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此时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不能传声,进而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
(1)该实验原理是;
(2)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3)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
(4)经测量,s1=0.9m,s2=0.4m,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1)小明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小明跑后半程所用的时间;
(3)小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火车行驶的速度;
(2)大桥的长度;
(3)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