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更新时间:2024-08-14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4高一下·南充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对传统社会的女子来说,女性意识就是对知心人的爱情追求、对理想生命状态的追求、对完成自我追求的向往。这样的追求与向往,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里也出现了。

    ②《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特别讲到林黛玉读了《西厢记》,触动了懵懂的少女情怀.之后又听到了《牡丹亭·惊梦》的唱曲,引动了情思这一段情节描绘得非常细致,不但篇幅很长,而且作者刻意描写了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呈现她潜藏在心底的情思,如何成为唤醒了自我渴求的意识。作为青春少女的代表,林黛玉开始思考她的芳华岁月,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就在此时,她听到了《牡丹亭·惊梦》里杜丽娘的唱词,感同身受:每一句《牡丹亭》唱词,都让她感慨万千;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就自思自叹;听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就心动神摇;听到后来,联想到自己的将来会是怎么一个情况,就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③由此可以看到.曹雪芹对林货玉情窦初开的描绘,跟汤显祖刻画杜丽娘的心境如出一辙,涉及发掘女性意识的探索,与晚明对于女性意识的认识与关注是连在一起的。可以说,到了十八世纪的曹雪芹,他对女性意识的关注,是继承了十六世纪以来,文人学者对于女性处境特别突出的关怀。沿着这个脉络,我们发现《红楼梦》里面,写到林黛玉表达自我内心情愫的诗词,都清楚地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深刻感受到自己掌握不了生命的走向。比如《葬花词》,就最能显示出现实环境的残酷与惨烈,让深闺女子感到身不由己的,不仅是芳华虚度,还有更可怕的悲惨命运等待在将来。在曹雪芹的笔下,这也不是林黛玉一个人的命运,书中大多数女子都会陷入类似的命运深渊,甚至更为凄惨,如有了自我本体意识的晴雯,而林黛玉只是作者聚焦的范例

    ④“花落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写的不仅是林黛玉的感伤,也是杜丽娘早殇的感伤,甚至可以说是传统社会女子有了女性意识,必定会触动的感伤。《红楼梦》二十七回有脂砚斋回末总评,说:“埋香冢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吟又系诸艳一偈也。”脂砚斋很清楚地知道曹雪芹拟写《葬花词》让林黛玉吟咏的普遍意义是,纯洁美丽的女子一旦认识了人生处境,有了自我意识,就会发现自己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要遭到龌龊现实的践踏,以至于埋香葬玉,魂归离恨天。

    ⑤《葬花词》的结尾:“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明确显示出,《红楼梦》里面的女性,对于自身的命运完全不能掌握,同时清楚意识到这种际遇的悲惨下场。《葬花词》让林黛玉本人发此哀吟,除了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感喟,当然是曹雪芹创造这个角色的特写,让她作为女性意识的代表.展现女性生命追求的挫折与悲怆。

    (摘自《<红楼梦>的女性意识》,有删改)

    材料二:

    ①女性意识,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天然就要借助对爱情的追求来表现。《红楼梦》就塑造了不止一位在封建礼教的枷锁下勇于追求自己爱情的青年女性形象。

    ②提到主动追求爱情的“勇士”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身为婢女的司棋。司棋与表弟

    潘又安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后两人互相爱慕,胆大包天地买嘱大观园中的婆子,在园中私会,海誓山盟,私传表记。作为奴仆,不经主人同意,私订终身,这在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更何况还在大观园中私会。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无疑需要极大勇气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在抄检大观园时,司棋收藏的潘又安对她表白心意的帖子被搜出来,却“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可见她并不觉得自己有错,脂砚斋也不禁为她留下“余为司棋心动”的批语。这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又是多么叛逆的想法!在胆小怕事、事败马上逃走的潘又安的衬托下,司棋这个勇敢追求自己爱情的人物是多么光彩夺目!

    ③值得一提的还有身份更为卑微的女戏子龄官。在封建时代,戏子比奴婢更卑贱,作为贾

    府“买”进来表演的女戏子,龄官的身份简直就如泥土一样,可以想见她对爱情的追求会更加艰难。但是,她在爱情面前却表现出自尊的一面。当贾蔷为了安慰病中的龄官而买了会杂耍的雀儿来哄她开心时,她责怪贾蔷说,贾府买了她来逗乐,自己看见雀儿如此,触景生情,并不高兴。这番话表现出这个女孩子的自我价值意识:她渴望爱,但绝不卑微乞求。甚至宝玉要求其唱曲,她都敢当面拒绝,蒙侧批说 “诚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意。”

    ④《红楼梦》中勇于追求自己爱情的女性形象远不止这些,她们不同于以往的才子佳人题材的作品中千篇一律痴情柔弱的女性形象,性格鲜明,形象立体,在封建礼教下表现出难得的勇气与自信,焕发出独有的魅力。

    (摘自《闺阁的英豪:<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里出现了对知心人的爱情追求,以及对完成自我追求的向往等。 B . 曹雪芹描写林黛玉的心理活动,篇幅长、描绘非常细致,是为了呈现其潜藏心底的情思。 C . 曹雪芹对林黛玉情窦初开的描绘和汤显祖对杜丽娘心境的刻画一致,都涉及女性意识。 D . 《葬花词》写的是个人的感伤,也是传统社会中有了女性意识的女子必会触动的感伤。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将《红楼梦》和《牡丹亭》对比,论述二者有相似的内容。 B . 材料一对脂砚斋的评论进行了具体阐释,使论证更充分、更有力。 C . 材料二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述,中间两个段落构成并列关系。 D . 以上两则材料都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来进行相关论述。
    3. (3) 《红楼梦》中下列相关人物的行为,不能体现材料中“女性意识”内涵的一项是( )
      A . 薛宝琴见多识广,作《怀古绝句十首》,其中《马嵬怀古》一诗跟传统的女色亡国的观念大唱反调,肯定了杨贵妃的爱情追求。 B . 香菱幼年不幸走失,后沦落为薛蟠妾室,可她并未沉沦,一心想学作诗,拜黛玉为师,专心致志,终于写出了比较像样的诗来。 C . 小红是贾府家生子,生而为婢、两代为奴,初见贾芸便被吸引,于是以丢帕子为手段试探对方,在一丢一还之间确定彼此心意。 D . 薛宝钗重视礼教,经常劝诫贾宝玉要多读有关“仕途经济”的书籍,能在大观园上下周旋,正确应对各种关系,后来嫁给宝玉。
    4. (4) 以上两则材料均在探究《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但内容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
    5. (5) 《祝福》中祥林嫂面对困境,数次主动抗争,她的抗争是不是材料中所说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请结合两则材料和小说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 2. (2024高一下·南充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花脸

    郑俊甫

    鬼子的铁蹄踏进窑镇时,四爷正在庆乙戏楼唱戏.唱的是《捉放曹》。四爷唱花脸,扮年轻气盛的曹操,水白脸,脸谱高位勾画,哇呀呀一噪子,声似洪钟。

    四爷打小喜欢看戏,小时候家住庆乙戏楼旁边,没事就跟着大人泡戏园子。别的孩子也有看戏的,男孩子都喜欢看武生——一杆枪舞得虎虎生风,要不就是翻筋斗,孙猴子似的,好看;女孩子呢,多喜欢书生小姐的故事,如《西厢记》之类。

    四爷不。四爷喜欢花脸:曹操呀,李逵呀,还有“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的关云长,等等。有一回,庆乙戏楼的花脸卸罢了妆,见四爷还跷着两只脚趴在戏台边,痴愣愣地看,一时兴起,便抱了他,到后台,仔仔细细地给四爷画了张脸谱。四爷得了宝似的,一口气跑回家,对着镜子左瞧右照。四爷的小脸上是一张拼接的脸谱,一片红忠,一片水白,还有的地方画成了金银妖怪。四爷不在乎,哪一片他都欢喜,一连几天舍不得洗,恨不能一直在脸上留着。后来,父母骂得急了,他便哭丧着脸去洗。没承想,拿肥皂也搓不下去,家人只好动用了豆油。才算让一张脸恢复了本来的颜色。

    四爷就是凭着一股子痴劲儿进了戏班。先是跑龙套,但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了庆乙戏楼的当家花脸,方圆百里无人不知。

    鬼子进了窑镇,消停了没几天,一位少佐就带着翻译进了庆乙戏楼。少佐也是喜欢京戏的,尤喜花脸,还能哼上几句。听说四爷花脸唱得好,他就寻上了门,不光想听,还想学几句,最好能登台演唱。

    四爷自然是拒绝的。别看在舞台上什么角色都唱过,也演过老奸巨猾的反派,可下了台,四爷却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少佐很有耐心,看上去比三顾茅庐的刘玄德还有诚意。聊了几次花脸,碰了几次壁,少佐便换了话题,开始聊四爷的家庭——先是四爷的父母寿辰,继而是家居摆设,甚至于孩子念的学堂都聊,熟悉得像是在聊自己。

    四爷的心开始打鼓,身上冷汗直冒。

    四爷说:“想学什么?”

    少佐顿时眉开眼笑,说:“花脸吧。”

    四爷说:“想唱哪出?”

    少佐转了转眼珠,两只手比画着说:“就是那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

    四爷摇了摇头:“关羽太费嗓子了,你初入门,唱不了。”

    少佐愣了一下:“你看我能唱哪出?”

    四爷说:“《捉放曹》吧。你可以试试曹操,那时候曹操春秋正盛,与你年龄相合。”

    少佐侧过脸,盯着翻译。翻译立马解释说:“曹操,三国时的英雄,很厉害的。”

    少佐微笑着点点头,就唱这个吧。

    四爷教得很认真,少佐学得也很认真。一个月后,少佐能完整地唱上一段了,有模有样。少佐提出想上舞台,四爷想了想,点了头。

    那天观众很多,坐满了整个戏楼。观众是四爷花钱雇来的。要说庆乙戏楼从不缺观众,尤其是四爷的场子。可那天还要上台的,是一个日本人,是带着兵扛着枪一路烧杀抢掠的鬼子。教鬼子唱戏,还要他登台表演,这不是汉奸卖国贼吗?

    四爷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好多人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早都骂上娘了。四爷赔上自己的老脸,花钱请了庆乙戏楼的铁杆戏迷。戏园子不能空呀,别看少佐在四爷面前一副谦恭的样子,四爷明白,每一个谦恭的细胞下都藏着利刃

    那天的戏唱得很热闹,该有掌声的地方、不该有掌声的地方,掌声都有了。散场的时候,一个个冲着四爷伸大拇哥。

    少佐很开心,他学着窑镇人的样子,冲四爷一拱手,鞠了一躬。打那天起,少佐不再光顾庆乙戏楼了,他又恢复了侵略者的本性,拿起了枪。

    不再光顾庆乙戏楼的,还有四爷。据说,少佐的那场戏唱罢,就再也没有人在窑镇见过四爷。

    窑镇的上空起了一阵风,先是在戏迷们之间刮,后来越来越盛,很快就席卷了窑镇的角角落落。少佐也听说了,问了懂戏的人,才知道那不是空穴来风,是嘲弄,是羞辱,是诅咒。少佐派了很多人,去寻四爷的下落。可是,四爷,连同他的家人,隐了身似的,再也寻不着了。

    日本人投降后,那阵风成了窑镇的一个传说,有鼻子有眼的。就连街头说书的,也拿它作保留节目,说起来眉飞色舞,唾沫星乱溅。您瞧瞧,明明是担着汉奸的名声,教鬼子唱戏的,最后却成了英雄。为什么?《捉放曹》中,是青年曹操,脸谱该高位勾画,眉毛和眼部的线条勾得直且淡,两颊皱纹一对,线条细长,以显其年轻气盛。可是四爷呢,给少佐画的是《阳平关》里曹操的脸谱。眉毛、眼部和脸上的皱纹,着色重,线条粗,浓墨重彩,着力渲染,不再讲究虚实,面部的皱纹也多,行话叫“水白奸邪”。怎么个意思?《阳平关》里的曹操可是暮年,不光仗打得一败涂地,阳寿也只余了不到三年……

    这个四爷呀。啧啧……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写四爷跟着大人泡戏园子,对画的脸谱视若珍宝舍不得洗掉,后来进戏班学戏,都表现了四爷对戏曲的痴迷。 B . 小说写少佐想唱关羽,四爷却建议他唱曹操且在脸谱上动了手脚,可见四爷内心并不真心想教对方,只是迫于无奈。 C . 经过一个月的教学,少佐终于能完整地唱上一段了,二人正式演出后,观众都冲四爷伸大拇哥,称赞四爷唱得更好。 D . 小说中两人教戏、学戏、表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场人物内心的博弈与交锋,双方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使作品引人入胜。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写四爷唱《捉放曹》,与结尾二人合演《捉放曹》相照应。 B . 小说着力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角度对人物进行了充分刻画。 C . 小说最后一段实际上是对四爷的评价,“啧啧”一词暗含惊叹赞美。 D . “哇呀呀一嗓子”“四爷的心开始打鼓”等语言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3. (3) 四爷为何说少佐“每一个谦恭的细胞下都藏着利刃”?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4. (4) 本篇小说入选了“第21届中国年度微型小说50强”,假设你是评委会委员,请你写出3点推荐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4高一下·南充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毒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谏议大夫魏征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未闻身治而国乱者。”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昔尧舜之理,辟四门,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工之徒,不能塞也,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则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

    唐贞观,太宗英武之资,能用贤良之士,时若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诸人,布列左右,得用贤纳谏之美名。君臣相得益彰,以成“贞观之治”。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材料二:

    太宗即位,拜魏征谏议大夫。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让征征见帝 , 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显其德,君臣共治、国以富强;忠臣,已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按循法度,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多病,辞职,帝不肯。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帝使A温彦博B按讯C非是D然俾彦博E让征F征见G帝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以,表原因。与《谏逐客书》中“所以饰后宫”的“所以”意思相同。 B . 明,使动用法。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何必劳神苦思”的“苦”用法相同。 C . “以英武之资”的“以”与《六国论》中“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以”意思不同。 D . 见,见面、探望。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冀君实或见恕”的“见”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太宗善于通过反思来警诫自己,他认为能够伤到自身的不是身外的东西,都是因为“嗜欲”而造成了灾祸。 B . 魏征指出古代圣明的君主治国从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开始,进而推及外物,自身治理好了,国家就不会发生动乱。 C . 魏征有出色的政治才能,他处理尚书省久拖不决的案件,虽不熟悉法律条文,但尽力遵照法规判决,众人心悦诚服。 D . 魏征因多病提出辞职,太宗不答应;魏征病重,太宗为其修建正屋,并亲自前去探望、

      询问病情,可见君臣情感深厚。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人君兼听,则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 (5) 魏征选择作“良臣”,他是如何按“良臣”的要求行事的?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 4. (2024高一下·南充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②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①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飕(sōuliú):风声。②拳毛:拳曲的马毛。③眄(miǎn):斜视。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通过秋风和诗人的对话,创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含蓄别致。 B . “看黄菊”“听玄蝉”,诗人用秋日特有的风物,点明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特点。 C . 颔联从诗人自己的角度写。上句点明“始闻秋风”,下句由此生发对衰老的感慨。 D . 颈联以“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侧面表现秋风的强劲萧索,让人深感冷清凄凉。
    2. (2) 本诗与杜甫的《登高》都写到了秋风,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两首诗借秋风表达的情志有何异同。
  • 5. (2024高一下·南充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苏洵认为战国时燕国的灭亡与其采用的刺秦策略有很大关系,他在《六国论》中说“ ,

      ”。

    2. (2) 杜甫《登岳阳楼》中“”两句写出了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浩瀚壮阔,千古传诵。
    3. (3)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即是,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4高一下·南充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广告收入对于一部影视剧的重要性,是①  的。绝大多数观众也默认:既然选择了追剧,就难免会遇到广告。然而,最近随着《庆余年2》的热播,除了对剧情的讨论,很多人吐槽得最厉害的就是广告太多。据媒体报道,《庆余年2》平均每集9个广告,时长达136秒。这不禁让人思考:热播剧加入那么多广告,观众还能买账吗?

    纵观近年来的影视剧市场,观众并非完全不能接受影视剧广告,一些有创意、有趣味的广告,不仅不会让人厌烦,反而能给人__②之感,甚至为影视剧增添好的效果。比如,有的广告与剧情内容深度绑定,以“小剧场”的形式来展现广告,甚至广告内容与剧中人物还有关联,剧中角色还来“出演”广告,实现了“一箭双雕”的传播效果。

    尽量保持观众感受和广告营收的平衡,是一门学问。一则需要了解观众的喜好让广告成为影视剧热播的“催化剂”而不是让影视剧的口碑被广告干扰;另一方面固然广告收入重要但也不能什么样的广告都往里塞。

    与其增加令人不悦的广告,不如多策划一些与影视剧相关的营销活动,比如与观众加强互动,让观众通过多元渠道来表达意见,乃至让观众成为影视作品的“自来水 , 实现双方的有效互动和互信。种种举措,并非__③ , 可根据创作规律和市场规律来灵活应对。

    [注]①自来水:网络用语,指因为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欣赏,去义务宣传某项活动的粉丝团体。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表达不够顺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上文加点处“自来水”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我们的一生就在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的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B . 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作“斗拱”。 C .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D . 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
  • 7. (2024高一下·南充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保护好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在“文”与“旅”的相得益彰中,深挖自己的故事,走出自己的特色。近期,火爆全网的文旅这场“泼天富贵”就降临到新疆阿勒泰的头上。

    从“我的阿勒泰”,到各地自己的“阿勒泰”,不少地方的文旅部门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天上从不会掉馅饼,兼其天时地利人和,①  。在电视剧播出前,阿勒泰其实早就是“新疆会客厅”,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家底很厚。

    比如,自然景观方面,喀纳斯景区、可可托海一直是当地热门景点。有“人类滑雪起源地”之称的阿勒泰地区,其区域内的阿尔泰山脉地处世界滑雪“黄金纬度”,积雪期更是长达134天,是“中国雪都”,更别说区域内有国家级旅游资源122处,仅5A级景区就有3家。在人文方面,阿勒泰地区在新疆最北部,区域内居住着36个少数民族。阿依特斯、刁羊、邹鲁节、姑娘追等民俗精彩纷呈,不胜枚举。

    再说说把阿勒泰写火的作家李娟。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为在兵团出生的孩子, , 其阿勒泰系列作品更是在读者群体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在《我的阿勒泰》火之前,她在文坛已是传奇人物。最后 _③_ , 能将作家的散文拍成好看、耐看的电视剧,离不开好导演、好团队,该剧还成为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的长篇华语剧集,又给阿勒泰文旅“上了大分”。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阿勒泰地区文旅事业的走红,生动地诠释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自己的故事,走出自己的特色”的理念。近期,南充市文广旅局计划拍摄一部宣传片,作为家乡的一份子,请你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饮食娱乐中,任选一个角度,为南充旅游写一则宣传语。要求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4高一下·南充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的阿勒泰》的作者李娟高中还没毕业就辍学打工,她喜欢写作,十几岁就把写作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她做了很多工作,其中也有些令人羡慕的工作,但唯有写作这件事,让她“受苦”,也让她的内心饱满且开心。她在文中写到:“不管我们面对什么处境,不管我们的内心多么矛盾,我们总有选择。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