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百色市平果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4-08-09 浏览次数:3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基础知识
  • 1. (2023·平果)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探(zhēn) 鼻(dì) B . 烧(fén) 山(yàn) C . (xuē) 鸿毛(hóng) D . 记(míng) 追(diào)
  • 2. (2023·平果) 下列词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价格 清脆 B . 盗版 通霄 C . 阶级 衰思 D . 疑固 哄亮
  • 3. (2023·平果) “殍”这个字可能与以下哪一项有关?( )
    A . 漂浮 B . 饿死 C . 下降 D . 游荡
  • 4. (2023·平果)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燃”是形声字,形旁是“火”。 B . “铺”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钅”部,再查8画。 C . “章”用音序查字法,先查Z,再查zhang。 D . “成”字的第六笔是点。
  • 5. (2023·平果) 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比喻) B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C .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拟人) D . 没有春天的播种,没有夏天的耕耘,就没有秋天的收获。(排比)
  • 6. (2023·平果)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不会不去的。”“我怎么会不去呢?”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 B . “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在中国最东端高寒高铁线路试跑。”缩句应为:动车组试跑。 C . 妹妹说:“我喜欢吃苹果。”改为转述句应为:妹妹说,我喜欢吃苹果。 D . “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
  • 7. (2023·平果) 哪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 )
    A . 面对我犯下的过错,爸爸没有责备,而是心平气和地给我讲道理。 B . 艺术家能够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找到灵感,发现美。 C . “三星堆”遗址的再度发掘,使得许多深埋地下的文物重见天日 D . 疫情的到来让原本热闹的大街空空荡荡,真是万象更新
  • 8. (2023·平果) 哪一个句子没有毛病?( )
    A . 看完他的答案,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B . 这篇文章太有价值了,你一定要读一读。 C . 作为少先队员,我们要热爱祖国和公物。 D . 为了班集体的荣誉,刻苦训练。
  • 9. (2023·平果) 默写句子。
    1. (1)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 (2) 良药苦口利于病,
    3. (3) 王维送别友人:“。”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关怀祝福之意融入一杯离别之酒。(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4) 毕业在即,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不断进步,像《荀子》中说的那样:“青,”,今后比老师更优秀!(《荀子》)
  • 10. (2023·平果) 综合性学习。

    班里准备围绕“奋斗的历程”这个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继承光荣传统,创造美好未来,请你也来参加吧。

    1. (1) 完成阅读摘抄卡,分享交流。

      ㅤㅤ毛主席皱了皱眉,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影响群众的生活……”

      ㅤㅤ“注意,和群众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毛主席在花山》

      批注:从“皱了皱眉”和主席所说的话中,我体会到了毛主席对群众的关心和平易近人的态度。

      ㅤㅤ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飞夺泸定桥》

      批注:从描写中,我感受到了

    2. (2) 同学们正在讨论搜集红色诗词的主题活动,请发表你的看法。

      明明:我想搜集讴歌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诗词。

      我:

    3. (3) 同学们在制作“红色诗词集”,下列哪句诗词不适合放进诗词集里?(    )
      A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C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 (4) 为了号召更多的同学参加此次活动,请你写一则宣传语。
二、阅读理解
  • 11. (2023·平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

    自相矛盾

    ㅤㅤ楚人有鬻盾与矛者,yù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yù(    )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 (1) 《自相矛盾》一文出自下列哪部古籍?(    )
      A . 《论语》 B . 《孟子》 C . 《韩非子》 D . 《道德经》
    2. (2)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中“陷”的意思是(    )。
      A . 深入 B . 刺破 C . 陷害 D . 隐藏
    3. (3) 下面朗读停顿错误的一句是(    )
      A .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 .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C .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D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 (4)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又yù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也。”

    5. (5) 请简要写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6. (6)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 12. (2023·平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

    父亲教会我爱的意义

    ㅤㅤ①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

    ㅤㅤ②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入到抗战洪流中。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我(    )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对他,对我,父子俩彼此都是陌生的。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来北碚看望他,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    )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    )跟在后面,看见的总是他的腿和脚,还有那双磨歪了后跟的旧皮鞋。现在,一闭眼,我还能看见那双歪歪的鞋跟。

    ㅤㅤ③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了。他给我带回来的礼物是一盒矿石标本,里面有二十多块可爱的小石头,闪着各种异样的光彩,每一块都有学名,还有简单的说明。

    ㅤㅤ④我奇怪地发现,此时此刻的父亲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独立的大人,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称呼“舒乙”,而且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高中毕业后,我通过了留学苏联的考试,父亲为我高兴。五年里,他三次到苏联去开会,都专程到列宁格勒去看我。他没有给我写过信,但是常常得意地对朋友们说:儿子是学理工的,学的是由木头里炼酒精!

    ㅤㅤ⑤虽然父亲诚心诚意地把我当成大人和朋友对待,还常常和我讨论一些严肃的问题,我反而常常强烈地感觉到,在他的内心里我还是他的小孩子。

    ㅤㅤ⑥有一次,我要去东北出差,临行前向他告别,他很关切地问:“车票带了吗?”我说:“带好了。”他说:“拿给我瞧瞧!”直到我由口袋中掏出车票,他才放心了。接着又问:“你带了几根皮带?”我说:“一根。”他说:“不成,要两根!”“干吗要两根?”他说:“万一那根断了呢,非抓瞎不可!来,把我这根也拿上。”父亲的这两个问题,让我笑了一路。

    ㅤㅤ⑦对我的婚事,父亲同样采取了超然的态度,表示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他送给我们一幅亲笔写的大条幅,红纸上八个大字“勤俭持家,健康是福”,下署“老舍”。这是继矿石标本之后他送给我的第二份礼物,以后,一直挂在我的床前。

    ㅤㅤ⑧直到前几年,我才从他的文章中发现,父亲对孩子教育竟有许多独特的见解,生前他并没有对我们直接说过,可是他做了,全做了,做得很漂亮。我终于懂得了爱的价值。

    1. (1) 在第②自然段的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静静地    怯怯地    紧紧地 B . 怯怯地    静静地    紧紧地 C . 怯怯地    紧紧地    静静地 D . 静静地    紧紧地    怯怯地
    2. (2) 关于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下哪一项的概括最恰当?(    )
      A . 文章具体描述了作者与父亲的相处经历,展现了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体现了父爱的意义。 B . 文章详细描述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日常生活琐事,表达了父亲对我的成长毫不关心。 C . 文章主要探讨了爱的本质和定义,提出了关于爱的全新理解和观点。 D . 文章描述了作者成年后如何独立面对生活挑战,最终体会到父亲爱的深远影响。
    3. (3) 第⑥自然段属于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A . 环境描写,展现了东北地区的特色风情。 B . 心理描写,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与变化。 C . 外貌描写,刻画了父亲的外貌特征。 D . 细节描写,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爱护。
    4. (4) 文中两次写到了父亲对“我”的称呼,这些称呼蕴含了父亲怎样的情感?(    )
      A . 称呼的变化反映了父亲对“我”的严格要求。 B . 第一次称呼表示父亲对“我”的严肃和不满,第二次表示了认可。 C . 两次称呼的变化都体现了父亲对家庭教育独到的理解及对“我”浓厚的爱意。 D . 称呼的不同显示了父亲在不同场合下对“我”的不同态度。
    5. (5) 父亲对“我”的态度随着“我”的成长不断变化,请依据原文填入恰当的内容。

      时间

      态度

      再见到父亲,八岁

      父亲对“我”感到陌生

      再见到父亲,十五岁

      ②在

      父亲为“我”高兴并专程来看“我”

      “我”的婚事

      ③父亲

    6. (6) 你认为作者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 13. (2023·平果)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题。

    ㅤㅤ材料一:书是什么?书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获取知识、传承经验、延续文明的重要媒介。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发展时期

    形式演变

    早期

    用甲骨、青铜、石头记录文字

    商周时代

    简牍(dú)

    两晋南北朝

    古代写本书

    宋至清代

    印本图书

    ㅤㅤ材料二:①商周时期,人们开始用刀把文字刻在削平的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作简或牍,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作“册”,也写作“策”。春秋战国时期,简牍盛行。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ㅤㅤ②近年来,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奇妙的新型图书,“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四十八分之一。使用的时候,再通过阅读器放大到原来大小。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们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千克。

    ㅤㅤ材料三:在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但是,这种新的阅读方式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电子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导致视力的下降……

    1. (1) 在书籍的发展过程中,以下哪一项是记录文字的最早形式?(    )
      A . 简牍 B . 古代写本书 C . 印本图书 D . 用甲骨、青铜、石头记录文字
    2. (2) 下列关于商周时期简牍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 简牍是用刀在石头或金属上刻字的工具。 B . 每片简牍可以写1到2个字。 C . 简牍是用麻绳、丝绳或皮条串编起来的,称为“册”或“策”。 D . 简牍在秦朝时期开始盛行。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缩微胶卷”是新型图书的一种。 B . 古代写本书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 C . 电子阅读普及的同时,降低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 D . 使用“缩微胶卷”时,需要借助阅读器来放大内容。
    4. (4) 材料二中,①和②自然段最明显的共同点是(    )。
      A . 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 . 都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 . 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 . 都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5. (5) “册”与“缩微胶卷”有哪些区别?至少写出两点。
    6. (6) 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纸质图书将会逐渐消失,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写出两条理由。
三、习作(30分)
  • 14. (2023·平果) 小学时光,是否有一些事,让你一想起眉眼就笑盈盈;是否有一些人,让你一想起心里就暖融融?经历美好的事,遇见美好的人,都如同阅读一本阳光满溢的书。请你选择这样的一件事或一个人,写一写自己的经历。关注细节和环境写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自拟题目,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