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广附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09-27 浏览次数: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栏内填涂所选取的答案代号。)
  • 1. (2023七上·黄埔期中) 下表两则资料可用来说明(     )

    地点:云南元谋县

    出土文物:炭屑和烧骨化石

    史证价值: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出土文物:头盖骨、牙齿化石

    史证价值: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

    A . 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 B .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C . 中国是原始人类的唯一起源地 D . 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
  • 2. (2023·安徽) “这里发现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等遗存,为研究中国远古时代文明的起源提供了资料。”材料讲述的是( )
    A . 河姆渡遗址 B . 半坡遗址 C . 北京人遗址 D . 山顶洞人遗址
  • 3. (2023七上·黄埔期中) 中华文明主要是在大河流域诞生的。右图所示的文物(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 )

    A . 黄河流域 B . 珠江流域 C . 长江流域 D . 辽河流域
  • 4. (2024七上·南海月考) 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 . 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 . 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 . 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 . 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 5. (2024九下·克拉玛依模拟) 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图所示文物与蚕从形象吻合。由此可见(     )

    A . 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 . 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 C . 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 . 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 6. (2023七上·黄埔期中)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反映出(     )
    A . 夏朝最早建立起分封制度 B . 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成 C . 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 7. (2023七上·黄埔期中) 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了青铜器利簋,簋腹内底铸有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这可以用来印证下列哪一事件?(       )

    A . 商朝建立 B . 西周建立 C . 西周灭亡 D . 东周建立
  • 8. (2024七上·威宁期末) 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

    A . 甲骨文 B . 小篆 C . 隶书 D . 行书
  • 9. (2023七上·黄埔期中) 某校七年级黑板报展示了下列图片,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 . 青铜文明辉煌 B . 封建制度确立 C . 商品经济繁荣 D . 王室走向衰微
  • 10. (2023七上·麻阳期中) 西周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冶铜业落后 B . 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C . 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11. (2024七上·龙湖期中)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顾众臣反对,数次点燃烽火,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结果,被戏而回,各诸侯懊恼不已。周幽王能数次戏弄诸侯源于分封制下(    )
    A . 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物 B . 诸侯需要加强地方控制 C . 诸侯需要扩大统治范围 D . 诸侯需要服从周王调兵
  • 12. (2023七上·抚顺期中)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可以养活五口人。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    )
    A . 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 B . 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C .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D . 商业活动的活跃
  • 13. (2024七上·连州期中)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 封建制度确立 C .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 诸侯兼并争霸
  • 14. (2024七下·苏家屯月考)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到战国初年只有十几个诸侯国,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    )
    A . 经济力量不断增强 B . 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C . 社会文化高度繁荣 D . 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 15. (2023七上·黄埔期中)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

    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6. (2023七上·黄埔期中) 商鞅变法期间,土地占有权扩展至庶(平)民,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数量庞大且独立的自耕农。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 .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 .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D .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 17. (2024七上·泸县月考) 《战国策 秦策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 近, …… ”材料反映商鞅变法的特点是( )
    A . 不畏强权,公平无私 B . 法令严格,畏惧强权 C . 坚守诚信,宽厚待人 D . 注重亲疏,随机应变
  • 18. (2023七上·黄埔期中)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文中的“它”指的是(       )
    A . 灵渠 B . 都江堰 C . 黄河 D . 长城
  • 19. (2024九下·东莞模拟) 各国诸侯没有以行政命令形式推行某种思想,压制不同的学说。思想与权力的分离造就了思想者,他们可以独立地思考深入的问题,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与这段描述直接相关的是(     )
    A . 百家争鸣 B . 焚书坑儒 C . 罢黜百家 D . 八股取士
  • 20. (2023七上·黄埔期中)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纹样中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之相通的是(       )
    A . 道家 B . 儒家 C . 法家 D . 墨家
  • 21. (2024七上·长沙期末) 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夏朝”“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内容,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 .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22. (2023七上·黄埔期中) “秦朝在中央设置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左右丞相、主管军事的太尉以及掌管重要文件、监督百官和司法审判的御史大夫。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由此可知,秦朝设置这些官职的根本目的是
    A . 提高决策效率 B . 巩固统治 C . 加强思想控制 D . 扩大疆域
  • 23. (2023七上·黄埔期中) “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行政体制,从此等级君主制正式被军事封建君主制所取代,成为封建政治制度最初形成时的政治形态。”材料主要叙述的是中央集权制度
    A . 产生原因 B . 确立标志 C . 具体内容 D . 确立影响
  • 24. (2023七上·黄埔期中) 在一部电影片段中,某人对秦王说,“剑”有19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有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推行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小篆 C . 帛书 D . 金文
  • 25. (2023七上·黄埔期中)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B . 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 C .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D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2分,共40分)
  • 26. (2023七上·黄埔期中)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业传统和实践成果。

    材料一

    (1)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图________(填字母),半坡人的房屋是图________(填字母),造成图A和图B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材料二

    (2)根据以上图片,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与图片信息相符的主题(填写序号)?

    ①冶铁技术的提高②生产力水平的提高③手工业技术的进步④原始农业的兴起

    材料三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27. (2023七上·黄埔期中)

    制度创新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礼记·礼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制度的产生标志着“家天下”的出现?

    材料二   武王灭商后,周公围绕分封制进行制度革新,立71国,姬姓居53。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封国,其封地有商朝遗民、伯禽所带周人、原奄国人,相互交流由此增多,有助于民族团结。周公将血缘亲疏关系引入分封制,建立了一整套由上到下、由亲到疏,遍及天下的治国体系。

    ——摘编自《周公的制度革新:分封制与宗法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公革新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分封制的作用。

    材料三   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3)材料三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三,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 28. (2023七上·黄埔期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思想文化领域群星闪耀,成就辉煌,为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典籍分别属于哪两大学派的经典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大学派创始人的治国主张。

    材料二:……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