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铁器和牛耕 ②筒车 ③曲辕犁 ④耧车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②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
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
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①火药由日本人传入欧洲广泛用于军事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蔡伦发明造纸术方便了学者研究
材料一
材料二
A、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业工艺水平最高,蜀锦色彩艳丽、纹饰精美。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B、两宋时,南方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造船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材料三
C、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大意:到赶集的日子,以太阳到中间时击鼓三百声作为信号,百姓们就聚集在一起;太阳落下去的七刻前击钲三百声作为信号,百姓就散了。)——摘编自《唐六典》 | D、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置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摘编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材料一 东汉末年以来,地方行政形成州、郡、县三级制,机构数目不断增加,疆域则日渐缩小。分裂时期各个割据政权侨置州郡,招引、安置流民,使地方行政单位愈为破碎支离。以致“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文帝遂于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把三级制变为州、县二级制。后又改州为郡,并省郡数,裁汰了部分冗官,全国共190郡,统1255县。
材料二 元灭南宋之后,版图辽阔,超出汉、唐。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元朝逐渐形成一套行省制度。因中央宰相机构为中书省,派高级官员外出镇遇地方,称“行中书省事”,简称行省。起初行省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央派出机构色彩,至忽必烈后期已基本上转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全国逐渐形成10个行省,皆“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中书)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邻近首都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材料一 《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宇,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农政全书》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想中出现“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明清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 事件 |
1368年 | 明朝建立 |
1405年-1433年 | 郑和下西洋 |
16世纪(开始) | 明朝引进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等作物 |
1553年 |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
1561年 | 戚继光在浙江台州抗击倭寇 |
清初(顺治时期) | 颁布“禁海令” |
1757年 | 设“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海外贸易。 |
明清时期,对外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请运用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以“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通顺,100—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