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⑴提出问题:
⑵作出假设:鼠妇可能喜欢阴暗的环境。
⑶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另一侧盖上,再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能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⑷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实验结论:……
时间(分)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温度(℃) |
60 |
52 |
45 |
39 |
34 |
30 |
27 |
25 |
24 |
24 |
24 |
温室 | A | B | C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温度 | 20℃ | 20℃ | 30℃ |
棒棒糖为何溶得快
一次,弟弟在吃棒棒糖时,把糖浸在水杯里玩,由于棒还拿在弟弟的手里,棒棒糖只能浸在水的上部。我发现被溶解的糖不断往下流,看上去溶得很快,马上联想到平时放在水中沉底的冰糖好象没有溶得这么快。我当即让弟弟把棒棒糖放在杯底,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溶解的速度慢多了。难道深度也会影响溶解的速度?为此,我与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器材:6只500毫升量筒、细棉线、晶体糖(1.5cm×1.5cm ×1.5cm)、自来水
实验步骤:①往各量筒中加入500毫升自来水;②用细棉线一端将晶体糖系好,另一端与木棒系好;③将糖放入量筒中。木棒架在量筒上,调整糖块位置到各个预定的深度(如表所列);④实验时测得室温为26℃;⑤分别记下每次测量的结果(见下表):
量筒编号 | A | B | C | D | E | F |
离液面的深度 | 1.5cm | 4 cm | 8 cm | 12 cm | 16 cm | 20 cm |
完全溶解的时间 | 1小时 12分 | 1小时 19分 | 1小时 32分 | 1小时 46分 | 2小时 5分 | 2小时 24分 |
小科想:那么,物体的稳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看到不倒翁的构造、天平等仪器有较大的底座等现象,提出了这样的猜想:稳度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重心,二是物体的底面积。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一:他找到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给它们安装上不同面积的底座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底座的面积(cm2) | 200 | 400 | 800 |
稳度 | 差 | 一般 | 好 |
实验二:他找到了一些形状完全相同但重心高度不同的几个物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重心离地面的高度(cm) | 10 | 20 | 40 |
稳度 | 差 | 一般 | 好 |
通过这两个实验,他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并得出了结论。在实验中,他还发现,所谓底面积,不一定是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而是物体的“底”在地面中所围成的面积。如:照相机的三脚支架与地面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