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30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计28分。在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A. B.C.D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写在相应的答题卡内)
  • 1. (2024七下·江岸期末) 西晋末年以来,南北长期分裂。随着民族大融合,南北统的条件逐渐成熟。当时,隋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都比陈强。于是,结束近三百年分裂状态的历史任务由隋来完成。这说明隋的统一(   )
    A .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B . 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 C . 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D .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 2. (2024七下·江岸期末) 唐太宗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唐玄宗整顿吏治、裁减冗员。两者都(   )
    A . 突出以民为本 B . 大力发展科举 C . 规范官员管理 D . 强调以史为鉴
  • 3. (2024七下·江岸期末) 以下表格内容最适合研究(   )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中原政权皇帝为“天可汗”。

    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A . 盛极一时的隋朝 B . 繁荣开放的盛唐 C . 藩镇割据的晚唐 D . 政权分立的五代
  • 4. (2024七下·江岸期末) 宋太祖夺取政权后,立即执行了“罢功臣,释兵权,制将帅,立兵制”的政策,对知州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这些做法(   )
    A . 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 B . 实现了富国强兵 C . 体现了重文轻武政策 D . 强化了中央集权
  • 5. (2024七下·江岸期末) 辽与北宋议和,双方结成兄弟关系;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下列最符合这一发展线索的历史现象是(   )
    A . 北宋的因循守旧 B . 南宋的偏安一隅 C . 文明的多元一体 D . 政权的频繁更迭
  • 6. (2024七下·江岸期末) 宋朝商人常常利用传统节日,销售节日用品和纪念品。如东京开封自五月一日及端午节前一日,“卖桃、柳、英花、蒲叶等 .次日家铺陈于门首”。许多本来是自产自给的民份物品都转变为南品,颇受百姓欢迎。这主要体现了宋朝时(   )
    A . 粮食产量的提高 B . 商品化程度提高 C . 文化生活的丰富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
  • 7. (2024七下·江岸期末) 元朝统一的过程中不断对中华民族 重要历史人物建庙祭e,所有的制度建设都是对中国过去发展历史的继承,元世祖忽必烈命人修撰<元统志》,力 图强化华夷无别的概念。这些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
    A . 维护政权稳定 B . 推动儒学发展 C . 加快汉化进程 D . 实现民族平等
  • 8. (2024七下·江岸期末)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沿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将永相参与的决策权收归皇帝,行政权下放给六部诸司。雍正十年,雍正设置“办理军机处”,军机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
    A . 思想控制加强 B . 行政效率提高 C . 监察制度完善 D . 君主专制强化
  • 9. (2024七下·江岸期末) 明朝引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购买东南亚的胡椒、香料等商品。松江的棉布、苏州的丝绸、景德镇的青花瓷、佛山的铁器等商品也源源不断的销往东亚、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地。这反映的主题是明朝时(   )
    A . 耕地面积的扩大 B . 商业城市的增多 C . 全球经济的互动 D . 手工工场的出现
  • 10. (2024七下·江岸期末) 右图中的动物是某次远航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朝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引发了朝野轰动。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此后又有多国来华进贡此兽,“麒麟外交”一时成为美谈。这表明该“远航"(   )

    A . 发展了航海事业 B . 增进了友好关系 C . 开拓了海外市场 D . 扩大了财政收入
  • 11. (2024七下·江岸期末) 下图是明代《倭寇图卷>局部,画面描绘了民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据此可知,戚继光抗倭的主要影响是(   )

    A . 维护了东南沿海的安宁 B . 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C . 实现了国家主权的完整 D . 调整了团关自守的政策
  • 12. (2024七下·江岸期末) 台湾收复后,郑成功在此“定府县"“任职官"细化之前早已设立的政权框架,并沿袭明制,在台湾设立六部,颁布“屯田”“建政"司法”三大法,之后兴建学校,传播儒家文化,大力迁移内地流民至台。这些措施(   )
    A . 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 B . 驱逐了荷兰殖民残余势力 C . 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D . 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控制
  • 13. (2024七下·江岸期末) "“康乾盛世”以来,汉口既聚集各路商帮,又中转各色货物。湖北及周边地区所产之米粮下销江南、闽广各省,淮盐由仪征进人长江运至汉口,再由汉口分运湖北、湖南各地。汉口成为内陆特大型的市镇。这表明,汉口崛起得益于(   )
    A . 社会秩序的稳定 B . 农业生产的恢复 C . 人口数量的增长 D . 区域经济的交流
  • 14. (2024七下·江岸期末) 文学艺术作品是时代的写照。由以下两幅作品的内容可知清代(   )

                
    《盛世滋生图》:乾隆时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     《广州十三行》:1757年清朝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A . 贫富分化严重 B . 对外交流频繁 C . 繁荣危机并存 D . 财政危机加剧
二、非选择题(三小题,共32分)
  • 15. (2024七下·江岸期末) 【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一

         
    图1:拔秧工具                图2:纸币铜板印本     图3:遗址碑

    材料二
    隋唐以前“家之 婚姻必由于谱系”,到了宋代,随着门阀士族政治的消亡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反映在人们的婚俗观念上则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不仅士庶联姻普遍,求利之风的盛行更造成了宋人婚姻尤重钱财的独特风尚。

    ——摘编自冯芸《宋代以“重利趋商”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对宋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仿效示例,任选图一、图二,指出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并归纳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
      【示例】图三:宋朝设置市舶司,反映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隋唐至宋婚俗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3. (3)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经济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 16. (2024七下·江岸期末) 【边疆治理】

    材料一


                          元朝形势图(1330年)

    材料二 (清朝前期)在地方,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采用适合 当地民俗社情的统治体制,而不强求划一。如东北三省为将军制下的州县、八旗并存制;内外蒙古为盟旗制;新疆为将军辖下的伯克、州县、礼萨克制;西藏为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

    ——摘编自林甘泉等主编《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一 中国历史25讲》

    1. (1)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元朝和清朝在西藏地区的管理举措。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朝边疆治理政策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 17. (2024七下·江岸期末) 【中国历史长网中的科技】

    宋朝

           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创新的密集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据《宋史》记载,宋代 有27人获得科技奖励,或树碑立传,或加官进爵;还将一些民间科技研究者列入“赐处 士号”的序列,给予一定的国家补贴。以三大发明为代表的宋代科技成就在向朝鲜、日 本、阿拉伯传播的同时,还引进了阿拉伯数字以及越南占城稻等。

    明朝

           明朝中晚期,政府积极推动科技著述的编纂,科技图书编纂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 象。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重要著作问 世。明朝晚期,政府和民间都十分热衷于引进和翻译西方科技著述。徐光启与利玛窦 等人合译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成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

    ——上述材料摘编自刘尚希等《唐宋科技繁荣:政府行为与创新环境》、韩凤芹等(明清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
    阅读上述材料,围绕宋明时期科技发展,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提示:观点可以从宋明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特点、影响等角度加以提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