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三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

更新时间:2024-08-14 浏览次数: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文章在写百草园时还写了美女蛇的故事,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妈妈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诫“我”不可随意应答陌生人的话,使“我”懂得做人之险。 B . 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作者意在表明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 C . 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 D . 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意在以此批判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 2. 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 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B .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C . 目前,一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对自己的产品大事渲染 , 以此误导群众,骗取不义之财,这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D . 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 3. 学校组织同学们前往浙江绍兴参观了一处文人故居,有同学想选择一幅隶书作品欣赏,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 4. 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 (jìng)    惭(kuì)     赏(jiàn)     人声沸(dǐng) B . (dǎng)    漓(lín)     甲(kuī)      疲倦不(kān) C . (kǎi)     搓(niǎn)    开(zhàn)     小心翼(yì) D . (zhí)    激(dàng)    秘(ào)       花团锦(cù)
  • 5. 下列句子中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 , 我心里隐隐作痛。 B . 她总喜欢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 C . 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 . 登高远望,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B . 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C . 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 . 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体味到了童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二、阅读理解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大王庙

    杨绛

    那年秋天, 我家从北京迁居无锡,租居沙巷。我就在沙巷口的大王庙小学上学。大王庙小学就称大王庙,原先是不知什么大王的庙,改成一间大课堂。

    老师是孙先生,剃一个光葫芦瓢似的头,学生背后称他“孙光头”。他拿着一条藤教鞭,动不动就打学生,最爱打脑袋。

    我是新学生,不懂规矩,行事往往别扭可笑。我和女伴玩“官、打、捉、贼”,我拈阄儿拈得“贼”,拔脚就跑。女伴以为我疯了,拉住我问我干什么。我急得说:“我是贼呀!”

    “嗨,快别响啊!是贼,怎么嚷出来呢!”

    我这个笨“贼”急得直要挣脱身。我说:“我是贼呀!得逃啊!”

    她们只好耐心教我:“是贼,就悄悄儿坐着,别让人看出来。”

    又有人说:“你要给人捉出来,就得挨打了。”

    我告诉她们:“贼得趁早逃跑,要跑得快,不给捉住。”

    她们说:“女孩子家不兴得‘逃快快’。逃呀,追呀是‘男老小’的事。”

    大庙东院是“女生间”,里面有个马桶。女生在里面踢毽子。可是我只会跳绳、拍皮球,不会踢毽子,也不喜欢闷在又狭又小的“女生间”里玩。

    不知谁画了一幅“孙光头”的像,贴在“女生间”的墙上,大家都对那幅画像拜拜。我以为是讨好孙先生呢。可是她们说,为的是要“钝”死他。我不懂什么叫“钝”。经她们七张八嘴地解释,又打比方,我渐渐明白“钝”就是叫一个人倒霉,可是不大明白为什么拜他的画像就能叫他倒霉,甚至能“拜死他”。这都是我闻所未闻的。多年后我读了些古书,才知道“钝”就是遭难当灾的意思。

    女生间朝西。下午,院子里大槐树的影子隔窗映在东墙上,印成活动的淡黑影。女生说是鬼,都躲出去。我说是树影,她们不信。我要证明那是树影不是鬼,故意用脚去踢。她们吓得把我都看成了鬼,都远着我。我一人没趣,也无法争辩。那年我虚岁九岁。我有一两个十岁左右的朋友,并不很要好。和我同座的是班上最大的女生,十五岁。她是女生的头儿。女生中间出了什么纠纷,如吵架之类,都听她说了算。小女孩子都送她东西,讨她的好。一次,有个女孩子送她两只刚出炉的烤白薯。正打上课铃,她已来不及吃。我和她的课桌在末排,离老师最远。我看见她用怪脏的手绢儿包着热白薯,缩一缩鼻涕,假装抹鼻子,就咬一口白薯。我替她捏着一把汗直看她吃完。如果“孙光头”看见,准用教鞭打她脑袋。

    在大王庙读什么书,我全忘了,只记得国文教科书上有一课是:“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孙光头”把“子曰”解作“儿子说”。念国文得朗声唱诵,称为“啦”(上声) 。我觉得发出这种怪声挺难为情的。

    每天上课之前,全体男女学生排队到大院西侧的菜园里去做体操。一个最大的男生站在前面喊口令,喊的不知什么话,弯着舌头,每个字都带个“儿”。后来我由“七儿”“八儿”悟出他喊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弯舌头又带个“儿”,算是官话或国语的。有一节体操是揉肚子,九岁、十岁以上的女生都含羞地笑,停手不做。我傻里傻气照做,她们都笑我。

    我在大王庙上学不过半学期,可是留下的印象却分外生动。直到今天,有时候我还会感到自己仿佛在大王庙里。

    1. (1) 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在大王庙上学的哪些难忘的事?
    2. (2) 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都生动传神,请任选一例赏析。
    3. (3) 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 文中的孙先生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有何异同?请分别列举一点。
    5. (5) 你如何看待学生拜画像要“钝”死老师一事?
三、语言综合运用
  • 8. 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 (1) 【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种)
    2. (2) 【作品解读】你一定在课外读过鲁迅的作品,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并写出你的推荐词。

      作品推荐:《

      推荐词:

    3. (3) 【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 9. 学习了本文后,班级开展走进“三味书屋”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 (1) 【对对联】鲁迅在文中回忆了“对课”的经历:“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对课”就是对对联,请你根据本文的内容,为下面的对联写出下联。

      上联:三味书屋内读书习字描绣像别有情趣

    2. (2) 三味书屋里的戒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让当时学生最怵的打手板“法器”;后来随着新学的兴起,私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戒尺也随之而去。如今,网上又热销起戒尺,不少人认为这是“开历史倒车”。请结合下图(当下的戒尺),说说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