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4-08-02 浏览次数:8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基础知识。
  • 1. (2024·辛集) 阅读。

    北风吹

    [明]于谦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

    闲花野草尚葳蕤 , 风吹柏树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注释]①棱棱:威严方正,形容节操。②阳和:阳春和气,即春天的温暖。③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树枝下垂的样子。

    1. (1) 借助注释,试着写一写下面诗句的意思。

      ①节操棱棱还自持:

      ②冰霜历尽心不移: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说说自己的理由。
    3. (3) 《石灰吟》也是于谦的诗,其中“”可以说是传世名句,表达了诗人伟大的志向。文天祥、郑燮的诗句同样激励着一代代人:“千磨万击还坚劲,。”“人生自古谁无死,。”
    4. (4) 柏树代表了怎样的品质?被古代文人赋予了象征意义的植物还有很多,请选一个你喜欢的说说理由。
  • 2. 阅读。

    和端午

    [宋]张耒(lěi)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释]①竞渡:赛龙舟。②讵(jù):怎么,表示反问。③殒(yǔn):死亡。④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离骚》。

    1. (1) 结合注释,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忠魂一去讵能还?
      ②只留离骚在世间。
    2. (2)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3) 这首诗中,(    )一词既表明是端午节的特有习俗,同时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
      A . 竞渡 B . 离骚 C . 世间 D . 忠魂
    4. (4)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是传世名句,请你把这两句诗在田字格里用正楷认真地抄写一遍。
    5. (5)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诗人文秀的作品。张耒和文秀对屈原的评价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都认为屈原是蒙冤而死。

      ②都认可屈原是一位为国尽忠的名臣。

      ③都高度评价了屈原的文学成就。

  • 3. 阅读。

    老人与海(节选)

    ①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xí jī( )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

    ②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成群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chǒu( )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鳞光。他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蹿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

    ③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抢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颊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抢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pā( )的一声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④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腻腻的,他一时害怕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

    ⑤他回到船艄,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让他用来掌航,他把麻袋在肩头圈好,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航行得很轻松,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他此刻超脱了这一切,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夜里有些鲨鱼咬这死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老人不去理睬它们,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不理睬。他只留意到船舷边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小船这时驶来多么轻松,多么出色。船是好好的,他想。它是完好的,没受一点儿损伤,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更换的。

    ⑥他感觉到已经在湾流中行驶,看得见沿岸那些海滨住宅区的灯光了。他知道此刻到什么地方,回家是不在话下了。

    ⑦“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1. (1) 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xí jī

      chǒu

      的一声

    2. (2) 老人虽然终于杀死了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的鲨鱼,但最终,拴在船头的猎物被吃光,只剩下一副鱼骨头。老人是否很倒霉?为什么?
    3. (3) 阅读短文,老人再战鲨鱼面临着哪些困难(    )(多选)
      A . 老人身子僵硬、疼痛 B . 鲨鱼成群结队袭来 C . 鱼肉被鲨鱼吃光了 D . 棍子被鲨鱼“夺走”
    4. (4) 第②段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
    5. (5) 短文中最有哲理、可以作为座右铭的是哪句话?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我国古代的名言同样富有哲理、充满智慧:“书到用时方恨少,。”“,莫把无时当有时。”“近水知鱼性,。”“莫道君行早,。”“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6. (6) 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经受过困难的考验吗?说出令你记忆犹新的一次战胜困难的经历,并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 4. 阅读。

    往事依依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sōu suǒ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画吸引住了。梁山雄伟xiǎn jùn,水泊烟波浩渺,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jīng huáng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③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④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绿树阴浓夏日长”“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⑤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

    ⑥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儿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⑦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1. (1) 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sōu suǒ    xiǎn jùn    jīng huáng

    2. (2) “我”读《水浒传》会“身历其境”“津津有味”是因为(    )
      A . “我”的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风景就是《水浒传》中梁山泊的背景 B . “我”曾目睹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 C . “我”想象着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以“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的夸张写法,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B . 第③段“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与“让人看不上眼”对比,突显了石印本《千家诗》于“我”而言的魅力 C . 第④段引用《千家诗》诗句中丰富的颜色描写,抒发了“我”读诗后的美好感受
    4. (4) 短文以“往事依依”为题,文中的“我”深情回忆了少年时代这三件事,这些往事唤起了“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5. (5) 文中的“我”谈到了一些读书方法,你从中学到了哪几种方法?(至少写出两种)
    6. (6) 请联系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短文第⑥段中老师的话的理解。
    7. (7) 第④段中引用的《千家诗》令我们沉醉在美好的意境之中,下面这些诗句同样能穿越时空,引领我们和唐宋的诗韵相接:“渭城朝雨浥轻尘,。”“随风潜入夜,。”“,草色遥看近却无。”“君看一叶舟,。”“,明月何时照我还。”“,一枝红杏出墙来。”“山下兰芽短浸溪,。”
二、习作。
  • 5. 题目:往事依依

    要求:上面的短文《往事依依》,深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三件事,唤起了“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这次习作,请你也来写一写童年时代的两、三件事,以及从中受到的启迪,相信这样的经历和启迪能使你一生受用不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