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物理5月保温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6-22 浏览次数:11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拔罐是中医传统养生疗法之一,以罐为工具,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吸”在皮肤上,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封闭气体质量变化不计,可以看作理想气体。火罐“吸”到皮肤上的短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火罐“吸”在皮肤上的主要原因是火罐内的气体稍有体积减小,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B . 火罐“吸”在皮肤上的主要原因是火罐内的气体稍有体积减小,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C . 火罐内的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D . 火罐内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撞击火罐底部的次数增加
  • 2.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为 , 锌的逸出功为3.34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原子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B . 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且使氢原子电离 C . 一个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 . 一群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
  • 3.  玩具车甲、乙在两条平行的直轨道上运行,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初始时刻,两车在运动方向上相距 , 甲在前,乙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加 B . 甲车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时刻甲、乙两车共速 D . , 甲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4.  荡秋千是一项古老的休闲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李明同学某次荡秋千时,O、A两点分别为其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和最高点,A到O的过程中,李明的身体姿势保持不变。已知李明和座椅的总质量为m,两根平行的秋千绳长均为L,A点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A位置时,该同学速度为0,处于平衡状态 B . 在O位置时,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C . 在A位置时,每根秋千绳的拉力大小为 D . 在O位置时,每根秋千绳的拉力大小约为
  • 5.  如图所示为速冻食品加工厂生产和包装饺子的一道工序,饺子由水平传送带运送至下一环节。将饺子无初速度的轻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足够长且以速度v匀速转动,饺子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空气阻力。关于饺子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传送带的速度越快,饺子的加速度越大 B . 饺子相对与传送带的位移为 C . 饺子由静止开始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过程中,增加的动能等于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D . 传送带因传送饺子多消耗的电能等于饺子增加的动能
  • 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中北斗—G4为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北斗—IGSO2为一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北斗—M3为一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轨道半径小于静止轨道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北斗—G4和北斗—IGSO2都可能经过北京上空 B . 北斗—G4和北斗—IGSO2的轨道半径相等 C . 北斗—M3的线速度比北斗—G4的线速度小 D . 北斗—M3的角速度比北斗—IGSO2的角速度小
  • 7.  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某带电粒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则(  )

    A . 粒子在c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B . 粒子一定是从a点运动到b点 C . 粒子在c点的加速度一定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D . 粒子在c点的动量可能大于粒子在a点的动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8.  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图如图所示,P、Q为介质中的两个质点,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速度为8m/s,则(  )

    A . 图示时刻,质点P、Q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B . 质点Q将比质点P先回到平衡位置 C . 该波的频率为2Hz D . 一个周期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m
  • 9.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 , 定值电阻 ,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在c、d两端输入正弦式交流电,电压的表达式为。当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阻的功率一直增大 B . 电流表示数的最小值为A C . 当滑片Р处在a端与b端的中点时,整个电路的功率达到最大 D . 理想变压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为6.25W
  • 10.  如图所示,长ab=18cm、宽bc=16cm的矩形区域中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含边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T,在矩形的中心О点有一正电荷粒子源,可在纸面内沿各个方向发射比荷k=2×108C/kg的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粒子在磁场中做完整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0×107m/s B . 粒子分别从b点、c点射出的最小速度之比为8︰9 C . 若粒子的速度为1.6×107m/s,其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 D . 若粒子的速度为1.6×107m/s,其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答题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1.  某同学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 (1) 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游标尺可动刻度左侧数据由于磨损已经看不清,则该摆球的直径d=cm。
    2. (2) 下列选项哪些可以减小实验误差____
      A . 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 . 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 . 实验摆长越长越好 D . 摆长一定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幅尽量大
    3. (3) 如图所示,在选择合适的器材后进行组装实验,测得摆线长为l,单摆n次全振动所用时间为t,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用所测物理量字母表示)

  • 12.  某实验小组得到了A、B两个电池,想探究两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大小。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了A电池的路端电压和电流,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得到了多组实验数据,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描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像,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1) 结合乙图像,该实验小组测得电池A的电动势为EA=V,电池A的内阻为rA=Ω。
    2. (2) 已知两电池的电动势EA︰EB=3︰4,保持图甲电路中其他条件不变,将电池A与电池B分别接入电路,外电路的电压表均显示1.0V,则电池B的电动势EB=V,内阻rB=Ω。
    3. (3) 若将滑动变阻器调小到另一相同阻值,两电池分别接入时,电池A的外电路功率为P1 , 电池B的外电路功率为P2 , 则P1P2。(填“>”、“<”或“=”)

  • 13.  如图甲所示为某物理兴趣小组收集的一个“足球”玻璃球,他们利用激光对该球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某次实验过程中他们将激光水平向右照射且过球心所在的竖直截面,其正视图如乙所示,AB是沿水平方向的直径。当光束从C点射入时,从右侧射出点为B,已知点C到AB竖直距离 , 玻璃球的半径为R,且球内的“足球”是不透光体,不考虑反射光的情况下。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 结果可用根号表示。求

    1. (1) 激光在玻璃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
    2. (2) B点的出射光相对C点入射光方向偏折角。
  •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2l的导体棒ab横放在足够长的光滑U型金属导轨上。导轨的质量为M,间距为l,放置在粗糙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导轨左侧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和一个理想电流表,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垂直桌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沿水平桌面,垂直于导体棒ab施加水平恒力F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导体棒始终与金属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不计导轨及导体棒电阻。

    1. (1) 若金属框始终未动,在导体棒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变化,最终稳定为I,求电流稳定后导体棒运动速度的大小v1
    2. (2) 若金属导轨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ab运动到某一位置时,金属框刚要开始运动,求此刻导体棒运动速度的大小v2(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3. (3) 接第二问的条件,导体框也开始运动后,求最终电流稳定后电流表示数I2
  •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9kg的物块C静止光滑水平面上,在C的右侧5m处有一质量为3kg的木板B,质量为1kg的物块A静止在B的右端上方。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对木板始终施加一水平向左大小恒为10N的力,A、C均可视为质点,B与C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不计碰撞时间。求:

    1. (1) B第一次与C碰撞后,A与B在相对静止之前,A、B的加速度;
    2. (2) 从B与C第一次碰撞到A与B第一次刚好相对静止过程经历的时间;
    3. (3) 从B与C第一次碰撞到A与B第一次刚好相对静止时刻物块B与物块C的距离;
    4. (4) 若将C固定在原位置,其他条件不变,要使A不能从B中滑出与C相撞,B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