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联赛...

更新时间:2024-10-23 浏览次数:8 类型:竞赛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 1. (2023九上·衡阳竞赛)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面对他人的出言不训,我们能待人和颜悦色,宽厚仁(cí),这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最大的(jiāo)养。 B . 李白借助大胆的想象,(xuān)染山寺之高,把山寺的高(sǒng)和夜晚的静谧写得很逼真,给人身临奇境之感。 C . 我国古典诗词作为浩(hàn)典籍中的文学瑰宝,宛如塑造了民族魂魄的长江,成为(bǔ)育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精神乳汁。 D . 根据《木兰诗》的描述,北朝可(hàn)征兵抵(yù)外族的入侵,花木兰的父亲在受招之列。
  • 2. (2023九上·衡阳竞赛)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丰收时节,稻子成熟了,放眼望去,田野一片碧绿,农民伯伯正在田里辛勤地收割。 B . “假疫苗”事件曝光后,各界人士呼吁提高企业违法成本,使企业面对暴利“望而却步”。 C . 电影《我不是药神》揭露了老百姓无法负担高昂抗癌药,上映首日就获得了超高的口碑。 D . 根据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大数据,互联网使用被划为若干个群组。
  • 3. (2023九上·衡阳竞赛)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降雨量达到了入春以来的最高值。 B .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 C . 《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D . 新鲜大米,手感爽滑,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 4. (2023九上·衡阳竞赛)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 . “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 . “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 . “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 5. (2023九上·衡阳竞赛)  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其实完美本身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完美是八月十五一轮圆满的明月,完美是白璧无瑕的一支出水芙蓉,它激发人们内心最强烈的欲望,它深深地撩拨着人们的心弦。____,____,____,多少人受了“完美”的诱惑,踏上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最终失足于心灵的沼泽。

    A . 因为,这月是水中月,这花是镜中花 B . 然而,这花是镜中花,这月是水中月 C . 然而,这月是水中月,这花是镜中花 D . 因为,这花是镜中花,这月是水中月
  • 6. (2023九上·衡阳竞赛)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导游小李说:“各位游客,我马上就要讲解本次参观活动的注意事项了,请大家洗耳恭听。” B . 张老师找小刚到办公室谈话,小刚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去写作业呢。” C . 交通协警员小吴看见一位女士正在闯红灯,就一把拽住她说:“你是不是活腻了?” D . 朋友的父亲八十大寿,小王对朋友说:“祝令尊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7. (2023九上·衡阳竞赛) 为庆祝今年的联合国中文日(每年的中国农历节气“谷雨”),你校九年级(1)班将举办“我爱中文”活动。请你参与。
    1. (1) 【趣味中文】活动中,阿联解说中文形、义相关的特点,向大家展示了“即”“既”两个字的早期字形,并设计了抢答题。你来抢答。

      即:像人靠近食器准备就餐的样子

      既:像人坐在食器前扭头表示吃饱了。

      ①在下列成语中,正确选择汉字

      一如

      可望不可

      ②选用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2. (2) 【韵律中文】中文声韵优美。根据提示完成展板(其中第三空处填写作者)。

      音韵

      规律

      示例

      双声

      双音节词声母相同

      望西都,。(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叠韵

      双音节词韵母相同

      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

      平仄

      声调变化高低相谐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谐音

      同音替代形成双关

      例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似无却有

      例2: 

      叠音

      运用叠词重复音节

      例1: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例2: 

    3. (3) 【意蕴中文】请你仿照示例,在“日、木、山、水”中选择一个字,另写一段语句。

                      日                木                山                水

      示例:这个“月”字,虽然并不圆满,但这是人们所见到的月亮的常态。可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懂得这个道理,心态就会变得平和乐观。

    4. (4) 【艺术中文】

      本环节安排了主题讨论:“利用网络手段传承与推广书法艺术”。请你围绕主题,从“利”与“弊”两方面各列举一条看法,参加讨论。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 8. (2023九上·衡阳竞赛)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

    韩翃

    故园此日多心赏,窗下泉流竹外云。

    近馆应逢沈道士 , 比邻自识卞田君

    离宫树影登山见,上苑钟声过雪闻。

    相劝早移丹凤阙,不须常恋白鸥群。

    【注】①沈道士:沈羲。葛洪《神仙传》:“学道于蜀中,消灾治病,救济百姓。”②卞田君:指南齐卞彬。卞彬才操不群,性好饮酒,脱略形骸,自号 “卞田居”。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一句中的“故园”本指故乡,在诗中指田明府所归之处,即终南山的别墅。 B . 第二句写朋友在山中的居所,可近观泉流,远眺闲云,景色令人赏心悦目。 C . 颈联想象在终南别业可见可闻,“离宫”“上苑”与下文的“丹凤阙”呼应。 D . 尾联希望友人不必太留恋终南别墅的自然风光,还应多欣赏京城的人文景观。
    2. (2) 前人认为此诗“赞美之余不忘规劝”,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9. (2023九上·衡阳竞赛)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知不 ,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长也。《兑命》曰:“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

    【乙】少时阅唐宋以来诸诗家,不终卷,而己之才思涌出。遂不能息心凝虑 , 究极本领。不过如世之选家,略得大概而已。晚年无事,取诸家全集,再三展玩 , 始知真才分、真境地。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

    因窃自愧悔:使数十年前,早从此绎,得识各家独至之处,与之相上下 , 其才高者,可以扩吾之才;其功深者,可以进吾之功;必将挫笼参会 , 自成一家。惜乎老至耄及,精力已衰,不复能与古人争胜。然犹幸老而从事于此,不能力追,而尚能见到,差于终身不窥堂奥者。

    (选自清•赵翼《<瓯北诗话>小引》)

    【注释】①息心凝虑:静心思考。②展玩:展读,赏玩。③相上下:相比较。④挫笼参会:吸收、比较和领悟。⑤耄:八九十岁。

    1. (1) 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教然后知                                困:疲倦 B . 学半                                        学:教导 C . 早从此绎                                寻:探求 D . 于终身不窥堂奥者                胜:超过
    2. (2) 下面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嘉肴                                                不能力追 B . 知不 , 然后能自反也                        不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 . 此之谓乎!                                        始知真才分、真境地 D . 故曰:教学长也                                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3. (3)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中“嘉肴”“大概”“参会”“终身”四个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相同。 B . 《论语》中的“温故知新”与甲文中的“教学相长”提示我们:学习方法灵活多样,选择恰当的方法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C . 赵翼曾经评论说很多人读经典是“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从乙文的“愧悔”来看,他自己也犯过相同的错误。 D . 赵翼虽能“知不足”,但是不能“自反”,忘记了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警告,晚年落得个“意与日去”“悲守穷庐”的结局。
    4.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

    5. (5)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甲文重点强调;乙文阐述了少时读唐宋诸家诗不终卷,不能,晚年取诸家全集,再三品读,才看到诸家诗中的“真才分、真境地”。(请用原文相关语句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 10. (2023九上·衡阳竞赛)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韵美学具有非唐的大国韵度。如果说唐代诗人的大量边塞诗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大国气度和多民族文化交融,那么,宋代艺术就不免刻意调低了此一音高,而以相对纯粹的中国品格凸显出来,它以婉约风格的宋词和经典色彩的天青色宋瓷为代表。又如果说唐人以气胜,那么宋人以韵胜。气更偏于自然,韵则偏于人化。不妨说,宋代文化终于脱胎换骨,形成了中华文明传统的新内核,它具有某些内敛又优美的品格,这些品格具有极度向内搜求的特点。似乎,近世感的获得是不需要历史连续性的,这就使得向历史回溯失去了必要性和动力。质言之,唐宋之际发生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基础性的意义上,我们说它的大国韵度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唐”的。

    (摘编自张节末《论“宋韵”的美学向度》)

    材料二:关于宋代文化的特点,有不少学者作过探讨。著名宋史专家刘子健具体论证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文化的“内省”特点。傅乐成教授总结唐、宋文化“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唐代文化以接受外来文化为主,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宋代文化则在“民族本位”的基础上,转向“单纯与收敛”,到了南宋,由于道统思想的确立,其“民族本位文化益形坚固,其排拒外来文化的成见,也日益加深”。也就是说,宋代文化具有既单纯内敛又具有排他性的特点,这与刘子健的“内省说”有相同之处。宋代文化的确具有“内省”或“内敛”等特征,但如果作深入观察,也许可以发现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宋人在“祖宗家法”引导下,通过内省创造的所谓“宋型文化”,与“开放性”“复杂性”等特征并非对立。

    与“四夷既服”、雄踞东亚的唐代不同,宋代版图狭小;而在五代十国的近一个世纪,北方少数民族的实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北宋就经常遭到西夏的侵扰;南渡后,更是只剩半壁江山。因此,宋人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不过,宋人的忧患没有导致颓废,而是在忧患中内省,在内省中寻

    找立身之本。邵雍说:“天学修心,人学修身。身安心乐,乃见天人。”这个“天人合一”便是宋人内省后形成的一种立身境界。范仲淹在内省中形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忧乐观”,影响了整个宋代士人,至今依然。

    从这个意义上说,宋人的内省不是“单纯与收敛”,更不是排他,而是“致广大”,即在广泛汲取人类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博深厚、大气开放的气度。邵雍的“天人合一”,范仲淹的“忧乐观”,就体现了这一点。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又从广阔的宇宙空间与深远的历史时间中来确认人的社会角色。再如苏轼提出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与天地同在,无穷无尽,其广博大气世所罕见。

    与唐人的粗犷雄放不同,宋人在广泛汲取人类知识的过程中,不仅精细入微,而且他们的文化活动也达到了精细化的境界。宋代理学融儒、道、释三家思想于一体。在融汇过程中,宋代不同学派虽有各自的主张与立场,但均以儒家思想为主,汲取释、道两家的精华,融合成体大思精的理学体系,形成了宋代文化的大脑与灵魂。在这个大脑的指挥下,宋人的生活,宋代的文学、艺术、陶瓷、建筑等文化作品,均具有精细化的特征,并于“尽精微”中,体现出丰富性与多元化。

    “极高明而道中庸”体现了宋人自身的修养,“极高明”是指人在立身处世时达到既高大又光明的精神境界;“道中庸”则指通达中庸之道,是通向“极高明”的一种修养途径。它保证了和而不同的学派的形成,也促进了“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的展开,犹如“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一宋代文化意与韵的形成,离不开宋代“祖宗家法”的保障。宋代实施的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制度,这个制度又是以广大庶族即平民士人为基础的。反映在科举制度上,大量的庶族平民进入了政府的各级机构。其他一系列的“祖宗家法”又强化了士人经世济民的能量,以及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从多方面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自主、文化自断、文化自信的性格,造就了自先秦以来又一座文化高峰。

    宋代文化的意与韵,根植于其独到的理学即哲学。如果说,由各种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是一个人的骨骼支架,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人的血脉肌肤,那么哲学就是一个人的大脑与灵魂,也是一个人的精神与信仰所在。宋人虽生于忧患、长于忧患,却善于内省,并在“祖宗家法”的保障下,个性得到了舒展和张扬,乃至通向“极高明”之境界。这是宋代文化更深层的意与韵,也是“致广大”与“尽精微”的根本所在。

    (摘编自沈松勤《宋代文化的意与韵》)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代的大国气度和多民族文化交融从其边塞诗中可以窥见,宋代艺术则以婉约词和天青色瓷器为代表。 B . 对于宋代文化具有既单纯内敛又具有排他性的特点的说法,作者不赞同,但认为傅乐成和刘子健都赞同。 C . 作者认为,宋人的内省是具有忧患意识的宋人在汲取人类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广博深厚、大气开放的气度。 D . “道中庸”指通达中庸之道,宋人可通过这一途径提高自身的修养,进而达到既高大又光明的精神境界。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近世感的获得不需要历史连续性,所以宋文化没有继承唐文化,就发生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B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体现了宋人乃至自宋之后中国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C . 材料二引用邵雍和范仲淹的话,证明了宋人在内忧外患之中内省,在内省中寻找立身之本的观点。 D . 材料二中的“祖宗家法”主要包括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等,它保障了宋代文化意与韵的形成。
    3. (3)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宋韵文化中“内省”特点的一项是( )
      A . 宋代瓷器,汝、官天青,定窑牙白,设色素雅,造型简约,却能引人进入“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B . 从宋代开始形成了沿西湖堤岸种桃柳的特色景观,在宋韵文化的投射下,柳树已然成为西湖乃至杭州的精神符号。 C .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 D . 《梦华录》中的大宋美学令人惊叹,从钱塘到东京,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市井风情,仿佛一幅立体的《清明上河图》,在眼前徐徐展开。
    4. (4) 材料一中说“宋韵美学具有非唐的大国韵度”,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非唐”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5. (5) 哪些因素促使宋代文化形成“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意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11. (2023九上·衡阳竞赛) 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问题。

    那一片凤羽

    刘建华

    ①秋雨,迅疾而蓬勃,宛若老家的秋豆,密麻麻地把沱江水面揪出了万千疙瘩,蒸散出袅绕的轻烟,增添了雨夜凤凰城的神秘意境和出世之美。

    ②一只画舫静静地驶过,船尾两只红灯笼增加了夜的静谧。自读了《边城》以来,我对沈从文的凤凰古城一直充满饥饿感,总是对那里的故事一再重温仍不过瘾,总是对那里的风景充满渴望。今天,我来到了《边城》故事的发生地,如同一只饿兽般想把看到的听到的一股脑儿吞进去。我想吞下吊脚楼,我想吞下南华山,我想吞下万名塔,我想吞下许愿亭,我想吞下风雨虹桥……

    ③望着河面宽阔、河水舒缓、河道悠长、河岸热闹的沱江,我仿佛明白了从文的才气和底气所在;拨弄着充满活力的沱水,我分明感受到了沱江深厚的千年文脉。

    ④我们踏着被雨水洗净的青石板,横穿过虹桥,由东向西沿着沱江北岸溯流而上。眼前是一幢古色古香的田氏宗祠。祠堂建于1837年的清道光年间,是一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建筑群,正门的对联“宦流齐国勋臣邑,世守沱江宰相家”,据说是宋朝皇帝为表彰田家先祖所赐。

    ⑤“这是沱江跳岩。”同伴的话让我把视线从田氏宗祠拉回到河面,只见从北岸至南岸矗立着两排石墩,一高一矮,两排跳岩相隔一尺左右。我们选择上游几十米外的老跳岩木板桥过河。木板由每块宽约2寸的7根木头组合而成,厚重而敦实,如同这里的人一样,处处以真诚和淳朴示人。这也正是在当年战争频仍、悲苦遍布的时代大背景下,《边城》却展现出人性善良美好的原因所在吧。翠翠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却收获了那么多人的关心。我踏桥而过,似乎就立在了翠翠的渡船上,她时而唱着苗歌,时而微笑不语。

    雨后的沱江水无来由地激动,带着水花从桥下翻滚而去,时不时对行人抛撒出几束怒放的百合;又像不受羁绊的小狮子,舞动全身的波浪作出险要的威势。

    ⑦沱江跳岩方方正正,稳稳当当,然而往来行人依然多有惧意,雨后湿滑增添了木桥的挑战性,湍急的水流让人有一种眩晕感。远远的,有行人停了脚步,意思是您老先走。这并不代表人家在谦让,不动才是稳当,行动却有落水的危险。我哈哈一笑,故意把桥走得有点颤意,唬得对方大惊失色。待我走过时,发现在原地等候的过桥人,无一例外是背朝江水脸朝行人,行人则脸向着交会人,侧身贴脸而过。人们生怕背向他人时,被不小心触碰落水,反而把不可控的背面交给沱江水,这是对沱江的一种信任吧。

    ⑧然而,几百年前,古城的官兵对沱江却不全是如此理解。他们在沱江南岸筑了城墙,设有射击和瞭望的垛口,用以防范来自广阔江面的危险。长期的驻军使得当地尚武之风浓烈,沈从文的祖父、父兄及他自己都是行伍出身,可见军事对凤凰城的影响之深。

    ⑨进了城门,沿着青石街道,与文庙、陈氏宗祠、熊希龄故居一一作了交流。夜雨又来了,那是留客雨,把我们请进了与熊希龄故居相邻的一处老宅,当地文联坐落于此。正在舞文弄墨的两位主人,接待了我们这拨不速之客。我们从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谈到凤凰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从中国书法的现状谈到凤凰的历史名人,从吊脚楼的美景谈到湘西的神秘,不觉间已到深夜。

    ⑩一路往东,回到出发地虹桥。夜雨朦胧,回望南华山,山腰与夜的黑融为一体,山头的灯火辉煌恰如那海市蜃楼,映照翩翩起舞的凤凰。山风徐来,夜雨迷离,江影摇曳。刹那间,凤羽恣意偾张,山风夜雨踪影湮没,天空蔚蓝,一片凤羽直入我怀,那是从文馈赠的礼物。我轻轻地招手,她就是沱江的云彩。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04月22日)

    1. (1) 读完全文,你同桌小英对作者游览凤凰城的行程不是很清楚。请帮她厘清作者的旅游行程。

      沱江边上,望沱江弄沱水→    ①    →进了城门,观遗址谈古今→    ②

    2. (2) 根据提示,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⑴本文绘景,含蓄而隽永,生动而富有情趣。请结合第⑥段划线句说说绘景的妙处。

      ⑵本文写人,也很有特色。请品读文章第⑦段划线句,分析它的作用。

    3. (3) 标题“那一片凤羽”意蕴丰富。根据全文,分析标题的内涵。
    4. (4) 作家沈从文用一部体现湘西风土人情的《边城》,激发了作者对古城的渴望。请仿照示例,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续写一节介绍凤凰城景观的小诗,激发同学们到古城旅游的渴望。

      示例:

      雨江

      一条沱江,流淌千年文脉,捎走翠翠的孤独。

      一盏灯笼,蒸散袅绕炊烟,再触《边城》的温度。

四、名著阅读
  • 12. (2023九上·衡阳竞赛) 某校计划开展以“读书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主持人邀请你帮助他一起设计书目推荐单,并参与本次读书节活动。

    推荐类别

    推荐作品

    推荐词

    第一部分

    古典的声响

    《三国演义》

    相得益彰的君臣,波澜壮阔的历史。

    《水浒传》

    抱打不平的好汉, 平等互爱的理想。

    第二部分

    大师的艺术

    《朝花夕拾》

    平静朴素的叙述,美好难忘的回忆。

    《____》

    老北京的风味儿, 底层平民的辛酸。

    第三部分

    奇幻的世界

    《西游记》

    降妖除魔的故事,不畏艰难的精神。

    《海底两万里》

    亦真亦幻的世界,____。

    1. (1) 请根据推荐内容完成书目推荐单的填写。

      第二部分横线处填入的作品名称是

    2. (2) 请结合名著内容,完成推荐词的填写。

      《海底两万里》亦真亦幻的世界,

    3. (3) 主持人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朝花夕拾》或《水浒传》中任选一部,谈一谈你对本次活动主题“读书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认识。(不少于50字)
五、作文(50分)
  • 13. (2023九上·衡阳竞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其高洁之“择”历来为人称道;麻雀则“榆枋之止、稻粟之食、净水之饮”,亦为一种不可贬抑的选择。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面对“选择”,怎样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人而择,因事而择,顺时而择,顺势而择,择得其当,自当有得!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思考、联想、感悟?请以“最好的选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扣题而作,不少于600字;②不抄袭、不套作;③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