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根据学过的声学知识,指出这段描写的错误句子是:。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的瓶塞不够长
(2)调整器件使之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稀薄音调(选填“变高”、“不变”、“变低”),响度(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3)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听到声音(选填“能”、“不能”),此现象说明。
(1)本实验要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
(2)实验中硬纸板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是否在;
(3)实验中若将光线沿着射向平面镜时,小颖同学还发现一个规律是:;
(4)根据小颖同学得出的一些实验结论,如果入射角是°,则此时的反射角是;
(5)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跟小颖同学不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经检查,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小颖同学很快帮这位同学找到了原因是:。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15° | 75° |
2 | 30° | 60° |
3 | 45° | 45° |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在3月份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是个奇才。普罗斯佩勒提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克拉姆有一个设备:一个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利用这台摄影机,他们确实在下雨时发现水中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普罗斯佩勒提的理论基础和数学能力也很高,他通过计算得出,下雨时那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普罗斯佩勒提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气泡是要将自己的体积与水的密度相适应,才不断收缩和膨胀的。
事情还没有结束,人们告诉他们,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他们也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而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A.蝙蝠 B.猫 C.狗 D.大象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能传播声音;
(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的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填序号即可)。
A.分析归纳 B.进行实验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
(1)实验时,应选择(选填“较厚”或“较薄”)的(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来做实验:如果在像(蜡烛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2)如果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
(3)如图乙是该同学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填字母),如果此时他向他的像靠近,那么他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让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从实验可观察到:钢尺振动越慢时,振动频率越,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2)让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拨动钢尺,改变钢尺振动的幅度。从实验可观察到: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
(3)用手握住钢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说明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4)该同学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该同学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下面两种实验方案,后来进行了实验并收集了数据如下表所示。你认为比较好的方案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
材料 | 锡箔纸 | 衣服 | 泡沫塑料 | |
方案A | 响度 | 较响 | 较响 | 弱 |
方案B | 距离 | 6m | 5m | 1m |
根据上表的数据,你认为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