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0 竹节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年秋季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24-08-19 浏览次数: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huō kāi

    gē da

    pí juàn

    bīng gùn

    xiàng pí

    duò jiǎo

    jǔ sàng

    tuí rán

    pāi shè

    chōu tì

  •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 腿(chǎ)  然(yán) B . 住(qiǎ)     然(tuí) C . 甲(kuī)   战(lù) D . 冽(lǐng)  瘩(gē)
  •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哪一项? (       )
    A . 有时其中一个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B .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C . 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D . 老师大步流星地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
  • 4. 下列对《竹节人》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这句话是对老师玩竹节人的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刻画了一个课堂上严肃认真,课下童心不改的“老顽童”式的老师形象,表现出了竹节人受欢迎的程度。 B . “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表现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C .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这句话是说原来老师也喜欢,甚至很爱玩竹节人!这让我们感受到志趣的相近,心灵的契合距离的拉近,所以怨恨和沮丧都消失了。 D . “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课桌豁口既宽且长,大词小用,极力表现课桌的破旧,有幽默的效果。
  • 5. 按要求写词语。
    1. (1) 呆头呆脑(ABAC式):  
    2. (2) 虎视眈眈(ABCC式):  
    3. (3) 歪歪斜斜(AABB式):  
    4. (4) 全神贯注(形容集中精神):  
  • 6. 根据意思从《竹节人》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 (1) 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
    2. (2) 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3. (3) 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4. (4) 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 7.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 (1)

      威风 

      虎视 

       有词

       有味

      得意 

      怒气 

    2. (2) 以上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点,都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____。
      A . 动作 B . 神态 C . 语言 D . 心理
    3. (3) 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到句子里。

      ①弟弟又觉得我欺负他了,于是扔下象棋,地找妈妈告状去了。

      ②阅兵方阵里,士兵们一个个全副武装,

  •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为了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这个阅读任务,应读课文第自然段;为了完成“教别人玩竹节人”这个阅读任务,应读课文第自然段。
    2. (2) 为了完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这个阅读任务,应读课文第自然段。
    3. (3) 为了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阅读任务,应读课文第自然段。
    4. (4) 《竹节人》一文语言风格夸张幽默,读着文中那些妙趣横生的童年趣事,你想到的古诗句是:“。”
    5. (5) 《竹节人》的作者人,他的代表作品有等。
    6. (6) 《竹节人》课文回忆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等几件趣事。全文表现了
    7. (7) 《竹节人》以回忆性的文笔,通过对“”和“”的过程与感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 9. 信息匹配;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1) 风靡全班(       )
      A . 顺风倒下。 B . 美好。 C . 无,没有。
    2. (2) 技高一筹(        )
      A . 计数的用具。 B . 筹划。 C . 计策,办法。
    3. (3) 弄巧成拙(       )
      A . 愚笨 B . 好的。 C . 多余的。
    4. (4) 心满意足(       )
      A . B . 满,充分,够量。 C . 值得。
  • 10. 选词填空。
    1. (1)

      疲倦

      疲惫

      疲劳

      ①他累了一天,感到很

      ②两个竹节人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永不倒下。

      ③妈妈拖着的身子下班回到家了。

    2. (2)

      新奇

      新鲜

      ①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玩意,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②小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到

  • 11. 语言表达;按要求写句子。
    1. (1) 破课桌,俨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仿写比喻句)
    2. (2) 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上长大的。(改为反问句)
    3. (3) 只见教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缩写句子)
    4. (4) 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二、现代文阅读
  • 12. 课内:阅读《竹节人(节选)》,完成习题。

    ①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②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③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④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⑤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⑥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⑦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⑧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⑨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⑩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

    ⑪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⑫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1. (1) 想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应浏览选文后仔细阅读第自然段。
    2. (2) 想知道怎么玩竹节人,浏览选文后,重点阅读第自然段
    3. (3) 根据选择的阅读内容,完成下面的“竹节人制作及操作指南”。
      竹节人制作及操作指南
      材料 
      制作方法第一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第二步:
      第三步:
       第一步: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使竹节人立起来。
      第二步:
      第三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
    4. (4) 张华在阅读选文时,重点阅读了第⑨、⑩自然段,他的阅读目的很可能是,他应采用的最恰当的阅读方法是

      A.写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                  B.体会竹节人给人带来的乐趣。

      C.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D.一边详细阅读,一边制作并演示。

    5. (5) 如果要聚焦对老师的描写,你会读第自然段,这两段对老师进行了动作和神态描写,也从(正面/侧面)说明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