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吉安市省级九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

更新时间:2024-07-03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安塞腰鼓素以粗犷豪放、刚健雄浑著称。奇伟磅礴的气势和冲破羁绊、①____的舞姿让人啧啧称奇。当你置身于沸腾的群舞中,你会应接不②____(xiá),同样变得慷慨激昂、亢奋忘情。

    1. (1) 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处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kuàng 遐 B . guǎng 暇 C . kōng 瑕 D . gāng 峡
    2. (2) 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 . 叹为观止 B . 巧妙绝伦 C . 酣畅淋漓 D . 戛然而止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真正挥酒劳动的汗水,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____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上好这堂课,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劳动课是“一课”,更是“一育”,只有全面理解课程内涵,才能真正明白劳动的价值。要想从课程中获得成长,就应该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____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寓育于劳,避免为劳而劳、流于形式,劳动课程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 B .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改换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 C .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改善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 D . 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到改善。
    2. (2) 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3. (3)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只有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才能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 B . 如果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就能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 C . 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 D . 因为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所以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
  • 3.  学校准备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和同学小妍加入了“最美乡音组”,近期将要在赣江畔举行赣剧汇报演出活动,你准备做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要先征求妈妈的意见。针对妈妈的话,下列争辩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妈妈说:“赣剧重要还是学习重要?志愿服务能给你中考加分吗?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多做几道题吧!”你争辩道:“妈妈,____"听完你的话,妈妈点了点头。

    A . 赣剧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老师告诉我们要全方面发展,而且在做志愿者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欣赏优美的赣剧,陶冶情操,劳逸结合。 B . 您不是说赣剧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吗?我去做志愿者,这既是老师的命令,也有必要认真去学习,您怎么能不让我去呢? C . 赣剧重要,学习也重要,学习赣剧也是一种学习,我这是去学习赣剧,您怎么能不让我去呢? D . 赣剧重要,学习也重要,学习赣剧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去做志愿者也是一种劳动,您不能这样霸道,不让我去做志愿者。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离开长安东游时,途中寄给友人的。②建德:这里指桐庐江流域。③维扬:扬州,后面的“海西头”也指扬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开头写了诗人在山中黄昏时听见猿鸣,颇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之感。 B . 首联中的一个“急”字,不仅描绘出江流之急,还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急切和愉快。 C . 尾联用“泪”字表明诗人心情极其低落,照应首联“愁”字,营造了沉闷的氛围。 D . 全诗景与情完美融合,显得浑成自然,韵味悠长。
    2. (2) “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这一观点在本诗颔联是如何体现的?
  • 5.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极乐寺去桥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 , 子弟中部云,“此地小蚁钱塘苏划,”予国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选贤冠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选自袁宗道《极乐寺记游》,有删改)

    【乙】州城西南 , 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 ,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推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 , 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选自阎伯理(黄鹤楼记》,有删改)

    【注释]①张盖:打着伞。②斑剥:色彩错杂的样子。③围:周长的计量单位。④进贤冠:古代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挂进贤冠指辞官隐退。⑤情障:情感的魔障。这里指对山水的喜爱。⑥巃嵸(longzong):高耸的样子。⑦霞敞:高大宽敞。⑧懒乡九柱、东阳八咏,古地名,九柱指老子祠。八咏指八咏楼。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可 ②隅 ③尝

    2.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②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3. (3)  [甲]选段与课文《小石潭记》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何异同之处?
  • 6. 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关雎》中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2. (2) 《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3. (3)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 ,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

    采  薇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②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车面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

    ③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面、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⑤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取了明代术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等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

    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狂、奔放、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⑦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⑧年面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⑨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⑩在收藏成时尚的今天,年面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的热门藏品。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视寿等;三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四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群英会,《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花相会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选自《学生天地》,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年画始于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表达喜庆审美情趣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B . 年画的内容题材多样,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 C . “中国年画四大家”为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和绵竹年画。 D . 年画制作技艺包括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其中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标题点明说明对象,修饰语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 第③段至第⑦段为“总一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中国年画四大家”的特点。 C . 第⑨中加点词语“最早”,限定了时间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 第⑩段介绍热门藏品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雾凇之美在何处

    辛欣

    ①近期,大面积雾凇景观亮相吉林,引来游人观赏。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或水汽直接凝华在植物或其他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雾凇不仅是一种气候奇观,还有净化空气、指示环境等生态功能。

    ②基于雾凇的结构和形成条件,零凇可分为粒状雾凇和晶状雾凇。粒状雾凇也称为硬凇,是气温在零下8摄氏度至零下2摄氏度、有雾有风的条件下,过冷却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结构较为紧密:晶状雾凇也称为软凇,大部分出现在气温低于零下15摄度、有雾无风或弱风条件下,由雾滴蒸发时产生水汽凝华而形成,结构疏松、密度较小。

    ③雾凇都在什么时候出现?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赋予了雾凇独特的时空分布特征。春季、秋季也会有雾凇出现,但在冬季形成的概率最大,主要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特别是在1月雾凇最多。

    ④由于雾凇在低温环境下形成,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江南中北部、贵州中西部及北部地区以及高原地区较常见。在高原、山区出现的雾凇,多属于粒状雾凇,如安徽黄山、河南嵩山、陕西华山。在北方平原地区出现的雾凇,多属于晶状雾凇,如吉林雾凇、库尔滨雾凇等,其中以吉林雾凇最为著名。

    吉林雾凇为什么出名?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吉林雾凇持续时间长、厚度大、出现频率高,可从12月下旬持续到次年2月底,各次雾凇出现的持续时间比其他地方的同类雾凇持续时间长,一年最多可出现60余次。

    ⑥在吉林市,冬季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天数长达60至70天,而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水却可以奔流不息。松花湖表面结出的冰面能厚达1米,这个天然的隔温层使冰层下湖底的水温保持在4摄氏度,与地面温差达到30摄氏度左右。当4摄氏度的水从湖底流出闸门,通过水电站发电机组后温度升高,江水载着巨大热能顺流而下,接触到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环境,温差使江水产生雾气。在吉林市,深夜的雾气在沿江两岸的树木和草丛间凝华,一层层“白霜”包裹植物体,形成厚度最大、密度最小和结构最疏松的雾凇品种——毛茸形晶状雾凇。随着太阳升起,雾凇在清晨慢慢融化或坠落。

    ⑦雾凇绽放,带来的不只有美景,还有净化效应。雾凇在最初形成阶段可吸附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沉降到大地、降低其浓度,直接净化空气;雾凇具有浓厚的松散孔隙结构,内部连通性佳的空隙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容纳大量音波;此外,雾凇形成时还伴随着负氧离子的增加,这就回答了为什么雾凇出现的地方,总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⑧雾凇,是大自然的不经意之作。作为生态环境的一分子,它的出现已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指示和表征,是我们应保护的对象之一。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月11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的题目采用问句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粒状剪凇和晶状雾凇。 C . 吉林雾凇出名的原因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吉林雾凇持续时间长、厚度大、出现频率高。 D . 雾凇出现的地方,总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不仅是因为雾凇可以净化空气,而且是因为雾凇形成时还伴随着负氧离子的增加。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第①段在全文结构中起总领下文的作用。 B . 雾凇在冬季形成的概率最大,主要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特别是在1月雾凇最多。 C . 雾凇在我国北方地区、江南中北部、贵州中西部及北部地区以及高原地区较常见,而其他地方是没有这种奇观的。 D . 第⑥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 (3) 请结合全文,该谈雾凇美在何处。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燎疳

    田静玮

    ①我的家乡宁夏过完春节,还有个很重要的习俗,那就是“燎疳”,离开家乡十多年没有烧疳了,但仍会永远记着家乡每年正月二十三燎疳的热闹场景。

    ②听老人们说,“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只有用烈火烧烤,才能驱毒消灾,燎疳也是为了把这一年身上的晦气全都吓跑,可以祛病免灾,求得五谷丰登。人们说这一天一定要闹得红红火火,来年才能有好收成,才能家和万事兴。

    ③记得曾经每年到正月二十三这天,我们就早早地背上背绝或拿上绳子上山割干柴,我们争着抢着,生怕自己割的少了,山坡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热闹而开心。我们把割回来的成捆的蒿草,高高地堆放在大门前面,如一座小山一样堆放着,孩子们会高兴地跑来跑去看,比谁家的柴草多。人们都相信谁家的柴多,烧得旺,谁家今年就一定会旺盛顺利。这些美好的心愿,促使人们把燎疳看得如此重要。

    ④燎疳这天的晚饭就是吃“搅团”。每家都会用燕麦面或荞麦面缠一大盘“搅团”放在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辣子、醋汁或蒜泥汁蘸上,津津有味地吃着。小孩辣得吸溜着嘴,但还是馋得忍不住要蘸上辣子,吧唧着小嘴吃得那么香。老人们说,“搅团”会把疳病缠住,不让它再祸害人,也意味着一家人团圆祥和,吃完“搅团”,孩子们就都急切地盼望太阳公公早点下山,天早点黑,大家就可以热热闹闹地燎疳了。

    终于等到天稍黑一点,人们点燃一串鞭炮,鞭炮“噼噼啪啪”地响过之后,人们燃起门前堆放的柴,火焰闪动着,扭着身子熊熊地开腾起来。孩子们看到第一家燃起的火,都跑着,兴奋地喊着“燎疳了,燎疳了”,一个个跑到火堆前,像脱缰的野马般欢闹跳跃。火越烧越大,火苗升起三四米高,干柴烧得“吧吧”地响。火光在黑夜如展翅的火凤凰在飞翔,照得人们挂满笑容的脸红彤形的。这时,年龄小的或者像我们这些女孩子不敢从火堆上跳过去,便围在火堆边上羡慕地看着胆大的孩子跳。这些胆大的全铆足了劲儿,争着抢着,像跳远一样撒开腿跑得欢欢地,借助惯性“嗖”的一下像猴子一样从火堆上一跃而过。他们还会比谁胆大、谁跳得精彩,那种满足和自豪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那一阵阵笑声传遍整个村子,伴随着那一堆堆摆动着身子舞动燃烧的红晃晃的火焰,整个村子在沸腾着,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一年之中,也只有这个夜晚,是如此红火,如此喧闹。

    ⑥火渐渐地小一些了,我们女孩才敢怯怯地跳过去,更小的孩子也会由大人抱着跳。等这家的火堆烧小了,孩子们又会成群结队地赶去另一家跳跃,那红红火火的火堆吞噬着吵闹的黑夜。每次扬起火花,孩子们还要大声齐喊“荞麦花”“燕麦花”“豆子花”……那扬起的火花,在黑夜里盛开着,在空中荡漾着,真像一朵朵庄稼开的花儿那么艳丽迷人。人们都说,喊花喊得响就说明今年这种粮食会大丰收,孩子们于是放开嗓门大声地喊叫,那叫声此起彼伏,如山歌一样美妙动听,在村子里回荡着,看着这红红火火的火花儿,人们都相信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当火花四处落下,留下火星,孩子们又会蹦蹦跳跳地用脚踩灭,以防引发火灾。等地上没有一丁点儿火星时,这时燎疳活动才宣告结束,孩子们才会带着快乐依依不舍地回家。

    ⑦燎完疳,也意味着年过完了,过年的一切禁忌都解除了,人们再不能闲散了,打工的人又要出门开始工作了,种地的人也开始忙春耕了。

    ⑧时间匆匆而过,自从远嫁他乡,就再也没有经历燎疳。但每次想起,都会蠢蠢欲动,我真的想再猛烈地从大火堆上跳过去,那该是多么幸福。

    (选自《短文学》,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燎疳”是宁夏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节庆习俗,每年正月三十三都会举行燎疳仪式。 B . 文章描写了“割干柴”、吃“搅团”等活动,表明了人们对“燎疳节”的重视。 C . 第⑤段中加点的“终于”一词,写出了孩子们盼望“燎疳”到来的急切心情。 D . 文章的语言生动有趣,为我们展示了一场热闹的“燎疳”活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2. (2) 从选文看,宁夏地区的人们为什么如此重视“燎疳节”?请简要概括。
    3. (3)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①小孩辣得吸溜着嘴,但还是馋得忍不住要蘸上辣子,吧唧着小嘴吃得那么香。(从加点词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

      ②火光在黑夜如展翅的火凤凰在飞翔,照得人们挂满笑容的脸红彤彤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4. (4) 课文《社戏》在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本文也写道,“但每次想起,都会套蠢欲动,我真的想再猛烈地从大火堆上跳过去,那该是多么幸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试比较两文结尾情感表达的异同。
四、名著阅读(10分)
  • 10. 名著阅读
    1. (1) 你收集了关于对《经典常谈》相关内容进行解说的语段,下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 . 从来“礼”“乐”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乐附属于礼。“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 C . 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它与六国对峙时,有人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有的人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叫“连横”,张仪便属于连横派。 D . 《经典常谈》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子、史、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
    2. (2) 结合相关事例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朱德的人物形象。
    3. (3)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言里说,他写这本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请从下面的四个章节中任选一章,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A.《说文解字》第一  B.《周易》第二  C.《尚书》第三  D.《诗经》第四

      我选择(填序号),阅读收获:

五、写作(50分)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美好,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田野,让我们感觉美不胜收;有这样一种美好,建筑、雕塑、绘画、表演,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无比魅力;有这样一种美好,得体的行为、美好的心灵、和谐的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请以“有这样一种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经历和体验,抒发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杜绝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