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

更新时间:2024-08-15 浏览次数:4 类型:期末考试
一、 游湖阁,悟人生
  • 1. (2024八下·义乌期末)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游历都是从家乡开始的。下面是小语同学登义乌鸡鸣阁后写的文字,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鸡鸣山是义乌新①jin(A. 晋 B. 进)网红打卡地。山上的“鸡鸣阁”是一座义乌的具有标识性的景观建筑。阁楼总体设计兼顾传统和现代两种风格:楼、桥、亭、台的组合,顺应山势布局,②pán(   )旋而上,宛如栖息在山顶的凤凰;夜晚的鸡鸣阁灯光璀璨,游客登上楼顶, ③tiào(   )望义乌城,“天地璀璨皆星河”的壮丽景象,令人④____(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千秋岁月起乌伤,万里前程闻鸡鸣。”鸡鸣山“烟寺晚钟”一景让我们想到了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意境相似的诗句:“万籁此都寂,⑤____。”登临此山,不禁想起古代游历大好河山的文人墨客,想要和他们进行一番心灵的交流。柳宗元邂逅小石潭里的百许头游鱼,用⑥“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排遣心中抑郁不平之气:孟浩然观览洞庭湖烟波浩渺的宏伟景象,用⑦“____,____ ”设喻表达从政为民的愿望;陆游欣赏断桥边无意争春的梅花,用⑧“____,____”发精神不改的坚定志向。

    1. (1) 请为①处选择恰当的词语,②③处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④处根据括号内的语义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上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存在语病,请你修改。
    3. (3) 请根据情境梳理古诗文,填写⑤⑧处。
  • 2. (2024八下·义乌期末)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丰富的人文底蕴常常为自然观增色。请你从下面的景点中选择一处,按照示例进行仿写。

             [示例]义乌·鸡鸣山:鸡鸣山是义乌主城区的自然制高点,环境清出,风景秀丽。游鸡鸣山,正如刘元震《游鸡鸣山诗》云:“隔断尘喧事,寻幽每一过”,让人体验远离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A常德·武陵桃源      桃花源旅游区位于湖南省常德西南34公里处,区域总面积142.48平方公里,以桃花、山水、田图风光而用名。               。
    B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草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半区西门外的浇花演畔,古朴典雅,清幽秀丽,是“碑亭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

  • 3. (2024八下·义乌期末) 旅行就是读书。读人生百态,读风土人情:读书就是旅行,在飘香的书页里游走,在心灵的旷野上行吟。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很多经典语录,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结合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和收获。
    A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B生活就是这样变幻莫测——一会儿是满天云雾,转眼间又出现灿烂的太阳。
二、阅山水,知人文
  • 4. (2024八下·义乌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吴县四柏

    梁衡

          ①一千九百多年前,东汉有个大司马叫邓禹的在今天苏州 吴县栽了四棵柏树。经岁月的镂雕陶冶,这树竟各修炼成四种神 态。清朝皇帝乾隆来游时有感而分别命名为“清”、 “奇”、“古”、 “怪”。
          ②最东边一棵是“清”。近二千年的古树,不用说该是苍迈 龙钟了。可她不,数人合抱的树干,直直地从土里冒出,像一股 急喷而上的水柱,连树皮上的纹都是一条条的直线,这样一直升 到半空中后,那些柔枝又披拂而下,显出她旺盛的精力和犹存的 风韵。我突然觉得她是一位长生的美人,但她不是那种徒有漂亮 外貌的浅薄女子,而是满腹学识,历经沧桑。要在古人中找她的 魂灵,那便是李清照了。你看那树冠西高东低,这位女词人正右 手抬起,挟着后脑勺,若有所思。柔枝拖下来,风轻轻拂着,那就是她飘然的裙裾。 “险韵诗成,挟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③西边一棵日“奇”。庞然树身斜躺着,若水牛卧地,整个 树干已经枯黑,但树身的南北两侧各劈挂下一片皮来,就只那一 片皮便又生出许多枝来,枝上又生新枝,一直拖到地上,如蓬篙, 如藤萝,像一团绿云,像一汪绿水,依依地拥着自己的命根—— 那截枯黑的树身。就像佛家说的她又重新转生了一回,正开始新的生命。(A)黑与绿,老与少,生与死,就这样相反相成地共存。你初看她确是很怪的,但再细想,确又有可循的理。
           ④北边一棵为“古”。这是一种左扭柏,即树纹一律向左扭, 但这树的纹路却粗得出奇,远看像一条刚洗完正拧水的床单,近 看树表高低起伏如沟岭之奔走蜿蜒,贮存了无穷的力。(B)树干上满是突起的肿节,像老人的手和脸,顶上却挑出一些细枝,算是鹤发。而她旁边又破土钻出一株小柏,柔条新叶,亭亭玉立。那该是她的孙女了。我细端详这柏,她古得风骨不凡,令人想起那些 功勋老臣,如周之周公,唐之魏徽。
          ⑤还有一棵名“怪”。其实,它已不能算“一棵”树了。不知在这树出土的第几个年头上,一个雷电,将她从上至下劈为两半, 于是两片树身便各赴东西。他们仰卧在那里相向怒目,像是两个摔跤手同时跌倒又各不服气,正欲挣扎而起。长时间的雨淋使树心已烂成黑朽,而树皮上挂着的枝却郁郁葱葱,缘地而走。你细找,找不见他们的根是从哪里入土的。根就在这两片裸躺着的树皮上。白居易说原上草是“野火烧不尽”,这古柏却“雷电击又生”。 她这样倔,这样傲,令人想起封建士大夫中与世不同的郑板桥一类的怪人。
           ⑥这四棵树挤在一起,一共占地也不过一个篮球场大小, 但却神志迥异地现出这四种形来,实在是大自然的杰作。那“清” 柏,像是扎根在什么泉眼上,水脉好,土气旺,心情舒畅。那 “古”柏,大约根须被挤在什么石缝岩隙间,未出土前便经过一番 苦斗,出土后还余怒未尽。那“奇”、“怪”二柏便都是雷电的加工, 不过雷刀电斧砍削的部位、轻重不同,她们也就各奇各怪。(C)真是天雕地塑,岁打月磨,到哪里去找这有生命的艺术品呢?而且何 止艺术本身,你看她们那清、奇、古、怪的神态,那身扎根而挺 其力的功力,那抗雷电而不屈的雄姿,那迎风雨而昂首的笑容, 那虽留一皮亦要支撑的毅力,那身将朽还不忘遗泽后代的气度, 这不都是哲理、思想与品质的含蓄表现吗?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 博大的教科书,我们面对她常常是一个小学生。我想应该让一切 善于思考的人来这树下看看,要是文学家,他一定可以从中悟到 一些创作的规律,《唐诗》、《聊斋》、《山海经》、〈西游 记》不是各含清、奇、古、怪吗?要是政治家,他一定会由此联 想到包公那样的清正,贾谊那样的奇才,伯夷、叔齐那样的古朴, 还有扬州八怪等那些被社会扭曲了的怪人。就是一般的游人吧, 到此也会不由地停下脚步,想上半天。云南石林里那些冰冷的石 头都会引起人种种联想,何况这些有生命的古树呢?她们是牵着 一条历史的轴线,从近二千年以前的大地上走来的啊!

     (选自《把栏杆拍遍》)

    1. (1) 根据文章内容,补全“吴县四柏”的外形特点。

      柏树

      外形特点

      “清”

      “奇”

      树身斜躺:树干枯黑:树身两侧披挂下来的皮上枝又生枝,直拖到地

      “古”

      树纹左扭,纹路粗得出奇:树表高低起伏:树干上满是突起的肿节;顶上生枝。

      “怪”

    2. (2) 作者在《梁衡的21堂作文课》中提到:好文章或有描述美,或有抒情美,或有哲理美。

      在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体会作者的文学追求。
      A黑与绿,老与少,生与死,就这样相反相成地共存。
      B树干上满是突起的肿节,像老人的手和脸,顶上却挑出一些细枝,算是鹤发。而她旁边又破土钻出一株小柏,柔条新叶,亭亭玉立。那该是她的孙女了。
      C真是天雕地塑,岁打月磨,到哪里去找这有生命的艺术品呢?

    3. (3) 文章多次将柏树与先贤名人联系在一起,这么写有何作用?
    4. (4) 如果把本文列入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中,你觉得合适吗?结合本文及链接材料。阑述你的看法。

      (提示:可以从体表、内容,主题写作手法等角度思考)

      第五单元目录及单元提要

      17壹口瀑布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9*登勃朗峰

      20一滴水经过江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昧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信息。阅读这类文章,可以让我们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学习木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非摘和品味语言,欣赛、积器精彩请向。

  • 5. (2024八下·义乌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登泰山记(节选)

    清·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①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②,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③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昏,明烛天南。【A】望晚日照藏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家带

           戊中晦⑤,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持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⑥数十立者,山也。【B】极天云一线异色。须成五采。日上,正来如 , 下有红光动摇之。或日,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目或否,绛皓驳色⑦,而皆若偻⑧。

    【注释】①环水:即中溪.②崖限当道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③磴(dēng):石级。④徂徕(cú lái): 山名。⑤戌中晦:戌中这一天是月底。晦:衣历每月最后一天。⑥樗蒲(chū pú):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作用类似于后世的骰子。立起来很像山峰。⑦绛皓驳色:或红白,颜色错杂。⑧若偻:像脊背曲的样子,引中为鞠躬、致敬的样子。

    1. (1) 梳理文中姚鼐的游踪(行程),在括号中填入地点。

      始循(   )以入→越(中岭)一复循(   )→遂至(   )巅。

      姚鼐与子颍在(    )上看日出。

    2. (2) 请仿照示例,在A、B两处景点中任选一处,写一段泰山“最美景点”宣传文案。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示例]“苍山负雪图”:青山如巍峨的巨人,弯腰背负着皑皑白雪。晚霞映射在积雪上,雪光辉映西南天际,好一派多娇江山图!

    3. (3) 请结合选文及链接材料,探究姚鼐”登泰山的心路历程及此次泰山之行对于姚鼐的意义。

      登山路线

      不循古人

      心理

       

      途中所见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感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宁静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目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泰山之行对于姚鼐的意义:

      链接材料:

          ①乾隆三十八年(1773)姚鼐被荐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因极力反对为政治需要而对原文原著横加篡改的做法与纪昀的等人发生矛盾,甚至陷入政治党派之争。

          ②乾隆三十九年(1774)42岁的姚鼐“以病赢”“养双亲”为由上书致仕,大学士于敏中、梁国治先后动之以高官厚禄,均被坚辞。同年十二月二十八,于除夕夜冒雪登上泰山。

          ③登泰山后(1776-1815)  姚鼐专心治学,致力宣场自己的文学主张。先后主持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徽州紫阳书院、江宁钟山书院。在他去世时,桐城派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地位已无可撼动,成为了主盟清代之后百余年的主流学派。

三、走四方,增阅历
  • 6. (2024八下·义乌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大学生兴起“特种兵式旅游”:一天8个景点、晚上只睡3小时

        “特种兵式旅游”的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游览数量尽可能多的景点,具有时间紧,花费少,游览景点多的特点。大学生未玳量分享了自己已规划好的五一长沙之行,她告诉记者,目前已经独自前往9个城市,累计打卡景点破百,  “最强的一次,应该是寒假八天跨越浙精皖三个省份,打卡了几十个景点。”她还分享了去四川广元的一日军训式旅游体验,上午九点多到达广元,当天打卡了8个地点,晚上23点左右才回到学校。

        “特种兵式旅游”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对于旅游消费“性价比”的渴望与追求,很多大学生可能会选择通宵火车或者红眼航班,以降低旅游成本。

    【材料二】今天你 Citywalk 了吗?

    近年来, Citywalk 在中国年轻人群体中悄然兴起,并成为一股新的潮流。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 Citywalk。 通过参与 Citywalk, 你可以深入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理风格,与城市产生深度联结,感受热气腾腾的烟火人生。

    据《2023裱游调研报告》显示,在几种新型旅游方式中,人们想尝试 Citywalk 的意愿最为强烈,占比高达82%。越来越多的人接纳并愿意尝试 Citywalk,“主要是因为其满足了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要。”10月上句,财经评论员郭宇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Citywalk 不同于走马观花式的‘快节奏”旅游,其更强调旅游的品质与深度,而非景点的数量与广度。放慢节奏,形成自己对于城市文化的个性化思考,是 Citywalk 的核心意义所在。"

    【材料三】语文课本封面:一架时光机出走与归去

        今年年初,名为“不小心拍到了语文课本封面”的话题走红网络,有网友将自己拍摄的山川风景套上语文书封面的模板,引发了网友们的纷纷效仿。

        “语文课本封面”的出圈,更是唤起了众多网友藏在课本里的记忆:有人想起了自己也曾如《城南旧事》里的小姑娘英子一样,用稚的眼光来看形形色色的人间:或是想起了来自清《背影》里的父亲,然后用一颗颗橘子来思念远在故乡的父母:又或是想起了《故乡》里的少年国上,勾起对儿时伙伴的回忆。拍损创作语文教科书针面的过程。也是一段追忆故乡的旅途。

        徜徉过“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夜幕,登临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仰观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无垠之时,儿时的读书声穿越时空,再次轻拂于耳畔,告诉行路的人,我们走过的路就像是一本语文书,路上的风景和经历的故事最终成就了当下这个厚重而又轻盈的自我。

        这便是“教育所具有的长期性和滞后性”的生动写照,那些我们多年后忧然大悟、醍醐灌顶的瞬间,其实源于幼时老师要求我们死记硬背的课本内容。儿时的教育如同射出的子弹,经过时间的沉淀,最终在多年后精准地击中我们的内心,使教育的深远意义得以完整呈现。

    1. (1) 从以上三则材料的标题中任选其一,分析这个标题的特点。
    2. (2) 面对即将来临的暑假,你有出行计划吗?如果有,你会选择“特种兵式旅行”还是来一场"citywalk"呢?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选择和理由。
    3. (3) 有人说“背诵经典名篇没什么用”,也有人说“阅读《经典常谈》这类的书籍对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帮助”,请你联系【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四、荐美景,写我心
  • 7. (2024八下·义乌期末) 根据要求写作。

    携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义乌已成为我省最热门的县域旅游目的地之一,小县城跑赢大都市。其实美景就在身边,旅游不一定要穿越万水千山。请你在下面的任务中任选其一,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任务

    写作对象

    写作目的

    文本类型

    任务一

    老师、同学、朋友

    分享自己游览经历、旅游故事

    游记

    任务二

    准备出游的游客

    推荐家乡美景,动员前往旅游

    演讲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