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

更新时间:2024-07-09 浏览次数: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八下·信宜月考)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材料讲述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土地改革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三大改造
  • 2. (2024八下·信宜月考) 1951年,《人民画报》发表《历史对战争贩子的警告!》:“今天,美帝国主义正走着希特勒的老路”,“全世界人民是充满着‘和平战胜战争’信心来纪念这一个打垮德寇(六周年)的胜利日”。这段内容意在( )
    A . 宣告中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 B . 宣传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D . 表明抗美援朝必胜的信心
  • 3. (2024八下·信宜月考) 土地改革运动中,来自贫下中农的政治积极分子取代原先的地主乡绅,组成新的农村领导层,与国家的政治机构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这反映了新中国通过土地改革( )
    A . 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B . 强化对农村基层的管理 C . 为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D . 使农民们真正获得解放
  • 4. (2024八下·信宜月考) 申纪兰(1929—2020)是唯一一位连任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提出很多聚焦农村、农民的议案,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她的这些成就得益于实行(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5. (2024八下·信宜月考) 数据统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题5图是我国《“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该数据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 )

    题5图

    A . 各行业均取得显著的增长 B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 . 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D . 农业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 6. (2024八下·益阳期末) “农村的互助合作积极、稳步地向前推进。到1954年底,互助组从1951年底的400多万个发展到近1000万个:初级社从1951年底的300多个增加到1953年的1.4万个……”材料叙述的是( )
    A . 土地改革 B .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7. (2024八下·信宜月考) 1954年国营漳州茶厂创建,1956年奇苑、源美等茶叶商号并入,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得以融合提炼,创出一批知名茶叶品牌,如流香、一枝春等走俏市场,据此可知( )
    A . 土地改革农民翻身 B . 一五计划成绩斐然 C . 公私合营初见成效 D . 科教兴国效果显著
  • 8. (2024八下·信宜月考) 题8图中的口号反映了( )

    题8图

    A . 人民群众希望尽快改变我国经济基础落后的状况 B . 人民群众欢庆农民土地所有制在全国推广的盛况 C . 新中国已经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D . 新中国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 9. (2024八下·信宜月考)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提出经济管理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重要物资由中央统一管理、分配;所有生产、基本建设等各项任务,都必须执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这是在实施(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八字方针” C . 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D . 赎买政策
  • 10. (2024八下·信宜月考) 学者金冲及说: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便从千头万绪中抓住了要端,成为改革开放能够顺利展开的起点。这里的“端正思想路线”指的是( )
    A . “双百”方针的提出 B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 “两个凡是”的确立 D . 邓小平南方谈话
  • 11. (2024八下·信宜月考) 老照片折射着历史,题11图这幅老照片中人们在疯抢刊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报纸。图中的现象说明( )

    题11图

    A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国家大事日益关心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C .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报纸不出售,而是散发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大会
  • 12. (2024八下·信宜月考) 题12图所示现象充分体现出( )

    题12图

    A .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推广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 . 安徽小岗村的粮食增产 D .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3. (2024八下·信宜月考) 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指出:“个体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同国营、集体企业职工一样,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应与国营、集体企业职工一视同仁。”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 )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 .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C . 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开始改变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14. (2024八下·信宜月考) 1992年4月1日起,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放开粮食购销经营、放开城乡粮食销售价格,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粮食统销的省份。到1992年底,全国已有400多个县(市)放开了粮价,接近总县额的20%,涉及2亿多人口。以上史实可以归入的主题是(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 设立经济特区 C .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15. (2024八下·信宜月考) 改革开放之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沿海城市经济率先发展起来,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城市“率先发展起来”主要得益于( )
    A . 便利的交通条件 B . 优越的地理位置 C . 人民的辛勤劳动 D . 国家的政策支持
  • 16. (2024八下·信宜月考) 题16图所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件木质小槌,又被称为“入世槌”。2001年,随着“入世槌”一锤定音,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坚定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故事由此展开。这柄“入世槌”见证了( )

    题16图

    A . 中国外交进入新时期 B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C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17. (2024八下·信宜月考) 中共十三大被称为“前进的里程碑”。它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据此可知,该会议明确提出了( )
    A .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18. (2024八下·信宜月考)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一起,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A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始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C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传承 D . 社会主义建设艰苦探索的启航
  • 19. (2024八下·信宜月考) 2013—2020年,我国新增造林面积7.7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2658万亩。这表明我国( )
    A .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显著 B .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备 C . 全面依法治国稳步推进 D . 经济体制改革持续进行
  • 20. (2024八下·信宜月考) 2024年博鳌亚洲论坛以“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为主题,凸显了团结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
    A . 亚洲发展中国家起主导作用 B . 美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C . 已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 21. (2024八下·信宜月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被载入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颁布实施,2017年中共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这反映了我国( )
    A . 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加强 B . 民主与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C . 民族政策得到有效保障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始确立
  • 22. (2024八下·信宜月考) 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西部人民也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这主要得益于( )
    A . 社会主义改造 B . 西部大开发 C . 建立经济特区 D . “一国两制”
  • 23. (2024八下·信宜月考) “它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意识形态的对立问题,把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结合在一起,还兼顾祖国的尊严荣辱和港、澳、台地区人民生活的稳定性。”这句话描述的是( )
    A . 一国两制的创造性 B . 一国两制实施的原因 C .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D . 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
  • 24. (2024八下·信宜月考) 有学者说:关于澳门历史,长期以来中浦史学界各说各话,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澳门知识界带着家国观念做了大量研究。现在发现“这种研究”非常重要,推动了澳门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这种研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
    A . 丰富历史文化资源 B . 合理引领价值观念 C . 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D .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25. (2024八下·信宜月考) 热门歌曲《2035去台湾》被广泛传唱:“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门上太阳升,还有那雄伟的万里长城……”简单亲切的歌词表明了( )
    A . 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推动西部大开发共同发展 C . 实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愿 D . 促进台湾旅游业欣欣向荣
  • 26. (2024八下·信宜月考)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该法的颁布( )
    A . 完成了两岸统一大业 B . 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 C . 促成了“九二共识” D . 标志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
  • 27. (2024八下·信宜月考) “钢铁长城”大大提高了中国国防的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能力,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筑起钢铁长城。下列史实,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 . 1974年第一艘核潜艇装备我国海军 B . 1979年中美建交 C . 1999年澳门回归 D . 2014年北京APEC会议召开
  • 28. (2024八下·信宜月考)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 )
    A . 是政治协商会议 B .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 . 加强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 .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9. (2024八下·信宜月考) 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 )
    A . 帮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 实现中美邦交正常化 C . 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 D . 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 30. (2024八下·信宜月考) 1992年,中国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1年来,中国共派出维和人员5万多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先后有25名维和人员献出宝贵生命。由此可知,中国( )
    A . 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B . 同联合国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C . 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D . 全面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 31. (2024八下·信宜月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那次会议证明,和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了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布全世界。

    ——摘编自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种政治体制是与开国之初的状况相适应的,⋯⋯但它毕竟带有临时性和过渡性。随着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人民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的提高,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议题,开始列入中共中央的议事日程。……在人口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了选民登记工作,随后在全国基层单位进行了选举。到1954年6月至8月间,全国各地又先后选举产生了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普选制的实行,使中国人民第一次自主行使神圣的民主权利。普选的成功,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团结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历史回顾》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历史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利条件。
    3. (3) 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 32. (2024八下·信宜月考) 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月8日)

    材料二

     

    1971年乔冠华开怀大笑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见证

    材料三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外交特点有何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图片中直接反映的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多少周年;并谈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
  • 33. (2024八下·信宜月考) 体育运动有利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口号的演变。

    ——摘编自高玖灵《新中国体育口号的演变与思考》

    1. (1) 下周,八年级7班和8班会进行学校组织的篮球比赛,假如你是7班的体育委员,你会选择材料中的哪一口号?并说明理由。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口号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