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

更新时间:2024-12-13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下表中思想家的言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人物 

     
     

     言论 

     
     

     内涵 

     
     

     A 

     
     

     孔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自强不息 

     
     

     B 

     
     

     孟子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国情怀 

     
     

     C 

     
     

     管子 

     
     

     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 

     
     

     天下为公 

     
     

     D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和而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2.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中国古代,一些累世同居不分财的大家族被朝廷旌表为“义门”,引为社会楷模。例如婺州浦江县(今属浙江)的“义门郑氏”,先后被列入《宋史》《元史》《明史》的“孝友传”或“孝义传”;元末农民起义军攻占浦江时,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 朝野共同追求大同社会 B . 世家大族影响史书撰写 C . 儒学发展增进文化认同 D . 社会风气日益封闭保守
  • 3.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在古巴比伦的浮雕中,受到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国王汉谟拉比恭敬地站在他面前,庄严肃穆地接受沙马什授予他的象征权力的魔标和魔环。这表明,在古巴比伦(    )
    A . 君权与原始宗教紧密结合 B . 君权神授已成为社会共识 C . 神权左右了居民生产生活 D . 王权借助神权来巩固统治
  • 4.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A . 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 . 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C . 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D . 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 5.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在古雅典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名著《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从小远离双亲,成年后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命中注定杀父娶母,他奋起抗争,却终究未能挣脱命运的枷锁;最后他刺瞎双眼,自我放逐。由此可见,该作品青史留名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强调了伦理观念 B . 开创了浪漫主义 C . 批判了神明权威 D . 彰显了人文精神
  • 6.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基督徒远征东方,他说:"不要因为爱家庭而拒绝前往,因为你们应爱上帝胜于爱家庭;不要因为恋故乡而拒绝前往,因为全世界都是基督徒的故土;不要因为有财产而拒绝前往,因为更大的财富在等待着你们。”由此可推知,这次远征(   )
    A . 源于世俗王权不断强化 B . 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C . 巩固了基督教统治地位 D .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7.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印欧人迁徙亚平宁半岛的原因、亚平宁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迁徙过程中形成的特点使古罗马走出了一条与其他文明不同的形成、发展道路:古罗马文明被深深打上了印欧人种的烙印,成为印欧文化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   )
    A . 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 B . 奠定了罗马帝国扩张的基础 C . 打破了人类相互隔绝的状态 D . 奠定欧洲传统国家的格局
  • 8.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西方文明随移民进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对这一地区的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为西方文明的全面移植,以及移植植物在大洋洲的本土化,进而形成具有大洋洲属性与特征的新文明。这反映出(   )
    A . 西方文明具有先天的优等性 B . 外来文明本土化形成新文明 C . 新文明的形成会伴随新移民 D . 外来移民大都会带有侵略性
  • 9. (2024高二下·枣庄月考) 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惨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这反映出(    )
    A . 国际协商能够保障华工权益 B . 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 C . 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 D . 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
  • 10.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2000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吸引海外人才移民当地。下列呈现的新加坡移民辅导活动( )

    ·开展参访社区俱乐部与新加坡国会等地方的学习之旅。

    ·通过挨家挨户的家访,邀请新移民参与社区活动。

    ·组织以多元种族和宗教为主题的“新加坡和谐之旅”。

    ·在各选区定期举办典礼,为取得身份的新移民颁发公民证书

    A . 重在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B . 助推国家工业化实现 C . 旨在提高社区自治水平 D . 增进移民的国家认同
  • 11. (2024高二下·台州期中) 美国学者梅天穆把蒙古的西征称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对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经此过程之后,世界已经与蒙古帝国之前的时代有了“巨大的差异”。下列对蒙古西征的评价,与该学者观点相近的是( )

    ①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②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③促使西方文化中心向东转移

    ④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2024高二下·上饶月考) 公元前3—4世纪,埃及的托勒密一世派人前往地中海、中东等“希腊化世界”购买文献以充实亚历山大图书馆;托勒密三世给“世界各地的君主”写信请求借阅、复制文献,甚至下令搜查港口船只,以寻找和复制文献。托勒密王朝的这些措施(   )
    A . 推动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 B . 导致了埃及本土文化几近中断 C . 促进了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 D . 加快了文明多元发展格局形成
  • 13.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美国独立之初就将欧洲视为美国文化上的对立面,政治上奉行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大陆主义。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开始突出美欧文化的同源性和一致性,强调美欧休戚与共。二战后,“马歇尔计划”名义上是帮助欧洲经济重建,但通过资本、技术和设备的输出,将欧洲纳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 )
    A . 表明美国与欧洲文化本质上是相通的 B . 意在与欧洲争夺世界政治和文化霸权 C . 标志着美国从大陆主义走向全球主义 D . 反映了不同时期美国发展战略的需要
  • 14.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下表所示为1946—1998年世界大事年表(部分)。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时间

    事件

    1946年

    美国准予菲律宾独立

    1947年

    英国结束在南亚的殖民统治,将该地划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1949年

    印度尼西亚脱离荷兰独立

    1954年

    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越南出现北部和南部两个政权

    1955年

    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讨论民族独立、反帝反殖等问题

    A . 冷战扩大超出了亚洲范围 B .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C . 亚洲区域集团化特征明显 D . 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 15.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明清时期,部分书院强调“实学”“实事”“实行”“实习”,要求学生学习农学、谷粮、水利等内容并付诸实践;书院教育内容上不仅引入了自然科学方面的教材,社会科学方面也日益增多。这反映了当时( )
    A . 官方教育机构逐步发展完善 B . 政府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C . 教育呈现科学和务实的学风 D . 书院是研习西学的主要场所
  • 16.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2021年7月,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承载了“大航海时代”以前人类航海活动的历史记忆,也是古代东西方文明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该项目申遗成功( )
    A . 反映了宋元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通 B . 凸显了宋元时期中国经济居于世界中心地位 C . 肯定了宋元中国对近代欧洲社会变革的推动 D . 体现了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材料二     李贽提出“无私则无心”,信奉李贽之学的冯梦龙,在“三言”中把社会上一切过分的贪欲的行为都当成自己批判的对象,但又未回到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老路上,认为人们的私欲,只要不损人不贪心不欺诈,实在就有该满足的必要。后来的王夫之、戴震等思想家提出“以欲为本”的理欲观,一方面肯定人欲的合理成分,一方面强调“理重于欲”,反对认欲为理。

    ——摘编自温孟孚《理学的发展与“三言”中的人欲观》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前期儒学面临的危机。为重振儒学,宋代理学家是如何“推陈出新”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人欲观,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 18.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商路的开辟对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张骞率领万人至三百人的编队,手持表示武武亲仕特使的节,携带着黄金、丝绸出使西域。十九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出使西域之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和“东西交流之路”。……武帝时期张骞的使命并非东西交流……许多中国没有的物产从骆驼背上运载而来。

    ——摘编自【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材料二:茶叶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西南“茶马古道”。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在传回欧洲的文献中提到茶,自此大量欧洲商船从中国或日本出发,将茶叶输送到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和巴黎,俄国也通过“万里茶道”从陆路大量引入。跟进的英国后来居上,成为欧洲最大的茶消费国。最初传到欧洲时,茶是贵族专属饮品,一磅茶叶在英国的价格高达普通人数月的薪酬。到了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崛起,挑战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贸易霸权,茶价随之大幅下降,饮茶成为普通人也能享受的时尚。欧洲人又将饮茶习惯带到北美殖民地,很快,茶叶在英属北美的消费量就超过了英国本土。

    ——摘编自宋念申《发现东亚》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的真正使命。阐述“丝绸之路”在唐中期后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茶叶贸易的特征。结合所学阐述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19.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来自印度的契约劳工(1834—1917年)

    1834—1917年,英国向殖民地运送了近150万契约劳工

    材料二   美国1965年新移民法案出台前夕,印裔移民的总量仅有1万人左右。此后,美国印裔移民的人口持续高速增长。1993年就超过日裔而跃居美国所有亚裔族群人口的第三位,2003年时更是以222万的总量超越菲律宾裔而跃居第二大亚裔族群,2020年,印度裔以440万的总量超过华裔成为人数最多的亚裔群体。移民美国的印度人大多来自印度社会的中上层,接受过高等教育,英语流利,熟知西方社会生活,并属于知识型高技术移民。

    ——摘编自滕海区《论美国印裔族群在印度海外移民政策演变中的地位》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海外移民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近现代史上的移民现象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20. (2024高二下·虎门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国共产党历久弥坚的精神根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依旧风华正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孕育。(如下表)

    文化基因

    具体表现

    民本传统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进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革新思想

    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自我革命始终是贯穿于党的建设的一条主线

    和合理念

    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和平的可贵,也具有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举“和合理念”于自身信仰目标之中,不仅以正义战争的方式争取和平,而且还以改革发展的手投维护和平

    家国情怀

    自诚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将朴素的家庭情感与深沉的爱国情愫融为一体,在不同后史时期以实验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家国大义的真谛

    胸怀天下

    中国共产党⋯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

    ——摘编自觉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文化基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的其中一点或者全部,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闯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