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清远市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

更新时间:2024-06-24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 1. (2022·章丘一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实践,是凝聚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强大物质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 这个冬天,哈尔滨爆火出圈。为了吸引“南方小土豆”,冻梨切片摆盘、交响乐进高铁站、鄂伦春族养的驯鹿走上中央大街,运用短视频打造旅游IP,无论是景点、娱乐设施,还是旅游氛围,哈尔滨都展现出满满的诚意。可见,哈尔滨爆火出圈得益于(   )

    ①坚持市场导向,满足消费需求

    ②发挥规模优势,降低消费价格

    ③增强宣传力度,形成消费热点

    ④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消费体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4年1月19日,首届“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次受表彰的工程师个人和团队,是新时代工程师队伍的优秀代表。他们在航空航天、核电等重大工程建设以及人工智能、5G通讯、芯片材料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工作中取得了一批先进成果。国家大力表彰工程师队伍(    )

    ①旨在推动技术创新,激发技术工程人才的创新能力

    ②表明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③是为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④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性人才支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班以“壮丽75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为主题召开班会,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走过的75年非凡历程,重温一个个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重要时刻。下列内容叙述正确且符合班会主题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4·唐山模拟)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焦裕禄 风雪天访贫问苦,看望老人;孔繁森借钱抚养孤儿,用自己身体为藏族老阿妈暖脚疗伤;廖俊波见到群众时,经常会问遇到什么困难……这启示党员干部做好基层工作应( )

    ①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好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②充分发挥乡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③贯彻群众路线,畅通民意表达新渠道

    ④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曾多次提及“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界定了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指明了下一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这体现了(   )

    ①党坚持科学执政,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②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

    ④党时刻保持着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4年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求是》中发表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文章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②党除了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还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

    ④表明党的执政理念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8. 2024年3月,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根据灾害影响和地方救灾工作需要,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四川省调拨中央救灾物资,全力支持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保障工作。可见(   )

    ①我国国家职能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②国家是实现广大人民意志的重要工具

    ③我国履行政治统治职能,保障国家发展

    ④我国政府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截止到2024年3月8日12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298件。这些议案中,292件为法律案,177件议案涉及的立法项目已列入常委会立法规划,86件议案涉及的立法项目已列入常委会2024年立法计划。这表明(    )

    ①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权力,把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进民主立法

    ③人大代表立足各自所代表群体利益,努力提高议案质量

    ④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4高三下·宁波月考) 2023年以来某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三留守”、涉法涉诉等人员的专项排查,关注涉及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纠纷等矛盾突出的特殊群体,目前已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4场、“三非”人员管理专题普法6场、矛盾纠纷调解25次,受教育群众800余人。这表明( )

    ①乡村普法活动的开展,为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贡献人大力量

    ②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工作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④通过健全代表联络机制,能够保证人大代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讨论会上,来自34个界别的2000多名政协委员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共收到提案5898件。其中,经济建设方面提案1985件,占39.7%;政治建设方面提案465件,占9.3%;文化建设方面提案457件,占9.1%;社会建设方面提案1436件,占28.7%;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663件,占13.2%。这表明(   )

    ①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②政协作为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决定国家事务

    ③政协要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④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这表明(   )

    ①加强党对金融工作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

    ②党中央通过优化金融监管机构设置来提高治理效能

    ③党主导金融领域立法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④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24年沈阳市决定对100条背街小巷进行“微更新”,重点解决安全、秩序和提升问题,推动弱电入地、增加停车位、重新修筑沿街花坛、增加人行设施等工程建设。专班工作人员表示要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叫响“听劝”品牌,建立“问题发现处置”和“质量标准化管控”两个体系,市民的所有意见和建议,都将通过这两个体系得到快速整改和落实。这一举措(   )

    ①加强了精细化管理,提升了沈城文明形象

    ②保障了群众话语权,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

    ③推动了管理重心下移,实现了治理与自治的融合

    ④打通了城市交通的堵点,探索出街巷治理新路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兰某与曹某是邻居关系,兰某在其房屋外墙安装了朝向曹某房屋的照灯和摄像头。曹某采取反制措施,陆续在其房屋围墙、侧墙和屋檐等处安装了朝向兰某房屋的照灯和摄像头。2023年9月,福建省长汀县人民法院通过发挥“1+1>2”的联动效应,执行法官启动“村委会+司法所+派出所”联动工作机制,有效化解了这起“光污染”邻里纠纷。可见,联动工作机制(   )

    ①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纠纷的最佳选择

    ②彰显法治的理性和温情,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③有效化解乡村的矛盾纠纷,凝聚乡村振兴发展合力

    ④更好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4年2月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首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全面系统规范,坚决防止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罚款等行为。此举旨在(    )

    ①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②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

    ③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④更好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2024·涪陵模拟) 2024年春节期间,检察题材电影《第二十条》热映,成为贺岁档爆款,“公平正义”也随之成为网上网下讨论的热点话题。人们纷纷表达对“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的渴盼和对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期待,这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重视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朴素期待(    )

    ①彰显出国家的本质属性和公民主人翁地位 ②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③将推动实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 ④有利于集中民意民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共52分)
  • 17. 湿地是重要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被喻为“地球之肾”。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全球近90%的湿地已消失。为了让湿地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国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湿地治理道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部署,把湿地保护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十三届全国人大开展《湿地保护法》的起草工作,进行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召开各种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湿地保护法》,为湿地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成为现实。

    结合材料,从党的执政方式角度,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湿地保护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作为。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以党建引领人大自身建设,把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学中干、干中学,将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强大动力和成效。一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9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1件。设立4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立法联系点6500多个,充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共检查5部法律实施情况,听取审议22个工作报告,开展2次专题询问、7项专题调研。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共收到人大代表的议案298件,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7000余件……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如何做好自身工作的。

  •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某村委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转换工作思维、互换角色,以“五共”(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科学方法为指引,通过“庭院夜话”“稻田乡音”等举措,上门问需求、听建议、定方案,号召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创意出创意,实现了从最开始村干部唱“独角戏”到群众跳“集体舞”的转变。

    在个体商贩安全生产、流动人口规范管理等治理顽疾面前,村议事协商委员会统筹推进,穿针引线,组织群众共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经过抽丝剥茧,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如今,该村邻里驿站、共享菜园、爱心食堂等共同空间随处可见,到处洋溢着浓郁的邻里情气息。

    结合材料,分析该村是如何提高治理效能的。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立法法》总则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结合材料并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立法法》总则的规定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

  • 21.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现如今,家庭教育在很多家庭中是有所欠缺甚至完全缺失的,关于“不合格”家长的社会现象和新闻不胜枚举,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开启了“依法带娃”的时代。

    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通过法律的方式,引导父母去按照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念去教育孩子,更多关注未成年子女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该法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调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教育、民政、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提供指导和进行监督;具备条件的学校为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对于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予以批评教育、劝诫制止,必要时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追究法律责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家庭教育,既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的“家事”,也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国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践行。

    1. (1)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家庭教育。
    2. (2) 请结合“全民守法”的知识,为国家宣传法治教育提供三种方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