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2024)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 基础...

更新时间:2024-08-27 浏览次数: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上·越城月考) 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植物生长 B . 经济危机 C . 台风 D . 火山爆发
  • 2. (2023七上·柯桥月考) 2022年12月4日,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历经高温和低温的双重考验安全着陆。同时返回的还有多种太空实验样品,其中包括国际上首次在太空获得的水稻种子。根据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1. (1)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产生超过1000℃的高温。舱外防热材料不断熔化、汽化等带走热量(如图),确保了舱内航天员的安全。防热材料在熔化、汽化过程中( )
      A . 熔化、汽化都吸热 B .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C . 熔化、汽化都放热 D .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2. (2) 返回舱着陆时,地面气温计示数如图。地面气温为( )
      A . 11℃ B . 9℃ C . -9℃ D . -11℃
    3. (3) 返回的太空水稻将由中科院实验室继续培养,并与普通水稻种子作对比研究小组同学对此提出以下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 该水稻得到种子会更多吗? B . 该水稻成熟时间会更短吗? C . 该水稻植株长得会更高吗? D . 该水稻开出的花会更美吗?
  • 3. (2023七上·宁海期末)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以下科学家及其贡献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发现细胞   B .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C .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团队——实践证明了大地球形说   D .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 4. (2024七上·永康期中) 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B . 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 D .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
  • 5. (2023七上·柯桥月考) 科学来自生活实成,但又高于生活。要正确的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B .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C . 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D . 在已积累的科学知识基础上,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
二、填空题
  • 6. (2024七下·杭州期末) 人们发现汽车在行驶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F1与汽车迎风面积S和汽车行驶速度v有关,得到实验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表1为汽车行驶速度v=20m/s时空气阻力F1与迎风面积S的有关数据,表2为迎风面积S=4.0m2时空气阻力F1与汽车行驶速度的有关数据)。

    表1

    S/m2

    1.0

    2.0

    3.0

    4.0

    F1/N

    103

    206

    309

    412

    表2

    v/m·s-2

    10

    20

    30

    40

    F1/N

    103

    412

    1648

    1. (1) 由表1数据可知: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时,空气阻力与迎风面积成关系。
    2. (2) 表2空格中的数据应为
三、实验探究题
  • 7. (2024八下·东阳期末) 如图是我国海上最大浮式风电装置示意图。可在水中漂浮并利用风能发电。为海上油气田供电。该装置由浮力设备、支撑柱和风机设各组成。
    1. (1) 发电原理探析。风机设备装置利用风力发电。其工作原理与下列实验相同。

    2. (2) 浮力设备立柱承重效率研究。

      查阅资料:柱子承重效率可以用承重比(柱子能承受的最大质量与柱子质量的比值)表示,承重比越大,承重效率越高。

      为研究柱子承重的效率与横截面的形状、周长关系,研习小组展开如下探究:

      ①用相同材料纸板制成高度相同的各种实验所需的空心模型(如图)。

      ②测出模型的横截面周长、质量。

      ③测量模型的最大承重质量。

      ④多次重复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

      组别

      横截面形状

      周长/厘米

      承重比

      1

      18

      3509

      2

      24

      3307

      3

      30

      3116

      4

      30

      3319

      5

      30

      3514

      6

      30

      3766

      Ⅰ.根据1、2、3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Ⅱ.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柱子高度和横截面周长一定时,圆柱承重率最大。

      推测过程为:柱子的横截面周长一定时,随棱数量增加,柱子的承重效率增大,横截面为圆形的柱子,其棱数量可视为,因此承重效率大。

    3. (3) 浮力设备的立柱抗压性研究。为了让中空的边立柱在海水中有更好的抗压性,有人对立柱壁进行了设计,下列四种边立柱的纵切面形状设计,与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契合的是

四、解答题
  • 8. (2024八下·拱墅期末) 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阅读《温室效应是什么》科普短文(节选),回答问题。

    世界上,宇宙中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其中包括从紫到红的可见光)。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地球发射的电磁波长因为温度较低而较长,称为地面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的遭遇是不同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因为大气的温度比地面更低)。其中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面接受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这就是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

    大气中每种气体并不是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地球大气中起温室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等。它们几乎吸收地面发出的所有的长波辐射,其中只有一个很窄的区段吸收很少,因此称为“窗区”。地球主要正是通过这个窗区把从太阳获得的热量中的70%又以长波辐射形式返还宇宙空间,从而维持地面温度不变,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数量和品种,使这个70%的数值下降,留下的余热使地球变暖的。

    1. (1) 小乐根据科普短文建立了大气温室效应的模型,如图甲所示,其中表示逆辐射的是(选填“①”或“②”)。

    2. (2) 小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验证CO2为温室气体。辐射源通过装有不同气体的扁玻璃瓶后,在热成像仪上成像,测量得到热成像图的温度结果如表所示:

      待测气体

      干燥的CO2

      干燥的O2

      干燥的空气

      湿润的空气

      干燥的甲烷

      热成像图的温度/℃

      64.0

      81.6

      82.6

      72.4

      X

      由表可知,CO2、O2、H2O三种气体,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最弱的是____。甲烷是温室气体,则X可能是____。

      A . 81.2 B . 84.3 C . 62.8
  • 9. (2023八下·温州期末) 硝酸羟胺(H4N2O4)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绿色推进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氮气、氧气和水。其微观示意如图所示。

    1. (1) 一个硝酸羟胺(H4N2O4)分子中H、N、O原子个数比为
    2. (2) 据图分析,“”代表物质的化学式是
    3.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硝酸羟胺分解会释放大量能量,可用作飞船的绿色推进剂。

      请在上述生成物中任选一种举例说明性质决定用途:

    4. (4) 硝酸羟胺目前主要应用于航天领域,有人建议在民用方面将其推广,如汽车燃料、厨房燃气等,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下列观点属于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有____。(可多选)
      A . 硝酸羟胺有剧毒,挥发后对皮肤和眼睛等损伤较大 B . 等质量的硝酸羟胺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比普通汽油大得多 C . 硝酸羟胺熔点低、易泄露,对储存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 D . 硝酸羟胺完全分解后产物无污染,绿色环保 E . 在研发硝酸羟胺的使用及其安全性等方面投入成本过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