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4-08-15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阅读理解(1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河流是岁月写在地上的乡愁。你看,它们深深浅浅,浓浓淡淡,演(yì)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从山上流泻而下的河水,那么晶莹剔透。水流在岩石上撞个粉碎,霎时变成无数色彩斑斓的水珠和四处飞溅的泡沫,绕过一块块大岩石,呼啸着驰而去,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流过平原,河水不再湍急,终日缓缓地、潺潺地向远方流去,如一块翠,如绿色衣裙,轻歌(màn)舞,把人们的思绪也一起带走。

    我爱这(xuān)腾的河,爱那清灵的水,多少次我悄然(矗立  伫立),倾听它诉说一个永无终结的故事。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②驰  ③

    2.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演(yì)  ②轻歌(màn舞   ③(xuān)

    3. (3) 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2. 班级将举行以“青春,闪闪发亮”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某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完善。

    ①青春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②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迎接挑衅。③____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我们____要时刻提醒自己:勇气是鼓舞精神的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勇气是给人力量的强心剂,让精神萎靡的人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1. (1) 第①句和第②句均有语病,请分别写出修改意见。

      第①句修改意见:

      第②句修改意见:

    2. (2) 第③句括号内需要填写一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里。

        

  • 3.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023年5月28日,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一飞冲天”,回首这场瞬息万变的圆梦之旅,无论是研发中的艰难险阻,还是攻坚后的喜极而泣,都还历历在目 , 而那些纷至沓来的成就则更令人叹为观止

    A . 瞬息万变 B . 历历在目 C . 纷至沓来 D . 叹为观止
二、阅读理解(55分)
  • 4. 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默写;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诗歌是流淌着情感的文字。“悠哉悠哉,”,是男子对所爱慕女子的思念:“浮云游子意,”,是李白与友人分别时的难舍难分;“,去以六月息者也”,是庄子于天地之间“追求自由的精神:“山光悦鸟性,”,是常建参悟禅意后内心的淡泊与空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是韩愈对千里马的同情;“,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1)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 . “黄衣使者白衫儿”突出了宫使翩翩而来的风度。 C . “宫使驱将惜不得”表现卖炭翁面对这种情况的无奈。 D . “手把文书口称救”表现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2. (2) 某同学总是将“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写成“怨”,请结合诗歌内容为他讲解,让他记住这个字的写法。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课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更始元年,延会稽都尉。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法。掾吏贫者,辄分俸禄以赈给之。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骆越之民无嫁娶札法。延乃移书⑨属县,各使男女以年齿相配。

    【注释】①延:任延,东汉大臣。②拜:授予官职。③会稽:中国古代郡名。④都尉;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⑤高行:高尚的德行。⑥掾吏:佐助官吏的通称。⑦九真:中国古代行政区,在今越南中部。⑧骆越:古国名,在今广西南部一带。⑨移书:发文书。⑩年齿:即年龄。

    1. (1)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讲修睦            信:

      ②不独子其         子:

      ③男有               分:

      ④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        皆:

    2. (2) 下列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安知鱼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 . 骈死于槽枥间(《马说》) C . , 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D . 敬待以师友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②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4. (4) 甲文阐述了关于“大同”社会的理想,乙文则可谓是对这种理想的追求与实践。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将下面图表中序号后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甲文

       

      乙文

       

      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掾吏贫者,辄分俸禄以赈给之

      女有归。

       

  • 7.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是微波炉,还是“危”波炉?

    ①生活中,微波炉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习惯用它热牛奶、蒸米饭,甚至烤鸡翅。然而,各种有关微波炉的谣言也在四处流传,很多人“谈炉色变”。有人甚至把它称为“微波炉”。那么,微波炉真有那么可怕吗?

    ②有人说用微波烹饪会破坏食物营养。真是这样吗?其实

    大多数食材只有通过“加热”才能成为我们的食物。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在高温环境下食材蕴含的营养都会有所流失。科学研究证明,由于微波炉提供的热源加热快、效率高,在加热到同样温度的情况下,使用的时间会短于煮熟食物。所以,微波炉加热对食物营养的破坏有时还会少于传统烹饪方法。

    ③然而,这并不是说微波烹调十全十美。它不太适合用于

    水分少且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微波加热之后,鱼类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保存率就低于蒸煮方法,特别是Omega-3脂肪酸会有下降。国内其他相关研究也证实,微波加热肉类同样会引起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但是,微波加热并不是破坏Omega-3脂肪酸最严重的烹调方法,油炸和油煎方法损失更大。

    ④网络上,很多文章说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研究表明,在200℃以上的烹调温度下,蛋白质类易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脂肪类会产生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如果到了300℃,就会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因此,控制烹调中产生致癌物的关键就是降低烹调温度。微波烹调时由于主要以水分子作为导热介质,在含有大量水分的情况下,加热温度不会超过100℃,更不会达到180℃以上。刚刚说了,低于200℃时是不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的。所以,只要不是过度加热,中心温度恰当,反而可能减少致癌物产生的机会。

    ⑤唯一的例外,就是蒸大米饭时产生丙烯酰胺(一种有机化合物,有致癌性)的数量。有研究发现,使用微波炉蒸大米饭,其丙烯酰胺产生量是普通饭锅的数倍。尽管这个数量仍然远低于煎炸食品中的量,但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英原因可能是因为大米淀粉粒受热糊化时,由于淀粉粒外包裹物和米粒本身的限制,其热量不能及时传出,从而使局部温度升高,出现“过热”现象。这么看来,用微波炉加热冷饭、冷粥是可以的,想要蒸熟米饭还是换种方式吧。

    ⑥有些人认为微波炉加热食物受热不均,食用之后易生病。在加热和解冻食物的时候,由于食物形状不规则,容易出现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但这并不能怪罪微波炉。因为就算把一只整鸡放在普通煮锅或蒸锅里,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加热均匀。我们都知道,用普通锅加热食物时,应当把食物切成小块才能受热均匀;而用微波炉加热的时候,需要把食物铺成一个扁平的平面,这样是最有利于均匀加热的。

    ⑦有了这些科学解读,相信谣言会不攻自破。

    1. (1) 文章通过科学解读破解了有关微波炉的谣言,请将内容进行梳理概括。

      ①谣言一:微波烹饪破坏食物营养。

      科学解读:

      ②谣言二:

      科学解读:微波烹调加热温度不会超过100℃,不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

      ③谣言三:

      科学解读:微波炉加热时,把食物铺成一个扁平的平面,这样是最有利于均匀加热的。

    2. (2)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为安全起见,在使用电器前必须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避免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危险。

    3. (3) 退休的王妈中餐准备用微波炉热一热冷饭,并清蒸一条鲫鱼。你觉得王大妈的哪样食物不适合用微波炉烹饪?请根据文义简要说明理由。
  • 8.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小题。

    迟到的军礼

    ①“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记得小时候的夏天,外婆总会在晚饭后带我在院子里乘凉、数星星。她会坐在摇椅上,轻轻地搂着我,哼唱那些耳熟能详的军歌,给我讲红军长征路过遵义时,帮老百姓挖土豆、干农活,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她说,有一次,太姥爷牵着她去给红军战士送土豆,可他们说什么都不要,只是回了个军礼。外婆说,她那时还不懂军礼的意义,但那个场景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里。

    ②儿时,外婆也会教我敬礼。也许是年纪小,我的军礼很不标准,像招手一样,把手立在耳边,掌心朝前。外婆总会耐心地纠正,让我把手掌翻下来。看我认真的样子,她脸上满是笑意。

    ③一次,我和外婆一起吃火锅。我总是在食物下锅没几秒就夹起来,外婆摇着手,急得直跺脚,可我已经以极快的速度吃完了。我调皮地冲她扮鬼脸。外婆无奈地笑了笑:“罢了罢了,吃得生,好当兵,你长大要当兵去喽!”“那我就去当兵!”我的话逗得外婆哈哈大笑。

    ④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外婆说的那句话,是老家当年流行的一句俗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士们能吃上几口半生不熟的食物,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这句俗语正是前辈们任何时候都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写照。在外婆的熏陶下,军人信仰坚定、无私正直的形象,逐渐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也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⑤2021年,我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家人朋友都为我感到高兴的时候,我拿出了一份国防征兵宣传单。“我要当兵!”我认真地告诉家人。

    ⑥“你一个女孩子当什么兵?放着这么好的大学不上,去部队干什么?”大家非常不解,七嘴八舌地劝我,希望我能改变主意。“女娃子怎么不能当兵了?”一向说话和蔼的外婆,声音突然高了许多,一下子镇住了所有人。“咱家里能出个军人,那是光荣!”外婆看向我,眼神中充满肯定。

    ⑦在外婆的支持下,我报名参军。送我们去车站的大巴缓缓启动,车窗外的外婆胸前戴着我送她的大红花,艰难地迈着碎步追着。她一边跑一边做了一个动作——把右手放在耳边,似乎还在努力地翻着手掌。我也不停地向她挥手,眼眶逐渐模糊。

    ⑧一个周末,我收到了妈妈的微信。她告诉我,外婆生病住院了。我急忙给外婆打视频电话。屏幕里,满头白发的她躺在病床上,人瘦了一圈,非常憔悴。一看见我,外婆立刻打起精神,笑吟吟地和我打招呼。她看着穿着常服的我,问我胸前的红色标志是什么。我告诉她,这是国防服役章,每名战士都有一枚。这时,班里的战友也都过来给外婆送上祝福。她欣慰地笑着,轻轻地说:“真好,女娃娃当兵真好……”

    ⑨视频到最后,外婆躺在床上,使劲地抬起右手,把手放到耳旁,还调整了手掌的角度。

    ⑩“婆婆,你是不是累了,跟我说拜拜呢?”我逗着外婆,希望她能开心点。

    ⑪外婆看起来很虚弱,但她还是像我小时候一样,宠溺地看着我,嘴角努力地咧开,微笑着想说什么。可她似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嘴里重复着两个字。我以为她在叫“琳琳”,就赶紧答应:“婆婆,琳琳在呢!”她好像摇了摇头,无比慈爱地看着我,然后就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⑫后来,我藏起了悲伤,和往常一样去站夜哨。单位驻地在西北边陲,夜晚的星星又多又亮,让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和外婆在院子里数星星的场景。“把手放在耳边,手掌翻过来……”我耳边突然响起外婆教我敬礼的声音。

    ⑬我恍然大悟,外婆送我去当兵那天,把手放在耳边的动作,不是在向我挥手;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也不是在向我告别,她说的那两个字应该是“敬礼”。她年纪大了,胳膊抬不了那么高,但她还是想让我知道,她在给我敬礼。她更想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外孙女穿着军装,给她敬一个真正的军礼!

    ⑭那一刻的我,泪流满面,心中满是歉疚。璀璨星空中,有一颗星星格外耀眼。我仿佛看到了外婆的笑容。如果她在,也一定会像小时候那样搂着我,替我擦去泪水。我抹了抹眼睛,整理好军容,仰起头,冲着星空,庄重地抬起右手……

    1. (1) 文章围绕“军礼”展开,请概括相关情节后填写在空格内。

    2. (2) 分析第⑦段画线句中动作描写的作用。

      她一边跑,一边做了一个动作——把右手放在耳边,似乎还在努力地翻着手掌。

    3. (3) 从第⑭段“那一刻的我,泪流满面”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 9. 整本书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小题。

    A说:“保尔,你什么都具备,可以成为一名为工人阶级事业奋斗的优秀战士,只是你还太年轻,还不太知道什么是阶级斗争。老弟,我给你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因为我知道,你会有出息的,那些苟且偷生的人我实在受不了。现在整个大地都燃起了革命的火,奴隶们站起来了,旧生活应该沉到海底去。为此需要勇敢的人们团结一致,而不是一群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要的是意志坚定的斗士,他们在斗争面前不会像蟑螂躲避阳光一样钻到缝里去,他们会毫不留情地去打击敌人。”

    1. (1) 文段选自名著《》,作者是,文中的人物A是
    2. (2) 保尔后来真的成了“意志坚定的斗士”,请以书中某个情节为例具体分析。
三、作文。( 50分)
  • 10. 作文

    材料一: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

    材料二: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回延安》)

    要求:以上两段文字选自八年级下册教材,请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则,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