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10 浏览次数: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24八上·番禺期末) 据统计,19世纪四五十年代,广州对英贸易从1844年的3340万美元下降到1849年的199万美元,1855年进一步下降到650万美元,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 清朝开放五口通商 C . 英国严格限制对华贸易 D . 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 2. (2024八上·番禺期末) 学会识别地图是培养时空观念的主要方法之一。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2024八上·番禺期末) 1859年,洪仁玕写成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作为太平天国官方的文书正式颁布。《资政新篇》的颁布(       )
    A . 打击慈禧太后的权威 B . 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C . 宣传扶清灭洋的思想 D . 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 4. (2024八上·番禺期末) 有学者认为,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强运动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这场“自强运动”(       )
    A . 彻底地实现富国强兵 B . 改革清朝的政治制度 C . 实现思想的全盘西化 D . 促进了民族工业产生
  • 5. (2024八上·番禺期末) 《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日本的著作,1895年由广州民间书局印行。此书一出版即洛阳纸贵,风行天下。这一现象说明(       )
    A . 时代赋予民族资本主义新的商机 B . 中国国际地位大大降低 C . 民族危机推动救亡图存思潮发展 D . 崇洋媚外社会风气盛行
  • 6. (2024八上·番禺期末) 他既接受了儒学思想的教育,又在香港和上海对西方资本主义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中外贯通的学识和思想构建了他的维新思想体系。他可能是(       )
    A . 林则徐 B . 李鸿章 C . 康有为 D . 陈天华
  • 7. (2024八上·番禺期末) 某条约载明:“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沾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条约是(       )
    A . 《天津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8. 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等文章。这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 )
    A . 倾向改良 B . 主张革命 C . 拥护君主立宪 D . 赞成君主专制
  • 9. (2024八上·番禺期末) “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然后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当天下午,革命组成湖北军政府。”这反映的事件是(       )
    A . 武昌起义 B . 黄花岗起义 C . 萍浏醴起义 D . 广州起义
  • 10. (2024八上·番禺期末)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时。搜索到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歌曲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下列能体现“揖美追欧,旧邦新造”的是(       )
    A . 成立中国同盟会 B . 给予清朝退位皇帝优待 C .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1. (2024八上·番禺期末) 20世纪初,广州一天剪辫者有20多万,城里的理发店从早晨到晚上,排起了长队,非常拥挤。无论老弱少壮、士农工商,都争相剪辫。与此现象相关的史实是(       )
    A . 新文化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戊戌变法
  • 12. (2024八上·番禺期末)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劳动”“工人”“无产阶级”等词大量出现,这种变化可说明(       )
    A .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 . 国民革命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 . 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消失殆尽 D .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 13. (2024八上·番禺期末) 1919年5月,广州学生、市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并冲击推销日货的先施,新大新,真光三大公司和其他商店,在西关一带还贴出厨工粤语告示:“抵制需毅力,劣货切勿食。国体要争持,务尽个人力。如有违反者,定以群力击。”这反映了(       )
    A .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B . 工人运动的积极性 C . 五四运动的反封建性 D . 五四运动的群众性
  • 14. (2024八上·番禺期末) 某历史研学小组计划到下面两个旧址纪念馆参观考察,由此推断该小组研学的主题可能是(       )

                 

    图1   中共三大旧址纪念馆        图2   国民党一大旧址纪念馆

    A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D .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 15. (2024八上·番禺期末) 下图中朱德、毛泽东领导的两支军队笑逐颜开,胜利会师。绘画中历史事件的作用是(       )

    A .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B . 确立城市中心革命道路 C . 鼓舞全国军民积极抗战 D . 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16. (2024八上·番禺期末) 在开展“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班会上,某班同学演讲故事的标题如下:《半条被子》、《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它们来源于(       )
    A . 护法战争 B . 红军长征 C . 二次革命 D . 护国战争
  • 17. (2024八上·番禺期末) 《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本杂志,1935年的二十四杂志中,有八期的漫画内容涉及日本帝国主义,到1936年,数日上升至十期。此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 .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B . 实业教国思潮开始兴起 C . “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D . 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
  • 18. (2024八上·番禺期末) 1936年某日凌晨5时,中共中央收到一封电报,“西北全部武装暴动,意图俘虏卖国头子,举起抗日义旗。”此电报描述的是(       )
    A . 华北危机 B . 南昌起义 C . 西安事变 D . 淮海战役
  • 19. (2024八上·番禺期末) 下图是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入缅作战时写下的遗书,遗书中写道:“现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这可用于研究(       )

    A . 台儿庄战役 B . 平型关大捷 C . 淞沪会战 D . 中国远征军抗战
  • 20. (2024八上·番禺期末) 他们“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战法,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这些战法主要应用在(       )
    A . 中央红军的“反围剿” B . 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 C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
  • 21. (2024八上·番禺期末) 邮票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是1944年山东根据地战时邮务总局发布的“农耕图”邮票。它反映的是(       )

    A . 大生产运动 B .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C . “打土豪,分田地” D . 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
  • 22. (2024八上·番禺期末) 下图为毛泽东参加某次大会的代表证,这次会议(       )

    A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B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C .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方针
  • 23. (2024八上·番禺期末) 解放战争时期,各地群众积极支援前线作战,涌现出“支前劳模”。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
    A . 强大的武装力量 B . 人民群众的支持 C . 高明的战略战术 D . 国民党军队腐败
  • 24. (2024八上·番禺期末) 《江汉关十年报告(1922-1931)》认为“这十年进口总的趋势是,输入品主要限于中国不能生产的产品,如油、用电设备、机械等”,这表明近代民族工业(       )
    A . 地区分布不均衡 B . 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C . 重工业基础薄弱 D . 占据国家经济主导地位
  • 25. (2024八上·番禺期末) 1927年,中华民国外交官陆宗舆的长女结婚,婚礼所用花轿为欧式马车,仪仗用“回避”“肃静”等复古銮仗。这反映了(       )
    A . 社会习俗呈现中西合璧 B . 旧式婚礼习俗彻底破除 C . 妇女权益得到根本保障 D . 婚礼程序普遍繁琐冗长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40分)
  • 26. (2024八上·番禺期末) 近代中国海关,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实行片面协定关税和领事报关制度等。1854年,江海关(上海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出现的第一个由外籍人士监管洋货、征收洋税的海关。1858年,中国被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各开放口岸先后聘任洋人开设新式海关,洋人逐步成为主管海关事务的实际领导者。19世纪60年代总税务司署成立后,形成了以外籍总税务司和税务司为核心的中国近代海关管理体系。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风雨兼程三千年——中国海关发展史》

    材料二   中国近代海关设关地点与年代一览表

    设关年代

    通商口岸

    设关年代

    通商口岸

    设关年代

    通商口岸

    1854

    上海

    1862

    厦门

    1902

    秦皇岛

    1859

    广州

    汉口

    1904

    长沙

    1860

    汕头

    1877

    温州

    1907

    满洲里

    1861

    福州

    1896

    沙市

    齐齐哈尔

    宁波

    杭州

    哈尔滨

    天津

    苏州

    长春

    ——摘编自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

    材料三

    中国海关捐款情况表

    1931年12月

    海关华员联合会捐助马占山军饷银1000元

    1932年-1933年

    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先后7次为东北义勇军捐献银元2203元

    1933年2月-1936年

    海关俱乐部与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发起“海关华员爱国捐活动”,共收到爱国捐银元和法币75万元。

    1938年9月-1939年2月

    东海关所属龙口分关逐月将税收60%交于八路军作为军用经费,共计捐款国币82321.091元。

    ——摘编自中国海关博物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实行片面协定关税”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概括近代清政府海关管理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海关设关在地理位置上的变化及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述中国海关捐款的理由。
  • 27. (2024八上·番禺期末) 诵读红色书信,传承红色力量。封封革命先辈的家书,传递着中国人民的执着追求与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年聂荣臻1922年6月3日《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父母亲大人膝下:不得手谕久矣。……狼毒野心之列强!无故侵占我国土!二十一条之否认被拒绝,而租地期满,又故意不肯交还!私位饱囊之政府,只知自争地盘,拥数十万之雄兵,无非残杀同胞,热血男儿何堪睹此?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王尔琢1927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与父母书:

    父母大人: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李卡1949年与家人书:

    我是平常的人,在这个伟大的斗争中,确是一个很平常的人,而我的被捕及死都是意料中的事,是不可怕的,而怕也怕不来……时局就快转变了,天翻地覆的日子快到了,报上已坦白承认共军将渡江,这就是最后的用武装解决中国革命的一场大斗争。过后,人民便快乐了,你也会跳舞似的迎接新的日子的,你们应该快乐。

    歌唱吧,我会在梦里听到你洪亮而快乐的高歌。

    ——以上材料摘编自党建读物出版社《红色家书》

    1.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封家书撰写时的背景,并指出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军将渡江”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并分析其意义。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事业中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 28. (2024八上·番禺期末) 近代中国出版业引领着时代思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民营出版业首先是从翻译出版开始的。出版主体从开始时仅有官办出版机构、教会出版机构到遍布各地的民营出版机构的出现。出版内容由最初注重自然科学到后来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兼顾,这些均为中国早期工业化知识传播与思想界变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摘编自黄宝忠《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成长的社会生态分析》

    材料二

    图片及说明

    图①:《西国近事汇编》,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编,1873至1899年西方各国大事要闻录

    图②:《时务报》,1896年梁启超在上发表《变法通议》

    图③:1912年,商务印书馆编译《世界共和国政要》,介绍共和制度和思想

    图④:《新青年》,1919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图⑤:《解放日报》,1945年8月9日,刊登毛泽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图⑥:《新华日报》,1945年8月28日下午7时出版《毛泽东同志抵渝》号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出版业发展的影响。
    2. (2) 选择材料二中至少两幅相关联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并分析它们的联系。(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示例:

      图片:图⑤和图⑥。

      说明:图⑤说明了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图⑥是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联系: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渴望和平,而国民党为给发动内战争取时间,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等人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