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4-06-20 浏览次数: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0分)
  •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下列博物馆馆藏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 . 清代瓷盘 B . 明代书轴 C . 西周铜鼎 D . 宋代石函
  • 2.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将三名航天员成功送入空间站。下列能够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硫 D . 氦气
  • 3. 下列关于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 . 制波尔多液 B . 做建筑材料 C . 溶液检验 D . 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 4.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称8.0g固体 C . 测定溶液的 D . 蒸发氯化钠溶液
  • 5. 化学教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自制冰袋”的探究活动,下列用来制作冰袋最佳的固体物质是(    )
    A . 氢氧化钠 B . 硝酸铵 C . 生石灰 D . 氯化钠
  • 6. 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丁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一定 B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 . 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 .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
  • 7. (2023·滨州)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 . 单宁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C .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
  • 8. 焰火火药中常含的 , 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应是(    )
    A . B . C . D .
  • 9. (2022·泸州) “化学观念”是从化学视角对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学物质不可能再细分 B . 化学物质由元素组成 C . 化学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D . 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
  • 10. (2023·朝阳模拟) 如图为硫的价类图,纵坐标表示硫的化合价,横坐标表示含硫物质的类别,例如:C点可表示+4价硫元素的氧化物(S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 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是 Na2S B . B点表示的物质类别属于单质 C . C点表示的物质有毒,可以用 H2O或者 NaOH 溶液吸收 D . 若 F点表示的物质含铜元素,E转化为 F只能加 Cu(OH)2实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 11. 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 (2) 生理盐水中的溶质的化学式
    3. (3) 正常雨水的约为5.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12. 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

    1. (1) 铝原子的质子数为
    2. (2) 铝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
    3. (3) 铝生活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3. 日常生活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是
    2. (2) “春节”期间,猪肉白菜馅饺子成为餐桌上的主打美食,它是由面粉、猪肉、白菜、植物油等食材制成。上述食材中富含的营养素有(写出两种)。
    3. (3) 古代的字画多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画,能保存至今不褪色的原因是
  • 14. 微型实验和改进实验,备受学生青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1. (1) 实验A:从胶头滴管中挤入少量浓氨水,一会儿后观察到石蕊、酚酞都变色,说明分子
    2. (2) 实验B: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先观察到U型管中的液面a低于液面b。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3. (3) 实验C:试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完全后待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注射器中蒸馏水慢慢流入试管中,试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处。
  • 15. 化学源于生活,食品包装中常用铁粉作“双吸剂”,利用的就是铁生锈的原理。
    1. (1) “双吸”是指铁粉吸收食品包装中的,有防止食品变质等作用。
    2. (2) 能使生锈的铁粉“重生”,写出使其重生的化学方程式
    3. (3) 把重生的铁粉放入硝酸铝、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 16. 《天工开物·作威》详细记载了火井制盐过程:“西川有火井,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金脐,注卤水签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炎意”,回答问题:
    1. (1) 长竹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 (2) “井火煮盐”燃烧的是天然气。天然气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 (3) 天然气已成为城市居民家用的主要燃料,为防止爆炸,输入管道之前一定要
  • 17. 中国某研究团队受“弓弩”等结构启发,研制出一种名为“碳弹簧”的新型碳材料,被认为是制造智能磁性材料的理想原料,有望用于外太空探测。
    1. (1) “碳弹簧”由多孔碳材料制作而成。碳元素能组成多种单质,他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2. (2) 也是制造智能磁性材料的原料之一,已知中铁元素化合价为价。则钴()元素化合价为
    3. (3) 发射外太空探测设备最理想的燃料是液态氢。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8. 微型实验和改进实验,备受学生青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图1                                   图2                       图3

    1. (1) 用如图1装置进行探究燃烧条件实验。通入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
    2. (2) 用如图2实验研究的性质。可证明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3. (3) 图3中,1试管铁钉生锈,2、3试管没有生锈,可以得到铁生锈的条件是
  • 19. 小宁和小雨在家里配制蔗糖溶液,用于自制冰棍。结合蔗糖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91

    204

    238

    287

    1. (1) 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g;
    2. (2) 20℃时,为了得到最甜的蔗糖溶液,二人决定配制80g蔗糖饱和溶液,则需要取用蔗糖的质量为g(计算结果取整数);
    3. (3) 配制过程中,能够加快蔗糖溶解的方法有(答出一点即可);
    4. (4) 取少量配好的饱和溶液品尝后,小宁认为溶液过甜,小雨仍坚持做最甜的冰棍。于是二人倒出70g溶液,按下图方案(部分流程省略)分别制作冰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b和d杯内,溶液的甜度: B . b和e杯内,溶液的甜度: C . 冷却至10℃时,模具c内没有晶体析出 D . 冷却至10℃时,模具f、g内均有晶体析出
  • 20. 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2. (2)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所选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3. (3) 若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并且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H,一段时间后H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4) 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其他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所用合理药品为
  • 21. 中和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小组以“探究中和反应”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

    【任务一】多角度认识中和反应

                  图1                                  图2                      图3

    1. (1) 如图1,取5mL溶液于烧杯中,滴入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①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为

      ②实验结束后,烧杯中的溶液除酚酞外,还大量存在的分子、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

    2. (2) 上述实验从(选填“反应物减少”或“新物质生成”)角度说明了反应的进行;
    3. (3) 【任务二】探究中和反应能量变化

      利用图2装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匀速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且初温相同的稀盐酸,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得到温度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 (4) 当加入盐酸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5. (5) 【任务三】探究反应后溶液的pH变化任务三图

      任务三图

      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传感器监测溶液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上图是该反应过程中溶液变化曲线。若将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换为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进行实验,则图象中的点将向方向移动(选“左”或“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