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

更新时间:2024-08-12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下游、黄河下游、北方辽河上游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相互间又有些影响,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
    A . 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 . 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 . 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 D . 当时出现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制
  • 2.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不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下列制度与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相关联的是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士族制
  • 3.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 . 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 . 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 . 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 . 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4.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创立的学说,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该思想家是(   )
    A . 荀子 B . 墨子 C . 庄子 D . 孟子
  • 5.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述道:“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皇帝制 D . 行省制
  • 6. (2024高一上·唐山月考) 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权力运行机制
    A . 有助于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 B . 极大地削弱了君主专制 C .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 民主观念渗入到政治体制
  • 7.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统治者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这表现在(   )
    A . 联络西域、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B . 北击匈奴、南抚夷越、开凿灵渠 C . 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 . 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 8.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东汉光武帝于尚书台设尚书令、尚书仆射、六曹尚书各一人,分掌各项政务,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的政治格局。这一变化说明光武帝
    A . 沿袭西汉中朝制度 B . 吸取王莽改制教训 C . 加紧对地方的掌控 D . 强化专制主义皇权
  • 9.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宋书》记载:“江南……至于元嘉(424年—453年)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北民南迁充实了劳动力   ②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广

    ③南方政局的相对稳定   ④国家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出现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 ) 
    A . 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B . 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 .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D . 海外贸易高度发达
  • 11.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公元630年,唐太宗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对东突厥降众的处置问题。会议气氛热烈,文武大臣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最后唐太宗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意见。唐统治者这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了当时( )
    A . 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 . 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 . 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 . 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巩固边防
  • 12.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高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
    A . 五代十国的更迭 B . 安史之乱的影响 C . 君主暴政的危害 D . 黄巢起义的破坏
  • 13.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从政事堂制度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为了使他们“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消灭,就需要有一个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于是,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政事堂,便从控制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中产生了。这说明设立政事堂是为了( )
    A . 分割宰相权力 B . 缓解君相矛盾 C . 强化皇权专制 D . 维护政治稳定
  • 14.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 . 减轻人身依附关系 B .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 .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D . 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 15.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唐代边塞诗多表达士人立功边塞,慷慨杀敌等豪情壮志。宋代边塞诗却常透露出士人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沉郁悲凉。这一变化说明(    )
    A . 文学艺术走向没落 B . 现实主义逐渐占据主导 C . 主流价值发生改变 D . 政治形势影响文学风格
  • 16. (2024高一上·南宁月考) 《九章算术》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共收录了246个问题,涉及农业生产、造酒等手工业生产、工程量的计算、劳动力的分配、运输及利息的计算等等,几乎包括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解决这些方面的数学问题提供了方法。材料体现出《九章算术》具有(     )
    A . 创新性 B . 系统性 C . 理论性 D . 实用性
二、 非选择题:本卷共4题,共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 17.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所发生的精神过程中,似乎建立了这样一个轴心。……在这一时期充满了不平常的事件,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的兴起,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其他人的时代。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的兴起”的根本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思想流派相互“争鸣”的原因,并指出各派别围绕的中心问题。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派的兴起和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 18.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里提到“魏晋以后,门阀政治影响及于选才,‘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隋唐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扭转了这种局面。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阐述“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材料二     

    1. (1) 选官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实行的主要选官制度,并概述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并简述该制度的意义。
  • 19.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自古以来中国通过不断丰富的边疆治理理念、 方略和策略,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 个人身份、 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汉初,汉高祖赠送黄金、丝绸给匈奴,开始采取“和亲”政策以谋求和平。汉文帝时,匈奴黄当桀龙二人来降,朝廷册封二人分别为弓高侯和襄城侯。汉武帝时期,汉军三次打败匈奴后,于其地建置酒泉、武威郡,嗣后又从中分置敦煌、张掖二郡。

    ——姚大力《河西走廊的几个古地名》

    材料三:唐朝太宗时,征伐平定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朝廷拜其首领为都督、 刺史、将军等,并赠予大量帛与彩缎。唐先后在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唐太宗赐婚给突厥首领等赐婚事例,达十余次之多。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

    材料四: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今四川松潘),……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臣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 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西汉和唐朝政府巩固北部边疆的相同措施。
    3.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对吐蕃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
  • 20. (2024高一下·怀仁期末)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地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结合某一具体时期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