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学校2023-2024...

更新时间:2024-11-15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17小题,每题2分,共34分)
  • 1. (2024七上·南山期末) “北京猿人……打片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磁砧法。……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砍砸器、球形器、石锥、石砧等。”材料表明北京人
    A . 结成了群体生活在一起 B . 使用石器进行农业生产 C . 掌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 D . 制作石器技术比较成熟
  • 2. (2024七上·南山期末) 据考古发现,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的西发掘区有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谷糠层,分布面积80平方米,平均厚度0.15米。这反映出当时(     )
    A . 社会结构的复杂性 B .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C . 居民的生活习惯 D . 文化艺术的成就
  • 3. (2023七上·叙永月考) 《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

    A . 《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 . 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 . 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 . 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 4. (2024七上·南山期末) 河南洛阳发掘的二里头遗址,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区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了夏朝(     )
    A . 等级有序,阶级分化 B . 对外征战,耗费国力 C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 .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 5. (2024七上·南山期末) “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A . 猪纹陶钵 B . 四羊方尊 C . 刻有文字的甲骨 D . 圆形方孔半两钱
  • 6. (2024·罗江模拟) 利簋,西周早期青铜器,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由此可知( )
    A . 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 B . 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 C . 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 D . 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
  • 7. (2024七上·南山期末) 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8. (2024七上·南山期末) 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众多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 生产力的发展 B . 诸侯国的变法 C . 士阶层的崛起 D . 分封制的确立
  • 9. (2024七上·南山期末)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     )
    A . 都江堰的修建 B . 长城的修筑 C . 推恩令的实施 D . 灵渠的开凿
  • 10. (2024七上·南山期末) 学习历史,要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根据下图判断秦完成统一大业是在(     )

    A . 公元前3世纪前期 B . 公元前3世纪后期 C . 公元前2世纪前期 D . 公元前2世纪后期
  • 11. (2024七上·南山期末) 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史记 · 陈涉世家》认为是严苛的秦法,“失期,法皆斩”,并广为流传;1975 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中《秦律 · 徭律》规定,陈胜、吴广因为 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这表明(     )
    A . 私人修史的主观性太强可信度低 B . 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 . 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 D . 最新的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 12. (2024七上·南山期末)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由此可知,他们均提倡(     )
    A . 戒奢从简 B . 以农为本 C . 轻徭薄赋 D . 重商抑农
  • 13. (2024七上·南山期末) 下表反映的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内容

    类别

    人口(万)

    郡(个)

    中央

    450

    15

    封国

    850

    39

    A . 颁布推恩令 B . 制造五铢钱 C . 确立察举制 D . 实行分封制
  • 14. (2024七上·南山期末) 由下图可知,丝绸之路是一条(     )

    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

    A . 商贸之路 B . 政治之路 C . 宗教之路 D . 探险之路
  • 15. (2024七上·南山期末) 下表为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与之密切相关的现象是(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7

    9

    寿命(岁)

    27

    2

    32

    30

    3

    9

    36

    34

    18

    54

    A . 农民起义迅猛发展 B . 州牧割据混战不已 C .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D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16. (2023七上·天山期末)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部分)。其中,图中①②处是(     )

    220—265年

    西晋

    265—316年

    十六国

    304—439年

    北魏

    386—557年

    东魏

    北齐

    581年

    221—263年

    西魏

    北周

    222—280年

    317-420年

    420-479年

    479-502年

    502-557年

    557-589年

    A . 东汉   东晋 B . 西汉   东晋 C . 蜀国   东晋 D . 蜀国   东汉
  • 17. (2024七上·南山期末) 历史学者朱绍侯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出:“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材料意在说明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
    A . 使鲜卑文化在北方获主导地位 B . 具有汉化为主和相互学习特点 C . 推行汉化政策增强北魏的实力 D .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非选择题(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
  • 18. (2024七上·南山期末)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与交融、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材料二: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统一皇朝的建立,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形成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华夏族出现。以春秋战国时期诸夏与夷、蛮、戎、狄等族深入融合的华夏族为核心,包括中原及周边的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在秦汉大一统皇朝的历史条件下进入交往、交流、交融的新阶段。

    ——摘编自瞿林东《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材料三:下列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五千多年前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依据,并概括中国文明起源的特点(完全照抄材料不得分)。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时期和主要标志,并结合所学列举两例这段历史时期的史实予以说明。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的时代特征,并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
  • 19. (2024七上·南山期末)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生产力的发展,使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成为可能,“千耦其耘”(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劳动场面不再存在。一些奴隶主贵族改变剥削方式,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从中收取地租,这样,新兴地主阶级成长起来。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

    春秋晚期的牺尊

    材料二:秦孝公任商鞅。鞅以(认为)三晋(山西)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吸引)三晋之人,利其(给他们)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务农)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鼓励开垦荒地),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三:不同史书中的江南地区: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之为国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并概括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诱三晋之人”到秦国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对秦国的作用。
    3. (3) 不同史书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 20. (2024七上·南山期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区组织开展“赓续中华文脉”的实践探究活动,邀你参与。

    【活动一 “解密”国家宝藏】

    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1)根据考古发现,从商代墓的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活动二 “解读”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成就,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史记》书影

    《齐民要术》书影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2)请从上述文化遗产中任选一例,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活动三 “解说”历史人物】

    1984—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十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以下为其中的三枚纪念币。

    孔子纪念金币

    蔡伦纪念银币

    祖冲之纪念银币

    (3)任选两枚纪念币中的人物,撰写人物解说词。(要求:包括人物的生活时代、主要贡献及其作用)

    示例: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辨证论治”;发展了“治未病”思想,提倡预防疾病,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医圣”。

    (4)综合上述探究活动,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