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遂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8-01 浏览次数: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家蟹的大量繁衍无关螃蟹的自身愿望,而是渔民们无意识选择的结果。我们把这个过程叫作“人工选择”。实际上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有意识地选择哪些动植物应该生存,哪些应该淘汰。我们从小就接触的果蔬家畜来自哪儿?它们是不是在野外自由地生活着,后来才决定去农场过不那么艰苦的生活?不,当然不是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品种都是人类造就的。

    人工选择的本质——包括平家蟹、狗、奶牛和大穗玉米——可以归结于:动植物的性状和行为都是遗传的,人类出于某些原因,会选育其中的一些种类,淘汰另一些。得到选择的品种繁衍壮大;另一些日渐稀少,甚至灭绝。

    既然人类能让动植物产生新品种,那大自然难道就不能了吗?当然能了。类似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亿万年光阴里,生物发生彻头彻尾的变化,本质和人类在短时间内改变动植物的性状并无不同。这一观点有化石作为证据支撑。化石记录清楚地显示,许多曾经横行于地球的生物如今彻底消失。灭绝的物种,远比现存的物种要多;它们是漫长生物演化史中已经终结的试验。

    物种驯化的遗传变异速度惊人。直到中世纪早期,兔子才得到驯化;咖啡要等到15世纪才被驯化;甜菜则是19世纪;貂依然处在驯化的早期阶段。不到一万年里,驯化让羊从每次产出不到1千克的粗毛,变成了10千克甚至20千克的细毛;奶牛泌乳期产出的牛奶,也从几百毫升增至足足百万毫升。如果人工选择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造成如此巨大的改变,那持续亿万年的自然选择,又能带来什么呢?答案是千姿百态、斗艳争辉的生物界。物种演化绝非空中楼阁似的理论,它有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

    大自然里新生的动植物数量,远比最终活下来的要多,环境压力选择了那些因为偶发变异而更适宜生存的物种繁衍后代。变异——遗传上的突变——是真的,为演化提供着基础素材。大自然选择那些更适宜生存的突变体,导致生命逐渐从一个形态转变到另一个新形态,而这就是新物种的由来。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写道:

    人类并不能直接改变物种;他们只是把生物置于新的环境下。是自然法则在影响那些生物,导致它们变异。但人类确实可以在自然变异中进行选择,并按自身意愿让其逐渐累积。通过这种方式,他就培育出了更符合自身利益或喜好的动植物。这一过程可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也可能是无意识行为的结果。比如他只是保留了最有用的个体,对于品种本身的改变并未加以考虑……我找不到明显的理由,认为在驯化环境下行之有效的原则,在自然条件下却不会发生作用……生物的繁殖数量,远比最终存活的要多……无论什么物种、什么年月、什么季节,只要它能比竞争对手多一点点优势,或对周遭环境的适应力更好一些,就会打破平衡。

    赫胥黎是演化论在19世纪时最坚定的捍卫者和推广者,他曾这样评价达尔文和华莱士的著作:“一道刺破黑夜的光,让迷失的人找到了路。无论这条路能否带他回家,至少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第一次读到《物种起源》时,我禁不住感叹:“我居然没想到这一点,真是愚蠢啊!”我猜,哥伦布的同伴们也说过一样的话……物种多样化、生存竞争、对环境的适应,这些事众所周知;然而在达尔文和华莱士驱散黑暗之前,谁也没想到通往问题核心的道路就在我们身边。

    演化论和自然选择这两个概念曾让世人震惊不已,对不少今人而言依然如此。生物的优雅简洁,它们结构与功能的高度吻合,让我们的祖先赞叹折服,从而相信那是出自伟大设计师的手笔。即使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也比最精巧的怀表复杂,而怀表不会自己进行组装,或者慢慢发生变化,更不会从落地钟演变而来。钟表的存在,意味着钟表匠的存在。原子和分子似乎不可能自发结合,创造出那些无处不在的、复杂又微妙的生物。我们祖先掌握的历史记录十分有限,因此他们认为每个生物都经过精心设计,一个物种不会变成另一个物种。我们渴望理解自然的意义及其法则,而“伟大设计师的精心设计”恰好满足了这种渴望。这解释既自然,又动人,而且富有人性。但正如达尔文和华莱士所示,还有另一种解释。它不仅同样自然、动人、富有人性,而且比前者更令人信服:那就是自然选择。它使生命乐章随着世代流逝而愈发美妙。

    (节选自卡尔·萨根《宇宙》,虞北冥译)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一直在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淘汰某些动植物,大量繁衍的平家蟹以及今天生活中的果蔬家畜大都是人类如此选择的结果。 B . 自然选择也可使动植物产生新品种,生物在亿万年光阴里发生彻头彻尾变化与人类短时间内改变动植物的性状本质相同。 C . 物种驯化使那些因环境压力偶发变异而更适宜生存的物种得以繁衍后代,以致大自然里最终活下来的动植物比新生的少。 D . 达尔文认为,自然法则使物种发生变异,人类并不能直接改变物种,但人类可按自身意愿在自然变异中培育符合需求的物种。
    2.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从人们熟悉的物种出发讲述自然界的人工选择,文中多处运用拟人、设问,语言生动幽默,有助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 为了说明物种驯化的遗传变异速度惊人,作者通过列举羊产羊毛及奶牛产奶的具体数字,有效地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C . 作者引用《物种起源》中的相关文字阐述了新物种的由来,并进一步引用赫胥黎的评价肯定了演化论的权威性。 D . 文章以钟表和钟表匠为喻说明生物演变遵循了自然法则,是“伟大设计师的精心设计”,通俗易懂,便于科学普及。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漫长的生物演化史表明人类的动植物试验终结了一些曾横行于地球的生物,因此,为保护动植物,人类应减少此类试验。 B . 人类对物种的驯化并非随物种产生而进行,而是到了一定发展阶段才开始的,这与人类的某种利益需求及其目的紧密相关。 C . 任何物种任何时候只要比竞争对手多点优势或对环境适应力更强,就会打破生态平衡,人类应抑制其生长以保护生态平衡。 D .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高度吻合,即使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也显得十分精巧,因而大量发展单细胞生物更有利于新物种产生。
    4.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句话含意的理解。
    5. (5) 本文具体形象地讲述了物种演变的科学知识,请简要梳理本文的思路。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蚕(节选)

    茅盾

    天气继续暖和,太阳光催开了那些桑拳头上的小手指儿模样的嫩叶,蚕事的动员令也在各方面发动了。藏在柴房里一年之久的养蚕用具都拿出来洗刷修补。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旁边,蠕动着村里的女人和孩子,工作着,嚷着,笑着。

    这些女人和孩子们都不是十分健康的脸色,——从今年开春起,他们都只吃个半饱。可是他们那简单的头脑老是这么想:只要蚕花熟,就好了!他们想象到一个月以后那些绿油油的桑叶就会变成雪白的茧子,于是又变成丁丁当当响的洋钱,他们虽然肚子里饿得咕咕地叫,却也忍不住要笑。

    这些女人中间也就有老通宝的媳妇四大娘和十二岁的小宝。这娘儿两个已经洗好了那些团扁和蚕箪,坐在小溪边的石头上撩起布衫角揩脸上的汗水。

    “阿四嫂!你们今年也看(养)洋种么?”

    小溪对岸的一群女人中间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姑娘隔溪喊过来了。四大娘认得是隔溪的对门邻舍陆福庆的妹子六宝。

    “阿爹做主呢!——小宝的阿爹死不肯,只看了一张洋种!听得带一个洋字就好像见了七世冤家!洋钱,也是洋,他倒又要了!”

    小溪旁那些女人们听得笑起来了。

    收蚕的时期一天一天逼近了。这二三十人家的小村落突然呈现了一种大紧张,人们似乎连肚子饿都忘记了。去年秋收固然还好,可是地主、债主、正税、杂捐一层一层地剥来,早就完了。现在他们唯一的指望就是春蚕,一切临时借贷都是指明在这“春蚕收成”中偿还。他们都怀着十分希望又十分恐惧的心情来准备这春蚕的大搏战!

    谷雨一天近一天了。村里人家的布子都隐隐现出绿色来。女人们在稻场上碰见时,都匆忙地带着焦灼而快乐的口气互相告诉道:

    “六宝家快要‘窝种’了呀!”

    “荷花说她家明天就要‘窝’了。有这么快!”

    四大娘看自家的三张布子。不对!那黑芝麻似的一片细点子还是黑沉沉,不见绿影。拿到亮处去细看,也找不出几点绿来。幸而再过了一天,四大娘再细心看那布子时,哈,有几处转成绿色了!而且绿得很有光彩。四大娘立刻告诉了丈夫阿四,告诉了老通宝,也告诉了她的儿子小宝。她就把那些布子贴肉温在胸前,就像抱着吃奶的婴孩。夜间,她抱着那三张布子到被窝里,让密密麻麻的蚕子儿贴着肉,动也不敢多动了。她想起第一次怀孕时小宝在肚子里,也是那样的!

    “宝宝”都上山了,老通宝他们还是捏着一把汗。听得山棚上有些屑屑索索的细声音,他们就忍不住想笑,过一会儿又不听得了,他们的心就重甸甸地往下沉了。这样地,心是焦灼着,却不敢向山棚上望。

    “上山”后三天。四大娘再也忍不住,也偷偷地挑开芦帘角看了一眼,她的心立刻卜卜地跳了。那是一片雪白,几乎连缀头都瞧不见;那是四大娘有生以来从没有见过的好蚕花呀!老通宝全家立刻充满了欢笑。现在他们一颗心定下来了!“宝宝”们有良心。他们全家一个月的忍饿失眠总算不冤枉,天老爷有眼睛!

    同样的欢笑声在村里到处都起来了。今年蚕花娘娘保佑这小小的村子。小溪边和稻场上现在又充满了女人和孩子们。这些人都比一个月前瘦了许多,眼眶陷进了,嗓子也发沙,然而都很快活兴奋。

    可是村里的空气一天一天不同了。才得笑了几声的人们现在又都是满脸愁云。各处茧厂都没开门的消息陆续传来。往年这时候,收茧人像走马灯似的在村里巡回,今年没见半个,却换替着来了债主和催粮的差役。请债主们就收了茧子罢,债主们板起面孔不理。

    全村子都是嚷骂,诅咒,和失望的叹息!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年蚕花好了,他们的日子却比往年更加困难。并且愈是像老通宝他们家似的,蚕愈养得多,愈好,就愈加困难,——“真正世界变了!”老通宝捶胸跺脚地没有办法。

    终于一线希望忽又来了。不知从哪里得的消息,说是无锡脚下的茧厂还是照常收茧。于是老通宝便又和儿子阿四商量把茧子弄到无锡去卖。

    阿四也同意了。很快去借了一条赤膊船,还买了几张芦席。他们这卖茧子的远征军就此出发。

    五天以后,他们果然回来了。但不是空船,船里还有一筐茧子没有卖出。原来茧厂挑剔得非常苛刻:洋种茧一担只值三十五元,土种茧一担二十元,薄茧不要。老通宝他们的茧子虽然是上好的货色,却也被茧厂里挑剩了那么一筐,不肯收买。老通宝他们实卖得一百十一块钱,除去路上盘川,就剩了整整的一百元,不够偿还买青叶所借的债!

    就是这么着,因为春蚕熟,老通宝一村的人都增加了债!老通宝家为的养了五张布子的蚕,又采了十多分的好茧子,就此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债!一个月光景的忍饥熬夜还不算!

    1932年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肚子饿得咕咕叫,却还是忍不住要笑,这一细节突出了女人和孩子们的乐观坚强。 B . 在茧种的选择上,四大娘和阿四发生了矛盾,四大娘希望多养洋茧种,阿四坚决反对。 C . 一个月的时间里,女人和孩子们都瘦了许多,眼眶深陷,由此可见为蚕事操劳的辛苦。 D . 老通宝和阿四满怀希望地“远征”无锡卖茧,却落得赔本的结局,这是他们没有料到的。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描写了女人和孩子们在小溪边劳作的场面,富有生活气息,营造出了一种辛劳但愉快的氛围。 B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交代了农民艰难的处境,反映了他们深受盘剥的社会现实以及无力改变现状的失落。 C . 从喜悦到失望,从重燃希望到再次失望,小说中人物心理多次发生陡然变化,让小说的情节波澜起伏。 D . 作者精心布局,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老通宝一家忍饥挨饿夺取的丰收和赔本的结局形成强烈的反差。
    3. (3) “四大娘看自家的三张布子”这一段,是如何表现人物心理状态变化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 (4) 关于茅盾的《春蚕》,有评论家说:“人物的命运,既在养蚕过程之中,又超越于养蚕之上”,对于这一评价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诗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从父薄游,往来荆湖豫章,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间,冲簸波涛,以为壮也。登匡庐山,游赤壁,览古名贤栖遁啸咏之迹,有发其志,遂学为诗,耽酒自放。当其酣嬉颠倒,笑呼欢适,以诗为娱,顾谓人莫知我。人亦皆易之,无以为意者。其诗不行于时。屋壁户牖,题墨皆满,涂污淋漓,以诧家人妇子而已。贫不自谋,家人诮之曰:“何物可憎,徒痴墙户,曾不可食,其为画饼耶!”取笔砚投掷之,欲以怒君,冀他有所为。君不为怒,亦不变也。

    一日,郡守出教,访所谓朱诗人碧潭者。吏人持教喧问市中,莫识谓谁,久乃知其为君也。吏人至门,强君入谒。君衣褐衣,窄袖而长裾,阔步趋府。守下与为礼,君无所不敢当,长揖上座。君所居西郊,僻处田坳林麓之交,终日无人迹。守独出访之。老亭数椽欹倾,植竹撑拄,坐守其下。突烟昼湿,旋拾储叶,煨火烧笋,煮茗以饮守。皂隶忍饥诟骂门外,君若不闻。于是朱诗人之名,哗于郡中,其诗稍稍传于人口。然以匹夫交邦君,指目者众,讪疾蜂起。而守所以礼君如彼其降,又不为能诗故。守父故与君之父有道路之雅,以讲好而报旧德耳。君诗虽由此闻于人,人犹不知重其诗,复用为谤。呜呼,可谓穷矣!

    凡世之有好于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惬于心。其求之而得得之而乐虽生死不能易而岂有所计于外。诗之不足贾于时,以售资而取宠,君诚知之矣。若为闭关吟讽,冻饿衰沮而不厌,其好在此也。人之不知重其诗,焉足以挠其气,而变其所业哉!

    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色卑而词款,大指自喜所长,不人之不知,而惟欲得予一言以为信也。岂其刻肠镂肺,酷于所嗜,虽无所计于外,而犹不能忘志于区区之名耶?嗟乎!此固君之所以为好也。君既死,予故特序其诗而行之,庶以不孤其意,岂以予文为足重君之诗于身后哉!

    (选自王慎中《朱碧潭诗序》)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其求A之而得B得之C而乐D虽生E死不能F易G而岂有H所计于外。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名家,文中指名门世家,与战国时以严谨逻辑思想而闻名的“名家”学派不同。 B . 坐,文中是因为的意思,与《苏武传》“副有罪,当相坐”的“坐”词义不同。 C . 病,指担心、忧虑,与《种树郭橐驼传》“故病且怠”中“病”的词义不相同。 D . 区区,形容微不足道,与《孔雀东南飞》“何乃太区区”的“区区”词义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碧潭年轻时曾追随父亲游历风景名胜,受前人启发,开始学习做诗,但因其诗过于浅易,所以没有得到时人认可。 B . 差人强迫朱碧潭去见知府,朱碧潭穿粗布衣服,大摇大摆地去知府衙门,知府下座施礼迎接,朱君长揖后坐在上位。 C . 知府到西部寻访朱碧潭,并对他以礼相待,不是朱碧潭的诗写得好,而是因为他的父亲与朱君的父亲是故旧之交。 D . 朱碧潭清楚做诗不像卖东西那样赚钱同时取欢于人,但他即使挨冻受饿,衰病失意,也不因此而改变写诗的爱好。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取笔砚投掷之,欲以怒君,冀他有所为。

      ②君诗虽由此闻于人,人犹不知重其诗,复用为谤。

    5. (5) 作者为朱碧潭诗作序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 4.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满江红·饯方蕙岩赴阙

    吴文英

    竹下门敲,又呼起、胡蝶梦清。闲里看、邻墙梅子,几度仁生。灯外江湖多夜雨,月边河汉独晨星。向草堂、清晓卷琴书,猿鹤惊。

    宫漏静,朝马鸣。西风起,已关情。料希音不在,女瑟娲笙。莲荡折花香未晚,野舟横渡水初晴。看高鸿、飞上碧云中,秋一声。

    【注】①方蕙岩,作者友人。阙:代指朝廷。②吴文英,宋代词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后“困踬以死”。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竹下”“草堂”“猿鹤”,可见方蕙岩本住在竹林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 B . 词人描写方蕙岩归乡后,身边缺少知音,只能像晨星一样孤零零地闪烁在河汉之中。 C . 词人想象和方蕙岩去水荡中泛舟,采摘莲花、莲蓬嬉游,从而表明自己的留友之意。 D . 词人从自己和对方的角度入手,时空交错,表现了与方蕙岩的深厚友情,构思巧妙。
    2. (2) “看高鸿、飞上碧云中,秋一声”三句蕴含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提到两种人,一种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另一种人“”,虽然表现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
    2. (2)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两句,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出“胡马窥江”对扬州繁盛的彻底破坏,抒发“黍离之悲”。
    3. (3) 在班会上,小刚准备就部分同学不重视修身的现象发表演讲,老师建议他用《大学之道》的名句“”提醒同学们都要加强个人品性修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面对煞有介事的伪科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不信“药方”信“偏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全民科学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为缺乏足够的科学常识,一些人很容易被伪科学的谎言俘获,或者虽然将信将疑 , 却还是抱着“宁肯信其有”的心态参与其中。

    真正的科普旨在答疑释惑,绝非制造噱头、撩拨情绪,甚至花式引流、变相带货。客观而言,想要做好科普工作并不容易。“科”,意味着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和理论功底;“普”,意味着需要深入浅出地将科学常识普及开来。反观活跃在网络上的“伪科普”,“普”则普矣,“科”又体现在何处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过程中,网络平台大有可为。然而,泥沙俱下的网络自媒体内容,实际上起到了一种反作用:①当故弄玄虚的伪科普被一次次推上热搜 , ②并成为某些人眼中的生意 , ③这不仅是对公共利益的粗暴损失 , ④同时也是科普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的直观体现。

    1. (1) 请分别指出“药方”和“偏方”两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2) 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不可替换为括号内词语的一项是( )
      A . 煞有介事(煞费苦心) B . 将信将疑(半信半疑) C .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D . 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说:“哪儿敲鼓?”我撵着鼓声跑去,竟然是跑到了果园,坐在新生家的三层楼顶了。夏天义、上善和新生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年龄,鼓在夸夸地响,夏天义在“美,美”地喊。我瞧见了鼓在响的时候,鼓变成了一头牛。天上有飞机在过,飞机像一只棒槌。

    现在,新生的儿子敲过了第一段,第二段,进入第三段,新生就站在旁边不时地喊:“三闪!”儿子双槌齐下打出二拍“夸,夸”,双槌在空中闪出一拍“夸夸”,槌在鼓正中击出一拍“夸”。新生又喊:“十不冷灯彩!”儿子右槌在鼓面右边轻击“十”,后左槌在鼓面左边轻击“不”,再右槌在鼓面右边略闪击“冷”,再左槌在鼓面左边略闪击“灯”,最后用右槌在鼓正中击出“彩”。新生再喊:“八拍十三当!”儿子在鼓的一边面上按拍,双槌分工,一字一击,击出十三个“当”来。新生和儿子都已经一身的水了,头发贴在了头上,大裤衩子湿了一片,汗流得眼睛睁不开,汗滴在地上溅水星。鼓点刚一落,夏天义又要拍掌,远处一声锐喊:“敲得好!”

    (贾平凹《秦腔》,有删改)

    1. (1)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儿子双槌齐下敲出了‘夸夸’‘夸’等不同节拍的鼓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视听结合描写细节,请仿照这一手法,写一段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要求形象生动,细节突出,不超过100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某小说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为此,学校文学社以“文学,你往哪里走”为题举行讨论会。会上,有同学认为文学应走向自我,抒写自我情感,写出真实自我;有同学认为文学应走向公众,表达公众心声,为公众服务;有同学认为文学应走向社会,反映社会生活,为社会服务;有同学认为不可一概而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讨论会,阐明你的立场和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