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理,没有①____火的火红,有的是素雅清新。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古代匠人们从来不②____,他们一直踏踏实实,恪守职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和文化联系紧密。书法与诗词、音乐、绘画、对联、建筑等都联系紧密,书法因文化而更具深刻内涵。书法的美呈现出多种样态,如____,墨法展示墨韵美( )字法、笔法、墨法等审美元素共同构成了书法美的世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输出中国文化和汉字书法,重振汉字文化圈,展现大美书法的美学风采和文化重量,从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可以说,太美书法不仅仅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东方文化的审美需要。
真定怀古
元·陈孚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①西来闻雁声。
主父②故宫秋草合,尉陀③荒冢莫④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注释:①滹(hū)水:滹沱河。②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③尉陀:即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代皇帝。④莫:同“暮”。
红桥游记(节选)
清·王士祯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① , 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② , 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tuò)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 , 良会未易遘③ , 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选自王士祯《平山堂志》卷九)
注释:①明瑟:莹净 ②袨(xuàn)服:盛服,艳服 ③遘(gòu):相遇,遇上
①循( ) ②恒( ) ③或( )
①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
②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天才与灵感
朱光潜
①聪明人说,我有天才,有天才事事可为,用不着去下功夫。迟钝人说,我没有天才,就是下功夫也无益。那么,“天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②它自然有一部分得诸遗传。有许多学者常喜欢替大创造家和大发明家理家谱,说莫扎特有几代祖宗会音乐,达尔文的祖父也是生物学家,曹操一家出了几个诗人。这种证据固然有相当的价值,但是它决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同父母的兄弟贤愚往往相差很远。
③天才自然也有一部分成于环境。假令莫扎特生在音阶简单、乐器拙陋的蒙昧民族中,也决不能作出许多复音的交响曲。文艺批评家常说伟大的人物都是他们的时代的骄子,艺术是时代和环境的产品。这话其实也不尽然。英国在产生莎士比亚的时代和西班牙是一般隆盛,而当时西班牙并没有产生伟大的作者。伟大的时代不一定能产生伟大的艺术。①美国的独立,法国的大革命在近代都是极重大的事件,而当时艺术却较为低落。伟大的艺术也不必有伟大的时代做背景,席勒和歌德的时代,德国还是一个没有统一的纷乱的国家。
④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在固定的遗传和环境之下,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②牛顿可以说是科学家中一个天才了,他常常说:“天才只是长久的耐苦。”只有死功夫固然不尽能发明或创造,但是能发明创造者却大半是下过死功夫来的。绘画中的达·芬奇、音乐中的贝多芬、书法中的王羲之,这些实例都证明人力的重要。
⑤最容易显出天才的地方是灵感。我们只需就灵感研究一番,就可以知道天才的完成不可无人力了。
⑥杜工部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谓“灵感”就是杜工部所说的“神”,“读书破万卷”是功夫,“下笔如有神”是灵感。据杜工部的经验看,灵感是从功夫出来的。如果我们借心理学的帮助来分析灵感,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
⑦灵感有三个特征:
⑧一、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根据灵感的作品大半来得极快。从表面看,我们寻不出预备的痕迹。作者丝毫不费心血,意象涌上心头时,他只要信笔疾书。有时作品已经创造成功了,他自己才知道无意中又完成了一件作品。③歌德著《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经过,便是如此。
⑨二、它是不由自主的,有时苦心搜索而不能得的,偶然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希望它来时它偏不来,不希望它来时却蓦然出现。法国音乐家柏辽兹有一次替一首诗作乐谱,全诗都谱成了,只有收尾一句无法可谱。他再三思索,不能想出一段乐调来传达这句诗的情思,终于把它搁起。两年之后,他到罗马去玩,失足落水,爬起来时口里所唱的乐调,恰是两年前再三思索而不能得的。
⑩三、它也是突如其去的,练习作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败兴”的味道。“兴”也就是灵感。诗文和一切艺术一样都宜乘兴会来时下手。兴会一来,思致自然滔滔不绝。没有兴会时写一句极平常的话倒比写什么还难。兴会来时最忌外扰。本来文思正在源源而来,外面狗叫一声,或是墨水猛然打倒了,便会把思路打断。断了之后就想尽方法也接不上来。【甲】这是“败兴”的最好的例子。
⑪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用人力来解释吗?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人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召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依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⑫什么叫做“潜意识”呢?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
⑬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拿一件浅近的事实来说明。我们在初练习写字时,天天觉得自己在进步,过几个月之后,进步就猛然停顿下来,觉得字越写越坏。但是再过些时候,自己又猛然觉得进步。进步之后又停顿,停顿之后又进步,如此辗转几次,字才写得好。学别的技艺也是如此。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
⑭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④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
⑮从此我们可以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句诗是至理名言了。
(选自《谈美》,有删改)
材料一: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其唱腔华丽婉转,其念白儒雅典致,其表演细腻、舞蹈飘逸,歌唱与身段的结合再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使昆曲在戏曲表演历史上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都受过昆曲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如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玉、李渔、叶崖。
材料二:(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选自《牡丹亭》)
一曲中的每一句,都是阴阳结合,暗含着中国古典的思维方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低沉缓慢地起头,直表这花园之美;而“似这般都赋予断井颓垣”,唱时在“断”字、“颓”字上吐字行腔,“断”井,“颓”垣,井栏都断了,墙都倒了,不美了。下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良辰美景”、“奈何天”——时间多么令人无可奈何,如宋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意境。这里在“何”字上行腔,天指时间。上半句是好事,下半句立刻又转折了。同样“赏心乐事谁家院”,“赏心乐事”、“谁家院”——在谁家的院子里发生呢?这两句话化自谢灵运语“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如此鲜明的转折和对比,表达了杜丽娘面对春色美景时内心的哀怨悲愁。
材料三:某中学对在校学生有关“昆曲”的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对昆曲兴趣及所占比例 | 无兴趣的原因及所占比例 | ||
深厚 | 1% | 娱乐综艺节目更有意思 | 78% |
一般 | 10% | 缺少欣赏需要的专业性知识 | 85% |
无兴趣 | 89% | 缺少时间 | 56% |
了解渠道及所占比例 | 关注点及所占比例 | ||
学校课堂 | 56% | 服饰唱腔 | 6% |
剧院演出 | 5% | 名角表演 | 3% |
其他 | 39% | 剧本内容 | 15% |
最是花影难扫
迟子建
①在故乡的春夏,要问什么店铺的生意最冷清,无疑是花店了。因为这时节大自然正开着豪气十足的花店,谁能与它争芳菲呢?花儿开在林间,开在原野,开在山崖,开在水边,当然,这些花儿都是野花,达子香、白头翁、蒲公英、百合、芍药、铃兰、鸢尾、绣线菊等,它们仿佛彩虹的儿女,绚丽极了。
②这时节的居民区也是花团锦簇的,农人们栽种在花圃的虞美人、大丽花、步步高、牵牛花、金盏菊等,呼应着菜圃中的土豆花、豆角花、茄子花和倭瓜花。花圃中的花儿,是专为悦人眼目的,不肩负给人提供食物的使命,只开花不问结果,不计前程,恣意盛开。而菜圃中开花的植物,命系人类的餐桌,花开得就规矩、适度、收敛,它们得留着精气神儿坐果。
③菜圃中每朵花的背后,都有一个看不见的宇宙,这个宇宙就是果实。豆角是否厚实,决定了它出锅时是否跟入锅时一样的出息,不让主人的碗盘亏空;土豆是否圆滚滚,决定了它们在被蒸煮的过程中,能否像孩子一样绽开笑脸;辣椒是否挺实鲜辣,决定了它能为姑娘们省下多少口红……
④花圃和山间的花儿还开着呢,菜圃的花儿早就谢了,结了果子。待到秋天,人们收获了果实,霜也来了。霜是花朵的敌人,它一来,花季就结束了。被霜打过的花儿,在阳光中耷拉着脑袋,憔悴不堪,满脸是泪。它们哭也是没用的,想要绰约的风姿,想要蜜蜂与蝴蝶同欢的快乐,只有等待春回大地的时候了。此时它们也许会羡慕菜圃里那些不起眼的花儿——它们结了果,在冬天还活着——谁家的地窖不储藏着土豆和萝卜呢?
⑤冬天的花朵是什么呢?是雪花和霜花,可这样的花儿太素白了,又太脆弱了,说化就化。于是喜欢鲜亮颜色的女孩子们,不想让漫漫长冬为这样的花儿统率,她们在深秋糊窗缝时,就在两层窗中间的隔层里,造了一个花园。
⑥那是独一无二的梅园。
⑦极北的房屋,为了抵御寒流,玻璃窗都是双层的。这双层窗,一拃间距。深秋时节,人们在用毛边纸或是废报纸糊窗缝时,会在二层窗间,放上二三十厘米厚的保暖的锯末子,然后插几枝用蜡油捏成的梅花。
⑧那时北方偏僻的山村大都没通电,蜡烛是我们的光明神。蜡烛通常红白两色。蜡烛将要燃尽时,烛芯气数已尽,侧歪了身子,人们只得吹灭蜡烛,留下烛头。女孩子们最喜欢那一块块润泽的蜡烛头了,尤其是红色的。于是把它们珍藏起来,到了糊窗缝时,将收集到的蜡烛头,放到一个空的铁皮盒里,坐到火炉上融化了,一手擎着选好的形态妖娆的干树枝,一手在滚烫的烛油和凉水之间飞转,让干树枝瞬间成了一枝梅。
⑨捏蜡花要眼疾手快,勇气也不能少。大拇指和二拇指要紧密团结,先是共同探入滚烫的烛油(有点赴汤蹈火的意味)中,然后赶紧撤兵,再探入事先备好的一碗凉水,让沾在指尖的那层烛油瞬间冷却又不失黏性,再飞速移兵至干树枝,随你选个什么位置,以枝条为主心骨,大拇指二拇指对着它一捏,奇迹出现了,花瓣似的烛油从指尖脱落,一朵粉红娇嫩的梅花就这样灿烂绽放了!一朵,两朵,三朵,七八朵,数十朵,干树枝瞬间春色贯通、梅花点点了!因为女孩手指粗细有别,再加上所蘸蜡油厚薄不同,蜡花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有深有浅。但不管怎么样,它们都是霜雪时节开得最烂漫的花儿!我们把这样的梅花插在二层窗格芳香的锯末子上,它们就像开在金色的泥土里。这时你封上窗,一个冬天就有花儿看了。
⑩这样的梅园什么时候消失呢?当寒风撤兵,春风长驱直入,把山岭涂抹上绿色,野花和庭院的花儿姹紫嫣红时,人们要开窗闻花香鸟语,破败的梅园也就成为春风中的垃圾,被清理掉了。
⑪我很喜欢那首《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花影在台阶摇曳,任凭什么扫把,也扫不开它。这在日光和明月下永不消散的花影,就是时光,不管它穿越多少年,总会把美留在人的心头。就像我遥想逝去的花儿,无论是山间的,还是花圃和菜圃中的,抑或是我们亲手在二层窗格里打造的梅园,它们没有随着时光流逝而被遗忘,而是像风一样,一直吹拂着我的记忆,不让它沉睡。
⑫哦,还忘了说,父亲当年看我捏蜡花,还帮我修剪过干树枝。他会掰下一些枝条,让它变得疏朗,斜斜地朝向一侧,好像拱着虾米腰。我嫌这样的花枝没有精神,老态龙钟的,便撇进炉膛烧掉。他还叫我不要在干树枝上捏那么多的蜡花,说花多了反而不受端详。我才不听他的呢,那时的我和其他女孩子一样,觉得花满枝头才美。等我到了父亲那般的年龄,真正懂得美以后,父亲已去了另一世界,再无人为我修剪那样的梅枝了。而且,我们也不再捏蜡花,村落通了电,我们不用蜡烛了。我们得到了永恒的光明,却失去了窗格里的梅园。
(选自散文集《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有删改)
中国是诗的国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激励我们永葆清澈之心:“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让我们感受忧国思多之情;《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道尽四月春光的鲜妍、娉婷,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诗歌是精神的栖息地,诗歌里有慰藉人生的精神养分,蓄积着中国人的智慧、品格和修养,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和神韵。
①题目一:每个人的记忆中,或许都会有诗歌的影子,请写一篇记叙性文章,或讲述你与诗歌之间的故事,或写诗歌对你成长的影响……
②题目二:读完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从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