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朗洞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4-07-19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 1. (2024八下·榕江期末) 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

    A . 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B . 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C . 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 D . 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 2. (2024八下·榕江期末) 某电影制片厂打算拍摄《让历史告诉未来——第二炮兵部队纪实》影片,介绍第二炮兵部队五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影片中的第二炮兵部队指的是( )
    A . 海军部队 B . 陆军部队 C . 空军部队 D . 导弹部队
  • 3. (2024八下·榕江期末) 如图是八年级(1)班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后提交的部分优秀调查报告,据此可知他们研学的主题是(  )

    ●《国庆阅兵坦克方队受阅的调查报告》

    ●《“辽宁舰”交接入列的调查报告》

    ●《歼-20战机研制过程的调查报告》

    ●《导弹部队发展历程的调查报告》

    A . 交通通信 B . 航天航空 C . 文化事业 D . 国防建设
  • 4. (2024八下·榕江期末) 下面材料说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 “门户开放”的外交政策 C . 大国结盟的防御外交政策 D . “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 5. (2024八下·榕江期末) 1955年,时任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因此,他希望会议开不起来。材料所说的“会议”(  )
    A . 最终解决了朝鲜半岛的和平 B . 打破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僵局 C .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形成了团结协作的万隆精神
  • 6. (2024八下·榕江期末) 1972年11月,联合国大会以99票对5票,通过了将香港、澳门从殖民地名单上删除的决议。该决议(  )
    A . 为港澳回归祖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B . 反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C . 说明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D . 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7. (2024八下·榕江期末)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候,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实际指(  )
    A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 .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 8. (2024八下·榕江期末) 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
    A . 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美日关系 B . 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C . 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D . 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推动远东和平态势
  • 9. (2024·东莞模拟) 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核心理念——共商、共建、共享,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材料表明中国(  )
    A . 主导国际局势 B .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 . 国际竞争力提高 D .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 10. (2024八下·榕江期末)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关于下面示意图中横线处的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C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D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 11. (2024八下·榕江期末) 1988年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邓小平的话说明(  )
    A . “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B .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拥有核武器和人造卫星 C . 没有“两弹一星”的国家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D . 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 12. (2024八下·榕江期末) 以下是某班制作的“云展板”的主要内容,其主题是(    )

    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020年6月,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A . 核能利用 B . 走向太空 C . 大国外交 D . 军队改革
  • 13. (2024八下·榕江期末) 我国有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如除夕、中秋、国庆等,国家在一些传统节日还规定了法定假日天数。我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还突出反映了(  )
    A . 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B . 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C . 礼仪性和娱乐性的完美结合 D . 发展假日经济的需求空间
  • 14. (2024八下·榕江期末)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们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信件传递,那时一封信要走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到达。21世纪的中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与几千米之外的亲友联系,方便快捷。上述材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  )
    A . 人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B . 人民出行方式的变迁 C . 交通设施的不断改善 D . 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
  • 15. (2024八下·榕江期末) 对下表反映出的信息,概括最准确的是(  )

    昆明到主要城市间铁路列车运行时间变化

    时间

    昆明—北京

    昆明—上海

    昆明—丽江

    2010年

    33小时

    22分钟

    34小时

    8分钟

    9小时

    28分钟

    2022年

    10小时

    46分钟

    11小时

    15分钟

    3小时

    2分钟

    A . 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 . 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 . 我国铁路建设的重大成就 D . 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 21. (2024八下·榕江期末)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持之以强,企业持之以赢,人民赖之以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金灿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美关系》中讲道:“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全部是英美两家垄断,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所幸在计算机革命的网络化阶段抓住了机遇。未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概是五个方向,新材料(石墨烯)、基因工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这五个方向是未来中美真正的竞争场所。”

    面对科技与经济迭代加速的全球化时代,中国需全力以赴!

    1. (1) 列举两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国之重器、国之利器”的成果名称。
    2. (2) 为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使我国更具国际竞争力,作为中学生的你目前应该怎么做?
    3. (3) 分析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说说你的感悟。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6分,第23题16分,共32分。)
  • 22. (2024八下·榕江期末)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尼克松任总统后,致力于中美关系的改善。1970年,他在国会演说时强调:“美国无视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的国家是个错误,我们寻求开放的世界,努力探索对中国贸易和人员交流的开放……从长远看,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不明智的,从根本上讲也是不成功的。要看到中国的潜在力量,任何外交灵敏政策都不能加以忽视和拒绝,让中国继续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军备、安全、人口、环境问题变得复杂化和难以解决。”

    ——《外交季刊》

    材料三 40年来……我们实现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环境的突出特点及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尼克松主张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新思路。
    4. (4)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不同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23. (2024八下·榕江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粮票                 图二 股票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 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 (1)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粮票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股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 (4)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