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毕业...

更新时间:2024-08-26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识字与写字
  • 1. (2024六下·昌平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小题。

    百年风雨,岁月峥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fù qiáng____、人民xìng fú____,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不畏xī shēng____顽强拼搏、砥砺前行,在中国这片广mào____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

    1. (1) 根据拼音,将词语写在田字格中,注意把字写规范。
    2. (2) “砺”字的第九笔是
    3. (3) 下列词语中,与“浴血奋战”中的“血”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 . 雨腥风 B . 呕心沥 C . 一针见 D . 沸腾
    4. (4)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广mào”一词中的“mào”字应选择的一项是(    )。
      A . 冒:向外透;往上升 B . 袤:长度,也指南北的长度 C . 贸:交易;贸易 D .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 2. (2024六下·昌平期末)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fù 弄bō 息qī 玲珑透tì B . zhi 汤chí 依wèi 赴汤火dǎo C . yù 释jiě 徒fěi 见微知zhù D . jùn 袭qīn 然jié 而不舍qì
  • 3. (2024六下·昌平期末)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幼稚 粉碎 寂寞 含糊 B . 染缸 抵抗 书藉 缺乏 C . 魔鬼 敏感 优伤 荒凉 D . 恰好 耽搁 避免 轻脆
  • 4. (2024六下·昌平期末) 下列每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百折不挠 抓耳 B . 饥寒交迫 迫不及待 C . 心平气和 和盘托出 D . 轻而举 通俗
  • 5. (2024六下·昌平期末) 下列诗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何当金络脑 何当:什么时候。 B . 烈火焚烧若等闲 等闲:空闲。 C . 孰为汝多乎 知:同“智”,智慧。 D . 巍巍乎若泰山 巍巍:高大的样子。
二、积累与运用
  • 6. (2024六下·昌平期末)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一起回忆往事,梳理知识,互相勉励。请你按要求完成小题。
    1. (1) 小雅的成长纪念册中有下面几句话,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三年级春游时,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闻名中外的颐和园。 B . 四年级运动会时,我们班的同学齐心协力,取得了忘乎所以的荣誉。 C . 五年级期末测试时,做完题后我聚精会神地检查,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 六年级下学期,我阅读了很多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读后对他们肃然起敬
    2. (2) 小雅正在准备毕业典礼的演讲,她想在演讲中劝诫同学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她可以引用的诗句是(    )
      A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 (3) 小雅即将小学毕业,爸爸想送给她一句名言,激励她在中学阶段通过努力,天天进步,不断超越自己。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 .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C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 .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4. (4) 小雅想选一则俗语写在笔记本首页上,勉励自己刻苦读书。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 .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5. (5) 小雅对自己读过的外国名著进行了梳理,以下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鲁滨逊漂流记》是德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经典之作。 B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主人公汤姆·索亚富有冒险精神和好奇心。 C . “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的白银”是《骑鹅旅行记》中的精彩内容。 D . 《昆虫记》用富有诗意的笔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 7. (2024六下·昌平期末) 请你根据积累,将下列诗文补充完整。
    1. (1) 诗中有志:“咬定青山不放松,。”诗人郑燮借言志,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2. (2) 诗中有景:《》一诗中,“,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了整个长安城的美好春景。
    3. (3) 诗中有情:《十五夜望月》一诗中,“。”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 (4) 《学弈》中的最后两句自问自答,总结了全文:“?曰:非然也。”
    5. (5) 谈到时光的飞逝,我们不禁会想到朱自清写的《匆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吹散了,如薄雾,被蒸融了。
三、阅读与鉴赏;读下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8. (2024六下·昌平期末)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材料一】

    ①调查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8%,与2022年持平;报纸阅读率为23.1%,较2022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17.5%,较2022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电脑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使用率为80.3%,较2022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

    ②2023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6.2%,较2022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39本,较2022年增加了0.25本。

    (选自新华网,有改动)

    【材料二】

    翻开一本秦兵马俑电子画册,屏幕上立即展示各种秦俑立体造型;戴上VR眼镜阅读一本关于航天的图书,宇宙飞船近在眼前;手机端下载移动应用程序(APP),机器人开始为孩子朗读智能绘本……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5G、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云计算等新技术纷纷亮相,充分展现了未来阅读的无限可能。业内人士预测,随着5G技术落地、虚拟技术提升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字化阅读将向智慧化方向发展。

    (选自新华社,有改动)

    【材料三】

    ①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一方面,大力整合政府、社会、学校等各类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实体书店、社区图书馆等阅读场所引领阅读潮流的作用,打造更多的公共文化空间。另一方面,不仅要汲取外来先进文化,更要努力发掘和传承本土文化,大量阅读中华经典书目,徜徉在浩瀚的书海里,构筑起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最后,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当下,我们也要加快打造数字文化高地,为人们提供更多内容丰富、制作精美、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数字阅读产品。

    ②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在书香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一起在书香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使“书香”成为中华文化最美的味道。

    (选自淮北文明网,有改动)

    1. (1) 通过阅读【材料一】,可以知道与2022年相比较,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报纸阅读率和期刊阅读率都有所(提高 下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使用率有所(提高下降)。(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
    2. (2) 【材料一】中的第二自然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是,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3. (3) 【材料二】中列举了未来阅读的三种方式,其中你最喜欢的一种是,因为
    4. (4) 阅读【材料三】,联系材料内容,你猜测“浩瀚”的意思是
    5.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书香校园建设是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途径,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为打造书香校园提出自己的建议。(至少提出两条建议)
  • 9. (2024六下·昌平期末)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旧居忆伟人

    ①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是李大钊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住所,现在已经向公众开放。在这座幽静古朴的小院里,李大钊的半身铜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②院子不是很大,但是很温馨。那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李大钊看着仿佛被铺上一层厚棉絮的地面,对他的女儿和儿子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要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地说:“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可怎么办?”李大钊用手轻托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慈祥的目光从晶亮的镜片中透出来。他笑意盈盈地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老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

    ③随后,他招呼孩子们拿上簸箕和扫帚到院子里去。他对孩子们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说完,他率先俯下身子挥起扫帚开始扫雪,一边扫一边给孩子们讲新奇的故事。孩子们也跟着扫起来,不仅不觉得冷,反而是越扫越带劲儿……

    ④院子的西厢房里放置着一架黑色老式风琴,那是李大钊带着儿女从小市场里淘回来的。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李大钊稍有空闲,便会用音乐来(陶冶 陶醉)他们的心灵。夏天的晚上,李大钊常把孩子们喊进书房,教他们唱《国际歌》,并讲解歌词的意义。他还叮嘱孩子们,唱的声音不能太高,不能让街上的警察和暗探听见。听了父亲的话,孩子们都(满意 会意)地点点头。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将全部的情感都融入歌声里了。孩子们都深受感染,动情地唱了一遍又一遍。

    ⑤这座承(zǎi zài)着李大钊和家人欢声笑语的小院,也见证了他“铁肩担道义”的革命情怀。

    ⑥1926年3月18日,为反对八国通牒(dié),数千学生和群众来到天安门开(zhāo zhào)国民大会,会后前往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游行请愿。

    ⑦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李大钊,参与部署了这次活动。游行队伍中,李大钊昂首挺胸,目光炯炯,神情庄重而严肃。

    ⑧反动政府无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正义要求,疯狂地向示威群众开枪扫射。面对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指挥群众疏散。眼见有几个受伤的青年倒在了地上,李大钊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用一双有力的大手把他们搀扶起来。他环视四周,沉稳地组织其他人掩护伤员撤离。

    ⑨随后,李大钊组织召开北京党组织的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新的战斗计划……

    ⑩多少年过去了,如今驻足于这座清幽古朴的院落,凝视着李大钊的半身铜像,我们仿佛依然可以看到他那高大的身影:身着一件灰布旧棉袍,戴着眼镜,儒雅而有风度。平静而慈祥的脸上,目光总是那么坚定……

    1. (1) 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zǎi zài) (zhāo zhào)

    2. (2) 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

      ①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李大钊稍有空闲,便会用音乐来(陶冶 陶醉)他们的心灵。

      ②听了父亲的话,孩子们都(满意 会意)地点点头。

    3. (3) 结合短文内容,解释词语的意思。

      目光炯炯:

    4. (4) 短文回忆了李大钊的哪三件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② ③部署、参加游行活动

    5. (5) 作为一位父亲,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李大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结合短文说明理由。(从李大钊两种身份的角度分别叙述)
    6. (6) 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李大钊的半身铜像,这样的写法是,这样写的好处是
  • 10. (2024六下·昌平期末) 阅读理解

    林海

    ①我总以为大兴安岭是奇峰怪石,高不可攀的。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进到原始森林里边去,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舒服。

    ②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③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A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④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B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⑤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C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在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的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⑥谁进入岭中,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怎能不马上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份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桌椅、椽(chuán)柱,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兴安岭的可爱,就在于它美得并不空洞。它的千山一碧,万古长青,又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起来。于是,它的美丽就与建设结为一体,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⑦及至看到林场,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护树,一手砍,一手栽。我们不仅取宝,也作科学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够万古长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山林中已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了。

    1. (1) 大兴安岭资源丰富,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数不尽的 数不尽的

    2. (2) 第④自然段写道:“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的浪花吗?”其中“白的浪花”指的是
    3. (3) 短文第②至⑤自然段是从三方面介绍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4. (4)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⑴第②自然段写出了大兴安岭岭多且孤峰突起的特点。

      ⑵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护树,能使林海万古长青。

      ⑶第⑥自然段中的“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桌椅、椽柱”说明了大兴安岭的木材使用范围广。

    5. (5) 短文中有三处画直线的语句,你最喜欢哪句?请写出相应序号并说明理由。

      我最喜欢句,理由是:

    6. (6) 文中三次提到“亲切、舒服”,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每次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是什么?写下来。

      第一次的原因是:

      第二次的原因是:

      第三次的原因是:

    7. (7) 读读短文最后一句话,结合文章内容想一想,“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习作与表达
  • 11. (2024六下·昌平期末)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①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②分段表述,语句通顺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题目一:一次印象深刻的风俗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在这些节日里,你一定和家人一起参加过有意义的风俗活动:贴春联、看花灯、包粽子、赏月等。请你选择印象深刻的一次风俗活动,写一篇习作。

    题目二: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点点滴滴,一定有很多令你难忘的人和事:给予你帮助的同学、一次有趣的活动、一个令你感动的瞬间……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