们顺着叶脉轻轻地一根一根地捋,这样捋下来的槐花干净,也不会折断树枝。(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3. (3) 【感悟·思槐花】作者为何闻到槐花就“闻见了故乡的味道”?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以下资料概括回答。

      资料:

      ▲梁新会,陕西青年作家,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民俗有云“门前种棵槐,财运自然来。”槐作为一种北方乡土树种,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土壤多么瘠薄,亦能傲然挺立,健康生长。在物质短缺的贫穷年代,尤其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槐花、槐叶还是救命的口粮,在欠收的年景,帮助人们度过饥荒,被百姓称为“救命树”。

    4. (4) 同样都是快乐,“我”在城市中闻到“槐花香”心生“欢喜”与课文《社戏》里“我”与小朋友看戏那晚的快乐,两者的原因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
三、作文
  • 10.  按要求作文。

    成年后的鲁迅念着那夜的社戏与豆香,故土已远,但天真的童年时光不能缺席,那是他温暖的港湾;黄沙弥漫的陕北高原即使贫瘠,但昂扬的生命力不能缺席,那是汉子喷薄的渴望;理性地观察大雁,但欣赏的温暖眼光不能缺席,那是科学家的诗意大爱;纵一别后远隔千山,但知己不能缺席,那是天涯孤寂却仿若比邻的宽慰……不能缺席的可以是某种情感、某种品质,也可能是某个人、某段经历、某种风景等等,它们都会成为你生命中的馈赠。你的生命中也有这样的不可或缺吗?

    请以“ 不能缺席”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⑶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