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 2024 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9 浏览次数:4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
  • 1. (2024·涞水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 . 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 C . 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D . 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 2. (2024·涞水模拟)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场春雨不期而至 , 滋润了大地,给农作物带来了勃勃生机。 B . 他是个爱整洁的人,回到家,看到屋里一片狼藉,顿时大发雷霆 C . 他不会做饭,便上网查了菜谱来做饭,结果吃起来味同嚼蜡 D . 多年来,作家刘慈欣心无旁骛地创作,完成了多部深受人们喜爱的科幻作品。
  • 3. (2024·涞水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空姐 ”除了要掌握航空客运服务的基本常识外,还要掌握英、 日、法等多种语种,以便为旅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B . 这部小小的《新华字典》 为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担当了光荣的历史重任。 C . 《经典咏流传》广受好评,是因为该节目做到了“在价值引领中创新传播,在创新传播中彰显文化自信”的缘故。 D . 我们不能不否认,读那些文字粗糙内容单薄的消遣读物应该有所节制。
  • 4. (2024·涞水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自古以来,凡成功之人,大多谦虚而圆滑 ,能够随机应变:失败之人,大多自负又固执,往往刚愎自用。 B .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敢于触碰敏感题材,并以其跌宕的剧情、出色的表演及衍生出的各种话题,引起巨大轰动。 C . 那放在桌上的绿宝石,八面玲珑 , 精致美丽,宛如一枚青翠欲滴的嫩叶,让人不由心生喜爱之情。 D . 听着那秋日里掠过林间的风声,望着那夕阳下结伴归巢的飞鸟,游子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怀念起家乡的亲友,忆起那遥遥在望的岁月。
  • 5. (2024·涞水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2014年我国多地又出现了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B . 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我是歌手》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 C . 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打造浓郁的安全教育氛围,努力使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D . 最近十年间,我国造林6000余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 6. (2024·涞水模拟) 综合性学习。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 5 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读书的 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 )、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 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九年级(3)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 (1) 请你写出二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 (2) 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 为什么?
    3. (3) 活动即将结束了,请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 ”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 7. (2024·涞水模拟) 根据提示填空。

    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 村》)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与朱元思书》 一文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水的清澈,柳宗元《小石潭记》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登上西山龙门,俯瞰日新月异的昆明城,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滚滚诗句涌上心头。请你写出连续两句登高咏怀的诗句: 。

  • 8. (2024·涞水模拟)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 (1) 《朝花夕拾》中所写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她的形象出现在《》和《父亲的病中》。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临死时大声喊叫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2. (2) 《简·爱》中,简·爱没能和罗切斯特结婚的原因是什么?
二、阅读
  • 9. (2024·涞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1)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 ,上阕中一个“ ”字为全词定下豪放的基调。
    2. (2) 下列对这首词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突出打猎大军席卷山岗的宏大气势。 B . “亲射虎,看孙郎”化用“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比,表现自己打猎时的英勇形象。 C . “酒酣胸胆尚开张”描写的是打猎之后畅饮的场面,由此自然转入下文雄心壮志的抒发。 D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词人以魏尚自比,直接表达了希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的愿望。
  • 10. (2024·涞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玄龄明达政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 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至于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 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元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① ,故唐世称贤相,推房、杜焉。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注:①殉国:为国家利益来献。②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夜尽心(  )用玄龄之策(  )以事被谴(  )

      辄累日朝堂(  )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若已有            何陋 B . 已长格物      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 . 杜如晦引拔士类   似游者相乐湖 D . 玄龄蒙宠待     欲言,无可进者
    3. (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

    4. (4) 为什么“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 ”?请用文中原句作答。
  • 11. (2024·涞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丰收岭绿岛

    梁衡

    ①从戈壁新城石河子出发,汽车像海船一样颠簸了三个小时后,我登上了一个叫丰收岭的地方。这已经到了有名 的通古特大沙漠的边缘。举目望去,沙丘一个接着一个,黄浪滚滚,一直涌向天边。没有一点绿色,没有一点声音,不见一个生命。我想起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丁在我国新疆沙漠里说过的一句话:“这里只差一块墓碑了。”好一个 死寂的海。再往前跨一步,大约就要进入另一个世界。一刹那,我突然感到生命的宝贵,感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可爱。我不由回过身来。

    ②只见沙枣、杨、榆、柳,筑起莽莽的林带。透过绿墙的缝隙,后面是方格的农田,红的高粱,黄的玉米,白的棉花,正扬着笑脸准备登场。这大概就是丰收岭名字的由来。起风了,风从沙漠那边来。A.那苍劲的沙枣,挺起古铜色的躯干,挥动厚重的叶片;那伟岸的白杨,拔地而起,在云空里傲视着远处的尘烟;那繁茂的榆柳拥在白杨身下,提起她们的裙裾,笑迎着扑面的风沙。绿浪澎湃,涛声滚滚,绿色就在我的身后,我不觉胆壮起来。这绿色在史前原 始森林里叫人恐怖;在无边的大海上,让人寂寞;在茫茫的草原上,使人孤独。而现在,沙海边的这一点绿色啊,使 人振奋,给人安慰,给人勇气,只有在此时此地,我才真正懂得,绿色就是生命。现在,这许多的绿树,连同她们的根须所紧抱着的泥沙,泥沙上覆盖着的荆棘、小草,已勇敢地深入到沙海中来,形成一个尖圆形的半岛。

    ③我沿半岛的边缘走着,想到最前面去看看那绿色和黄沙的搏斗。前面杨、榆、柳那类将帅之木已经没有,只派 这些与风沙勇敢肉搏着的尖兵。她们是红柳、梭梭树、沙拐枣、沙打子旺等灌木,一簇簇,一行行。要论个人容貌,她们并不秀气,也不水灵,干发红,叶发灰,而且稀疏的枝叶也不能尽遮脚下的黄沙。但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体,方圆 几百亩,我抬头望去,一片朦胧的新绿,正是“沙间绿意薄如雾,树色遥看近却无 ”。这绿雾虽是那样的淡,那样的薄,那样的柔,但却是一张神奇的网,她罩住了发狂的沙浪,冲破了这沉沉的死寂。

    ④我沿着人工栽植的灌木林走着,只见一排排的沙土已经跪伏在她们的脚下,看来这些沙子已被俘获多时,沙粒 已经开始黏结,上面也有了稀疏的草,有了鸟和兔子的粪,已有了生命的踪迹。治沙站的同志告诉我,前两三年这脚下是流动的沙丘,我们引进这些沙生植物后,沙也就驯服多了。梭梭林前涌起的沙梁,虽将头身探起老高,像一匹嘶鸣的烈马,但还是跃不过树丛。B.那树踩着它的身子往上长,将绿的枝去抽它的背,用绿的叶去遮它的眼,连小草也敢“草假树威”,到它的头上去落籽生根。它终于认输了,气馁了,浑身被染绿了。治沙站的同志又转过身子,指着远处那些高大的防风绿墙说:“七八年前,连那些地方也是流沙肆虐之地。”

    ⑤我停下脚来重新打量着这个绿岛,她由南而北,尖尖地伸进沙漠中来,像一支绿色的箭,带着生命世界的信息,带着人们征服荒原的意志,来向这块土地下战表了。

    ⑥我在这座人工绿岛上散步,细想着。这里的绿不同于黄河上碧绿的水库,也不同于天山上冷绿的天池,那些绿的水,是生命的乳汁,是生命的抽象,是未来的理想,而这里的绿,就是生命自己,是生命力的胜利,是伟大的现实。

    ⑦丰收岭的绿岛啊,就从这里出发,我们会收获整个世界。

    ⑧我从西北回来顺手摘了三片绿叶。亲爱的读者。你看,西北还荒凉吗? 我可以骄傲地宣布,我们的西北将会出现历史上最美丽的时期。

    1. (1) 简要分析开头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2. (2) 请任意选择一处画线句,根据提示赏析其表达效果。那苍劲的沙枣,挺起古铜色的躯干,挥动厚重的叶片;那伟岸 的白杨,拔地而起,在云空里傲视着远处的尘烟;那繁茂的榆柳拥在白杨身下,提起她们的裙裾,笑迎着扑面的风沙。(从修辞手法的角度)那树踩着它的身子往上长,将绿的枝去抽它的背,用绿的叶去遮它的眼,连小草也敢“草假树威”,到它的头上去落籽生根。(从词语的角度)
    3. (3) 文章第②段先说丰收岭之绿是“一点绿色”,后又说“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体”,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4. (4) 文章第⑦段说“丰收岭的绿岛啊,就从这里出发,我们会收获整个世界”,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发。(不少于 60 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 12. (2024·涞水模拟) 现代文阅读

    年年岁岁柿柿红

    ①立冬那天,收到了老妈寄来的一大箱子柿饼。

    ②迫不及待地开箱,拿了几个出来。还是小时候吃过的那样,个头不大,初生鸡蛋般大小,外衣裹了一层像面粉 一样的白霜,那是果糖的结晶体。咬了一口,深红色的果肉甘如饴糖,但又甜而不腻。虽然知道此物性寒不能多吃,但还是忍不住一口气消灭了五六个。

    ③我知道,这一箱柿饼的运费远远高出了柿饼本身的价格,只是因为我们喜欢,老妈便不计成本地寄。其实,不 计成本的又何止是运费?这一箱子柿饼可都是将近七甸的老爹老娘从沟沟崖崖的老柿子树上一个一个采摘来的。吃着老妈亲手制的甘凉适口的柿饼,我仿佛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

    ④我的家乡产柿子,沟沟坎坎、田边地头、村 口村尾随处可见柿子树。柿子树是一种外表憨厚的树,它的树干绝 不像白杨树那样高大挺拔,而是矮而粗,大多不到两米处就开始分杈,杈枝同样粗壮,并且弯弯曲曲的,遮蔽出一大片阴凉。树干被黑黢黢的树皮包裹着,树皮粗糙皲裂,就像故乡贫瘠而苍凉的土地。

    ⑤柿子树的低调质朴,还体现在柿子花上。柿树从不和桃李争艳,从初春到暮春,它只是从嫩绿走向深绿,没有 一丝惊艳的色彩。初夏柿子树开始冒花骨朵了,米黄色的花骨朵如豆子般大小,被四片嫩绿色的花等包围着,就像绿 色的裙裾托着一个酣睡的宝宝。柿子花是要经过日子的滋养,才会在枝头慢慢绽放的。盛开的花朵如四方形的倒钟悬 挂在虬劲的枝头,淡黄色的花瓣温润如玉,中间盛着琼浆,吸引着蜂蝶。柿子花的香味也是淡淡的,似有若无。花落 之后,枝头就结满了果子,青涩的柿子果从小到大就一直隐藏在绿叶之间,安然度过一个完整的夏天,不炫耀,不蛊惑。总之,它是不愿意惹人注意的。

    ⑥三个多月的默默孕育,等到秋风乍起的九月,柿子开始由青转黄。再过一个月,等漫山遍野秋叶翻红的时候,柿子树便迎来了它一生中最奢华的时光。柿红霜叶疏,黄色、红色、斑斓色的柿叶开始在秋风中飘落,光秃秃的枝头上挂满了黄黄的硬柿和红红的软柿。站在村子的山岭上望过去,长空如碧,寒山肃远,秋草斑驳,枯枝如墨,如果这 是一幅画的底色,点缀其上的是星星点点的红柿子。红果缀满了虬劲黝黑的枝头,用朱砂的艳和蜜汁的甜蛊惑着各类的鸟雀。

    ⑦野鸟相呼柿子红,再不采摘,柿子要被野鸟吃完了。家家户户开始挎着荆条篮筐,扛着长长的舀子去摘柿子了。矮一点的,站在地上,攀着枝条,便可摘下。高处的只能举起长长的舀子,让顶端的铁钩钩住紧连着果蒂的树枝,往 前一推或者向后一拉,柿子便落到布袋里。摘几个还觉得挺好玩的,但一树的柿子一个一个这样钩取,实在不是一个 轻松的活。用七八米长的木棍做成的舀子,越举越重,手臂越来越沉。一直仰头寻果,脖子越来越僵,汗水成涩了双 眼,脑袋时时眩晕。好不容易摘完了,树下小山一样的柿子,还要沿着羊肠小道一筐筐背回家,每一趟运输都是对体力和意志力的考验。

    ⑧柿子运回家,我们兄弟几个便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妈妈还要坐在院子里给柿子削皮,制作柿饼。在秋月的朗照下,妈妈坐在小板凳上,先把柿子蒂削平,把有蒂的那一面插在镟柿车的三尖又上,左手拿着柿饼刀贴着柿子,右手摇动摇柄,一长串的柿子皮便流泻而下。在秋夜蟋蟀鸣声的陪伴下,妈妈像不知疲倦的纺车,吱吱呀呀地转个不修,一箩筐一箩筐削了皮的柿子反射着月亮银白的光,照亮了妈妈辛苦劳作的夜。第二天,我们醒来,发现削好皮的柿子 已经放在平房顶上高梁秆做的蓬帘上暴晒了。经过暴晒、捂汗、吹风、出霜,软化、糖化,最后便制成了甘如饴糖的柿饼。

    ⑨今天是除夕,空旷的城市里没有鞭炮声,人们都在等待晚上的年夜饭。白天无事,我在书房里翻着诗集,翻到了这样的句子:“露脆秋梨白,霜合柿子鲜”、“秋林黄叶晚霜严,熟蒂甘香味独兼”,就着妈妈寄来的甜美柿饼,把这些诗句一起咽了下去,脑海里浮现出林红柿繁的画面……年年岁岁柿柿红,多甜美的柿子。

    (选自《羊城晚报》2019 年 03 月 05 日)

    1. (1) 为了让我吃上喜欢的柿饼,妈妈除了给我寄柿饼,还做了哪些工作?
    2. (2) 请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等漫山遍野秋叶翻红的时候,柿子树便迎来了它一生中最奢华的时光。

    3. (3) 请对文中画线句进行简要赏析。

      在秋夜蠕蝉鸣声的陪伴下,妈妈像不知疲倦的纺车,吱吱呀呀地转个不停。一箩筐一箩筐削了皮的柿子反射着月亮银白的光,照亮了妈妈辛苦劳作的夜。

    4. (4) 请分析尾段的作用。
  • 13. (2024·涞水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汪大娘

    ①汪大娘,旗人,在我城内故居主人李家帮佣,只管做饭。

    ②我开始认识汪大娘时,她四十多岁,人中等身材,偏于瘦;朴实,没有一点聪明精干气;很少嘻笑,但持重中 隐藏着不少温和。目力不好,听说曾经把抹布煮在粥锅里。像有些妇女一样,过日子有舍身精神,永远不闲着不记得 她有请假回家的事。李家人不少,夫妇之外,子二女三,逐渐都成婚传代,三顿饭,活儿不轻。李家是汉族,夫妇都 是进士之后,门第不低。不过不管门第如何高,这出身总是旗人下的皇帝所赐。而今,旗下人成为佣人,并且依世俗之例,呼家主人夫妇为老爷、太太,子为少爷,女为小姐,子妇为少奶奶,真是翻了天,覆了地。

    ③汪大娘行事勤勉,这不希奇;希奇的是身份为外人,却丝毫不见外。她主一家衣食住行的食政,食要怎样安排,仿佛指导原则不是主人夫妇的意愿,而是她心中的常理。她觉得她同样是家中的一员,食,她管,别人可以发表意见,可以共同商讨,但最后要由她做主。具体说,是离开常轨不行,浪费不成。她刚来时,推想家里人可能感到不习惯,但汪大娘只注意常理不管别人的习惯。日久天长,杂七杂八的习惯终于被她的正气憨气压服,只好都依她。两三年前,我们夫妇往天津,见到李家的长媳张玉婷。闲谈,说到汪大娘,她说:“我们都怕她,到厨房去拿个碗,不问她也不敢拿,孩子们更不成,如果淘气,她看不过,还打呢。所以孩子们都不敢到厨房去闹。她人真好,一辈子没见过比她更直的。”

    ④汪大娘也有使人费心的时候,是一年夏天,卫生的要求紧起来,街道主事的人挨门挨户传达,要防四种病。如何防,第一,也许是唯一的要求,是记牢那四种病名,而且过两三天一定来查问。李家上上下下着了慌,唯恐汪大娘记不住。小姐,少奶奶,以及上了学的孩子们,车轮战法,帮助汪大娘背。费了很大力量,都认为可以了,不想查问 的人晚来一两天,偏偏先到厨房去问她。她以为这必是关系重大,一急,忘了由严重的病入手想,好容易想起一种,说:“大头嗡。”查问的人化严厉为大笑,一个难关总算度过了。

    ⑤还有更大的难关,是因为她年高辞谢到女儿家养老, “文革”的暴风刮起来的时候李家是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当然要深入调查罪状,大娘曾经是佣人,依常情,会有仇恨,知道得多,自然是最理想的询问对象。不幸这位汪大娘 没学过阶级斗争的理论,又不识时务,所以总是答非所求。人家带启发性地问她:“你伺候他们,总吃了不少苦吧? 她 答:“一点不苦,我们老爷太太待我很好他们都是好人。连孩子们也不坏,他们不敢到厨房淘气。”不但启发没收效,连早已教她不要再称呼的“老爷太太 ”也冒出来了。shà fèi 苦心启发的人哭笑不得,只好不再来,又一个难关平安度过了。

    ⑥汪大娘的年高辞谢是被动的,她舍不得走,全院的人都舍不得她走。为了表示欢送,李家除了给她一些钱外,还让孩子们带她到附近的名胜逛逛。一问,才知道她年及古稀,还没到过故宫。我吃了比她多读几本书的亏,听到这 件事,反而有些轻微的黍离、麦秀之思。秀才人情,心里叨念一句:“汪大娘不识字,有福了! ”那几天,汪大娘将要离去成为全院的大事,太太们和老太太们都找她去闲谈问她女儿的住址,说有机会一定去看她。

    ⑦我们也抄来住址。但不凑巧,还未成行时,“文革”的大风暴来了。其后是自顾不暇,几乎连去看看的念头也 消灭了。一晃十几年过去,风停雨霁,我们不由得又想起这位可敬的汪大娘,她还健在吗? 还住在她女儿那里吗? 因为已经有了几次叩门都“ ”的伤痛经验,我们没有敢去。但她正直、质朴、宽厚,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少见的形象,总在我们心中徘徊; 还常常使我想到一个问题,是:常说的所谓读书明理,它的可信程度究竟有多大呢?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à fèi 苦心 。
    2. (2) 第③段画线句是李家长媳评说汪大娘的文字。如果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3. (3) 在第⑦段的横线处引用一句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众里寻他千百度 B . 物是人非事事休 C . 人面不知何处去 D . 桃花依旧笑春风
    4. (4) 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汪大娘的表现

      其他人的表现或反应

      平时

      永远不闲着,也不请假回家

      /

      安排食政时

      家里人都依她、怕她

      查问卫生时

      因过分看重而忘记

      文革时

      年高辞谢时

      舍不得走

       

      院里的人都舍不得她走

        
    5. (5) 细读第⑦段画浪线句,联系上面的表格,说说为什么十几年后“我们不由得又想起这位可敬的汪大娘”?
四、语言表述
  • 14. (2024·涞水模拟)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4日讯(记者景远) 今日,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在以“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第14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会上指出,城市化将会帮助实现“中国梦”,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引擎,帮助建立一个繁荣的中国。
            英卓华说,真正的“中国梦”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可以去拥有,他们的工作可以得到公平的回报,每个人都得到公平的对待,同时也可以公平的获得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险。国家需要支持这样的改革,世界银行业做好了准备,为中国做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五、写作
  • 15. (2024·涞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