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24年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4-07-23 浏览次数:4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南沙模拟) 2023年在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考古中,发现其陶器器类及装饰风格,既有典型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风格,又有仰韶文化元素,同时兼具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此考古发现印证了(   )
    A . 春秋争霸的政治格局 B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 . 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 D .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已建立
  • 2. (2024·南沙模拟) 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整理以下知识结构表,从史实可推出的结论是(   )

    史实

    结论

    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诸侯国竞相实行变法改革

    学术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A . 三国鼎立 B . 朝代更替 C . 民族交融 D . 社会变革
  • 3. (2024·南沙模拟) 我国古代帝王通常有庙号、谥号或年号,其中庙号和谥号是后人按其生平事迹给予评价的称号,带有褒贬色彩。以下帝王称号中,带有贬义色彩的是(   )
    A . 周平王 B . 汉高祖 C . 隋炀帝 D . 唐太宗
  • 4. (2024·南沙模拟) 汉武帝时期开始用察举的办法,让地方郡国每年推荐两名德行卓著的贤人。为有效抑制徇私推荐的弊端,察举增加考试环节,即得到推荐后,朝廷还要考试。这一做法(   )
    A . 完善了官员选拔 B .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 增强了地方实力 D . 全面普及了儒学
  • 5. (2024·南沙模拟) 有学者提出:“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该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   )
    A . 加剧了民族矛盾 B . 导致了藩镇割据 C . 推动了蒙古统一 D . 为隋唐盛世奠基
  • 6. (2024·南沙模拟) 宋太祖时期,政府规定:土地买卖的契约须注明立契人的姓名、顷亩、田色、坐落、四界、原业税钱及交易钱额等再向官府纳税,经官府勘验无误,注籍加印后,田产交易才是合法且有效的。田土产生纠纷,一旦经官处置,“唯凭契约”。这表明当时(   )
    A . 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B . 重视规范田产交易秩序 C . 政府禁止私人买卖土地 D . 商业交易全面纸币化
  • 7. (2024·南沙模拟) 元代行省官吏的选用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这说明,元朝行省制度(   )
    A . 彻底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B . 对后世地方制度影响深远 C . 不利于边疆管理的稳定 D .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8. (2024·南沙模拟) 明朝通俗小说流行,其故事主角多为市井人物,主要描绘他们的喜怒哀乐,且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铺、酱铺、市场码头等地方成为小说主要描写的场景。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朝(   )
    A . 小说作者数量众多 B . 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C . “八股文”盛行 D .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9. (2024·南沙模拟) 下表是晚清时期主张“变革”的代表人物统计,主张“变革”人数大增的原因是(   )

    时期

    人数

    代表人物

    1844-1860

    2

    黄均宰、徐继畲

    1861-1882

    28

    王韬、薛福成、李鸿章、郑观应等

    1883-1894

    25

    郭嵩焘、康有为等

    1892-1898

    25

    严复、谭嗣同、张之洞等

    A . 鸦片战争的影响 B . 民族意识已全面觉醒 C .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D . 晚清政府大力支持变革
  • 10. (2024·南沙模拟) 下表是对致远舰沉没的历史叙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致远中其(日军吉野舰)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

    (1897年)

    致远舰外壳板保存完好……近艏部处发现保存完好的鱼雷引信、一些完好的弹药,均说明并未发生被鱼雷直接击沉或鱼雷舱中炮发生殉爆。

    《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

    (2023年)

    A . 《东方兵事纪略》记载更可信 B . 历史研究必须要考古证据 C . 多元史料有助于史学研究 D . 文字史料不利于解读历史
  • 11. (2024·南沙模拟)  对以下时间轴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辛亥革命(   )

    A . 充分发动了人民群众 B . 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共和 C . 终结了封建制度 D . 尚未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12. (2024·南沙模拟) 当一场爱国运动浪潮席卷全国时,十五岁的陈燮君(后更名陈铁军)看到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在街头大声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深受启发。后来她逃避封建包办婚姻,与同学组织“时事研究社”,学习马克思主义。陈燮君的这些活动发生于(   )
    A . 1840—1894年 B . 1895—1911年 C . 1912—1928年 D . 1937—1949年
  • 13. (2024·南沙模拟) 以下两座建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   )

                           

               河南郑州二七纪念馆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A . 从单枪匹马革命到国共合作 B . 与国民党从对峙到合作 C . 从中心城市暴动到农村包围城市 D . 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
  • 14. (2024·南沙模拟) 下图是20世纪30、40年代华北地区的根据地形势图。图中的“根据地”是(   )

    A . 北伐战争的大后方 B . 东北抗日联军抗战的主要地区 C . “工农武装割据”的发源地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的主战场
  • 15. (2024·南沙模拟)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奠基,全国掀起支援长春汽车厂建设的热潮。为保障城市工业人口的吃饭问题,1954年我国对粮食、油料、棉布等实行凭票计划供应。1956年7月,我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B . 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作用 C . “一五计划”任务超额完成 D . 我国汽车实现全部自主创新
  • 16. (2024八下·茶陵期末) 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业大体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是土地改革;第二次是合作化;第三次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第四次是以“土地流转”为发端的现代化农业。对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理解正确的是(   )
    A . 改革一定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B . 改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 . 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可以改变 D . 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不可以转让
  • 17. (2024九上·梓潼开学考) 2023年4月6日,在中方大力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两国代表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这表明(   )
    A . 发展中国家主导了世界秩序 B .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C . 中东地区完全实现了和平 D .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 18. (2024·南沙模拟) 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现代化”内涵的阐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时间

    对“现代化”内涵的阐述

    1964年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79年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日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2022年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A . 体现“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B . 标志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 . 反映建国初期的建设成果 D . “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
  • 19. (2024·南沙模拟) 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很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位于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是其中之一。以下是阿伊哈努姆城出土的二神驾车图像饰板(公元前3世纪),饰板中既有西布莉(小亚细亚女神)、尼姬(希腊胜利女神),也有穿着东方服饰的人物,狮子战车又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样式。这反映了(   )

    A . 世界经济贸易的联系加强 B . 亚历山大东征的破坏性 C .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D . 中东地区加速希腊化进程
  • 20. (2024·南沙模拟) 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思维导图,其中②处应填写(   )

    A . 建立世界的联系 B . 要求以人为中心 C . 宣传自由与民主 D . 要求实行宗教改革
  • 21. (2024·南沙模拟) 1791年,法国女权主义者奥兰普·德古热因撰写女权运动的标志性文献——《女人与 女性公民权利宣言》,被送上断头台。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黑奴的公民权属于奴隶主,并且按白人的五分之三折算。这说明当时的法国和美国(    )
    A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 . 人文主义思想没有得到传播 C . 民众普遍不关注个人权利 D . 性别和种族歧视是普世价值
  • 22. (2024·南沙模拟) 有学者研究发现,英国一个城市建筑工要购买全家人一年的基本消费品,在1750年只需劳动150天,到1780年却需200天,1800年达210天。该现象折射了当时英国(   )
    A . 对外贸易发达 B . 工人受到的剥削加重 C . 生产技术革新慢 D . 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 23. (2024·南沙模拟) 以下漫画《无尽的赔偿》创作于1921年,漫画中拉车的马代表德国,沉重的货物使马蹄悬空,马车陷入泥坑。马车前是英国首相拿着铁铲看着低垂的马头正在思考,法国新任总理手持马鞭,试图拉着缰绳前行。该漫画反映的现象源于(   )

    A . 《凡尔赛条约》 B . 《九国公约》 C . 《波茨坦公告》 D . 《雅尔塔协定》
  • 24. (2024·南沙模拟) 1921年开始,苏俄大部分文化艺术企业被取消并收归国有,但是允许私人或集体电影企业的存在。为了逐利,一些私人电影企业以少量的资金到外国购买现成的影片,结果导致了庸俗化的外国电影广泛上映,助长了资产阶级思潮的泛滥。1923年苏联开始生产自己的电影。这一历程表明此时的苏俄(   )
    A . 新经济政策已被废止 B . 积极应对美国的冷战政策 C . 政府关注意识形态影响 D . 文化市场完全被西方占领
  • 25. (2024·南沙模拟) 下表是2007年和2008年某些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数据。这反映出(  )

    国家或地区 

    经济增长率 

    2007年 

    2008年 

    美国 

    1.9% 

    1.9% 

    中国 

    11.5% 

    10.0% 

    印度 

    8.9% 

    8.4% 

    拉美地区 

    5.0% 

    4.3% 

    A .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B . 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 C . 国际经济旧秩序全面瓦解 D .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较快
二、材料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第26和27题各14分,第28题12分,共40分)
  • 26. (2024·南沙模拟) 某校初三年级某班同学准备举行“中外古代文物(含遗址)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到的部分资料,请你按要求完成展览准备工作。

    材料一

              

    ①兵马俑一号坑中气势宏大的军阵        ②甲骨文           ③唐三彩骑骆驼乐舞俑

              

    ④埃及金字塔                 ⑤楔形文字               ⑥《掷铁饼者》

    材料二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千五百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摘自《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

    请完成:

    1. (1) 请分类布置展区,把材料一中的图片序号放在对应的展区。(要求:最少分2个展区并写出各展区名称,可把序号写在展区名称后,或列表划分展区。)
    2. (2) 请仿照以下示例,为兵马俑一号坑或埃及金字塔编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简洁。)

      示例:甲骨文是我国3000多年前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本展品佐证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3. (3) 你认为材料二作为展板的前言还是结语更合适?请说明理由。通过本次活动,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文明差异”的理解。
  • 27. (2024·南沙模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百余年奋斗,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完成所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

    材料二                          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抗日战争胜利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经济特区建立

    1984年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22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

    请完成: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标志着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事件,并概括中华民族站起来对世界的影响。
    2. (2) 选择材料二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28. (2024·南沙模拟)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关于世界交通发展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以下是收集到

    的部分材料,请你完成所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交通速度的提高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空间缩小”感觉的根源……这个世界从工业革命以来,似乎大约缩小到它原来尺寸的六分之一。

     ——摘编自哈尔特穆特·罗萨《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

    材料三 1970年5月,玛丽·尤肯达在给美国NASA太空中心科学副总监恩斯特·史都林格博士写信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你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摘编自【美】恩斯特·史都林格《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为什么还要探索宇宙?》

    请完成: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推断公元前2500年前后,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他们能否到达苏美尔人居住的两河流域地区?请说明理由。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交通速度迅速提高的原因。
    3. (3) 在全球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你认为人类是否有必要花费巨大代价发展太空技术?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