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西方冲击(下)(1850-1860)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携手 第二节 第二节 中国境遇的再变 |
人物 | 言 论 |
李鸿章 |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梁启超 | 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
陈独秀 |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群英际会十三人,时代担当托此身。 石库门中筹大计,南湖船上纵经纶。 推翻旧制锤镰举,唤起工农正义伸。 奋斗百年从未倦,终将梦想变成真。 |
那堂课,赵老师满怀悲愤地讲起法国小说《最后一课》,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已经哽咽。“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他在黑板上写下“我是中国人”5个大字,告诉同学们:“今天也是我们的‘最后一课’,从现在起,我们也是亡国奴了。” |
材料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7年9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大城市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湘赣交界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广大贫苦农民从分得土地的事实中认识到:“红军是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的”,从各方面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发展,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材料一 当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消息在延安传开后,大家都非常担心毛主席的安全。有的说:“蒋介石要是有和平诚意,就叫他到延安来谈判”。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经过再三研究,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还是决定到重庆谈判。
材料二 ……蒋介石在“认定”毛泽东不敢到重庆谈判的基础上,发出了第二封邀请电报。毛泽东回复“先派周副主席赴重庆谈判。”第三封电报,再次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当时延安各阶层人士出于安全考虑,纷纷劝阻。但毛泽东仍以其“弥天大勇”亲赴重庆。
材料三 在谈判桌上,中共提出公平合理的整编全国军队,表示中共领导的军队可以大量削减,但国民党方面断然否定了中共的提议。最后中共又进一步做出让步,同意国共双方军队比例为7∶1,但国民党方面仅表示“可以考虑”……共产党方面提出“承认解放区及一切收复区的民选政权”,但国民党方面则表示“承认解放区绝对行不通”。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始终不被国民党承认。
材料一 在短短的三个月内,该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的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应。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