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煎茶有怀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唐·白居易
我国有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俗话说好茶也得有好壶。在宋辽时期,有能工巧匠设计出一种浑然天成、匠心独运的壶,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倒装壶,又称倒灌壶。倒装壶虽具有普通壶的外形,但壶盖却与壶身连为一体,因此无法像普通壶那样从上面注水(图甲)。这种壶的底部有一个梅花形注水口(图乙),使用时需将壶倒转过未(图丙),水由壶底的梅花形注水口注入壶中,注满水后,将壶放正(图丁),故名“倒装壶”。
倒装壶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是因为其壶内设计了特殊结构——有A、B两只隔水管,其中隔水管A与壶底部的注水口相连,隔水管B是由壶嘴的出水口向下延伸形成。向壶内注水时,若水从壶嘴外流,表明水已注满(图丙):将壶留转过来,若水面不超过壶嘴出水口和隔水管A的高度(图丁),水将不会流出来,这就是倒装壶的神奇之处。
(1)倒装壶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2)倒装壶向外倒水时,若将梅花形注水口密封,你觉得水(选填“能”或“不能”)从壶嘴流出,其原因是;
(3)观察图丙,倒装壶能够装水的多少是由决定(选填“隔水管A”或“隔水管B”)。
(1)“小刚同学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组装器材时,小刚同学将“F”形电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接下来应先调节三者的中心在
(3)当各器材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有了最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时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将“F”形电光源移到光具座的35cm处时,光屏移动到cm处,光屏上才能承接到最清晰的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制成的。
(4)实验中利用“F”形电光源而不用蜡烛,二者相比,利用“F”形电光源除环保外,还具有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5)在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刚同学联想到摄影师拍摄荷叶上的青蛙时的情景,如下图所示。拍摄时人需要保持静止不动,通过“变焦镜头”使青蛙的像变大或变小。于是利用上图中的器材探究“像的大小与焦距的关系”。
①为了完成该实验探究,除了增加刻度尺外,还需增加的器材是;
②该探究在多次实验中必须保持不变。移动光屏待像最清晰时,用刻度尺测出像的高度,并记录数据。下表是小刚同学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焦距/cm | 4 | 6 | 8 | 10 | 12 | 14 |
像高/cm | 1.5 | 2.5 | 3.6 | 4.8 | 6.3 | 8.0 |
根据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上述情景中,用相机拍照时,。
(1)“下落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三个实心小球在同种介质的由静止同时释放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需的得出;
(2)在上述实验中,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由大到小的介质依次是;
(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时,它们下落快慢的差异将。
(1)图甲中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较(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
(2)使用前应先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然后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进行调整,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若实验小组的小明同学在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轻压金属盒的橡皮膜到一定程度,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了明显高度差且保持稳定,说明压强计(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实验中小明同学先在装水的图乙容器中进行实验,然后换用密度大于水的硫酸铜溶液在图丙容器中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多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 液体种类 | 金属盒的橡皮膜深度h/cm | 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格 |
1 | 水 | 3 | 6 |
2 | 水 | 4 | 8 |
3 | 水 | 6 | 12 |
4 | 硫酸铜溶液 | 3 | 9 |
5 | 硫酸铜溶液 | 4 | 12 |
6 | 硫酸铜溶液 | 6 | 18 |
①分析表中(选填序号)三次实验数据可知: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②分析表中实验1和4、2和5、3和6的数据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③根据表中数据,小明估算出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已知)
(4)若在图乙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5)实验中压强计的金属盒浸没在液体中后随着深度的增加,金属盒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你认为甲、乙两种方案中,合理的是(选填“甲”或“乙”),其原因是;
(2)若在上述实验中,把红棕色二氧化氮换成另一种密度未知的有色气体,只要将图中的方案稍作改进,也能观察到同样的实验现象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你的改进意见是。
(1)机器人行驶的路程;
(2)牵引力所做的功;
(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1)水对木块A下表面的压力为多大?
(2)木块A的密度为多少?
(3)则图乙所示,用细线在木块A下方挂一个密度为的实心物体B不吸水若二者刚好一起悬浮在水中,不计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实心物体B的体积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