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9-13 浏览次数:2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我们美丽的祖国,草木皆有意,山水都含情。假日里,你是否有去看那巍峨山峦(  ),汤汤(shāng 形容水势很大。)江水;看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看那清风闲坐,白云高卧;看那碧涛如浪,百舸(  )争流【甲】这些景象又引起你怎样的xiá(  )想呢?看那雄鹰①____,海燕笑傲沧海,我感受到了勇敢者的奋斗;看那大雪中 ting( )拔的青松,严寒中怒放的腊梅,我体味到了②____者的抗争【乙】看那雨后灿烂的彩虹,秋霜染红的枫叶,我感受到了③____者的心境。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都在启迪着我们,学会生活,读懂自然。

    1. (1) 依次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及根据拼音写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luán gě 遐  挺 B . rán gě  遐  铤 C . luán kě 暇  挺 D . rán kě 暇  挺
    2. (2) 下列依次填入文①②③两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展翅飞翔  坚强  乐观 B . 搏击蓝天  坚强  乐观 C . 自由自在  乐观  坚强 D . 身姿矫健  乐观  坚强
    3. (3) 文中画线横线处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 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都在启迪着我们,学会生活,读懂自然。 B . 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每时每刻不在启迪着我们,读懂自然,学会生活。 C . 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启迪着我们,学会生活,读懂自然。 D . 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启迪着我们,读懂自然,学会生活。
    4. (4) 上述文段中,填入【甲】【乙】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 B . 【甲】 -【乙】: C . 【甲】……【乙】; D . 【甲】- 【乙】。
  • 2.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活中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

    ②尤其是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让人心醉。

    ③还是刻骨铭心的纯真爱情,都在荒寒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温情的色彩,温暖着读者的心,④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⑤无论是醇厚的父子之爱、纯洁的同窗友情、美好的同事情分、淳补的乡邻情谊。

    A . ①④⑤③② B . ④①⑤③② C . ①⑤③②④ D . ④⑤③①②
  • 3.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我真的十分激动;评委老师们的点评,也让我受益匪浅,衷心感谢各位的聆听! B . 拙著《语文教学艺术初探》刚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特赠老友,敬请惠存。 C . 今天的活动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李教授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D .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贵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 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陵”点明词人登临的地点,“清秋”二字渲染出恬静的氛围。 B .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用残阳和奔流而去的长江象征北宋国势。 C . “中原乱”通过一个“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残酷现实。 D . “簪缨散”运用借代手法,以“簪缨”一词来代指达官显贵。
    2. (2)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中的“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剖身藏珠

    上①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③抵④法,与帝王徇⑤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贾(gǔ)胡:胡商。③赇(qiú):贿赂。④抵:触犯。⑤徇:顺从。

    1.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谓(  )  昔(  )  是(  

    2. (2)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②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

    3. (3) 从唐太宗与臣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请用自己的话简述。
  • 6. 默写
    1. (1) 古诗文可以明理,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2. (2) 古诗文可以言情,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3. (3) 古诗文可以励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 ”表达了他伟大的政治抱负。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7.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月光下的母亲

        ①我跟陈老师说,我母亲病了,我要回去看她。陈老师同意了。

        ②陈老师不可能不同意。因为现在已是下午5点,我在县中学寄宿,我家离学校有30多里,这个时候来请假,看来我母亲一定病得很重,

        ③我不是个好学生,我撤了谎。我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饿了,或者说是馋了。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天天吃咸菜,顿顿吃腌萝卜,我都吃腻了,我要回去吃一碗我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

        ④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我们学校是放大假,每个月只有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寄宿每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都会为我做一碗鸡蛋手擀面。上学太没意思了,如果不是这碗鸡蛋手擀面,我想我一天也不愿去学校了。

        ⑤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任何一辆机动车的影子了,我只好徒步往家走。
        ⑥天上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走啊走,肚子饿得发慌,心里只盼着早点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步伐便愈来愈快。

        ⑦走到四流山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影正将一垛又一垛的麦子奋力地抽打在木桶上。

        ⑧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脱粒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即便有也没人用得起,脱粒对于家家户户都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但即便如此,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连夜赶着脱粒的。

        ⑨我在心里嘀咕,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呢,心中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⑩我加快步伐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的手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那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

        ⑪我哭了。

        ⑫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两人一起赶工,父亲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

        ⑬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儿供我上学……

        ⑭我哭了,号啕大哭。

        ⑮等我哭完,我没拿钥匙开门,也没去打谷场喊母亲,我扭头往学校的方向走去,鸡蛋手擀面的事也被我全然抛到了脑后。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那我也决计不回头。

        ⑯茫茫月光之下,乡村公路上寂静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心里却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我徒步30多里路回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了。

        ⑰陈老师关切地问我母亲的病怎样了。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止也止不住。陈老师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想问我什么原因哭,但似乎很快明白了什么。他最终没开口,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⑱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娇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

        ⑲从昨晚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也不觉得饿,我径直向教室走去。

        ⑳我以前单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阳光干活儿,那一晚,我知道还有人冒着月光干活儿。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章③④段以插叙解开悬念,交代“我"请假回家的真实原因。 B . 选文⑥段所写的景物交代了时间,说明夜已深,渲染出夜晚安静的气氛,烘托“我”想回家吃母亲做的手擀面的急切心情。 C . 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主要叙述“我”请假回家,吃了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 D . 本文通过写“我”请假回家前后想法的改变刻画出知错能改的性格。
    2. (2) 下列事件与作者的心理变化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 谎称母亲病重请假回家——自责、懊悔 B . 从上徒步回家——急切、盼望 C . 看见月光下打谷的身影——纳闷、不安 D . 没进家门转而回校——悔恨、醒悟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4. (4) 文中多次写到“我”哭了,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原因。(两处即可)
    5. (5)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结尾两段的作用。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危害与管控:反思饭圈文化

    周星

        ①近来,对“饭圈”乱象的查禁风暴,让我们为之一振。关于粉丝和饭圈,概言之,就是其借助于互联网,偶像、饭圈和粉丝之间生成的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如今,这种亚文化现象愈演愈烈,其中,带着一股“邪劲”的青少年饭圈文化也越来越令人担忧。

        ②青少年饭圈亚文化的走偏,危害巨大。事实上,对喜爱的所谓偶像的拥戴而形成的所谓的“维护爱豆的粉丝团”,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迅速成为一个利益纠缠而排他的“饭圈”,其威胁性、危害性、胁迫性开始呈现出饭圈文化的出格形态.如粉丝簇拥其偶像,凛然地推开正常的人和物,“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大路上,却自以为威壮;粉丝会在其偶像结婚的现场阻塞交通、危害安全,而不管不顾。更严重的危害是,它把更多的青少年捆绑在互联网上,让他们相互依赖,并不由自主地产生抱团行为.整个饭圈和粉丝文化的趋向使得一些青少年变成无形中被胁迫的对象,而其却并不自知。

        ③由于粉丝要固守自己团体的地位,贬低他圈,慢慢就形成了无形的“帮派”,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群体,他们抗拒和排斥其他艺人、信息和思想,变得越来越自我和孤僻,更严重的是形成了一种排他性、掠夺性和侵害性的意识和行为。无限忠于饭圈理念,使得他们成为一个愈演愈烈的排他性群体,并从线上一直弥漫到线下。

        ④近年来,由于商业利益的介入,饭圈已经从自主爱戴群体变成了被动黏合群体,从不由自主卷入商业市场变为“明目张胆”的售卖场域,粉丝为所谓饭圈团聚和所谓偶像的顶流,要无休无止地购买偶像推销的东西,美其名曰维护和占据话题高峰.粉丝为保护自己能够上升或者在此圈中占据地位,而不自觉地消泯个人存在的自主性,疯狂无理由地跟风购买偶像和饭圈推送的商品,以求摆脱“被冷眼”“被迫害”。商业行为已经严重改变了饭圈――其原本作为一种自觉喜爱行为的结果.无论是从偶像为维护自己的团体而采用的各种团队胁迫的方式,还是从粉丝们不能放弃这种与利益投入挂钩而保持的地位来看都是这样。

        ⑤现今,饭圈变成了一个紧密捆绑粉丝的某种“机构性群体”,而这种“机构性群体”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被吸附者,即粉丝;另一种则是盲从的维护者。这无形中会对社会文化和风气造成很大的伤害。

        ⑥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粉丝对偶像亲昵称呼背后的侵袭性影响。外来文化的侵扰表现在关于饭圈、爱豆和粉丝的称谓上,比如饭圈的“饭”,是源于英文的 fan 的音译;而偶像被称为“爱豆”则是英文 idol 的音译,意为偶像。这些称呼,循其来源是日韩两国对年轻偶像的称呼,就当下青少年而言,其外来引入的风行已经是习见不察的现实心理趋奉。

        ⑦我们看到,粉丝和饭圈文化现象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干扰了整个社会青少年的文化生态圈,甚至改变了一些人对世界的认知。他们眼中只有“偶像”,为“偶像”心甘情愿,甘心消费,在线上线下消耗浪费着他们自己的生活也在所不惜。不敢想象这种“畸形文化圈”将来作为“机构性群体”,会对现存秩序破坏到什么程度。当然我们从爱豆拥戴者的各种出格失态的行为中已经初见端倪了。对此我们仅有担忧,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年9月29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饭圈”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借助于互联网,偶像、饭圈和粉丝之间生成的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如今,这种文化现象愈演愈烈,并且带着一股“邪劲”。 B . 在互联网时代,只要拥戴喜爱的偶像,就会形成所谓的“维护爱豆的粉丝团”,这个团体会迅速成为一个利益纠缠而排他的“饭圈”。 C . 由于粉丝要固守自己团体的地位,贬低他圈,慢慢就形成了无形的“帮派”。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群体,并从线上一直弥漫到线下。 D . 从爱豆拥戴者的各种出格失态的行为可以看出,“饭圈”这种“机构性群体”对现存秩序破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2. (2)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粉丝为拥戴其偶像,做出一些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却理直气壮、不管不顾,这显示出饭圈文化的出格形态。 B . 粉丝为所谓饭圈团聚和所谓偶像的顶流,为保护自己能够上升或者在此圈中占据地位,无休止无理由地购买偶像和饭圈推送的商品。 C . 饭圈、爱豆和粉丝这些称呼,循其来源是日韩两国对年轻偶像的称呼。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对外来文化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曲意逢迎态度。 D . 粉丝和饭圈文化现象愈演愈烈,已经让整个社会青少年的文化生态圈受到严重干扰并变得“畸形”,甚至改变了一些人对世界的认知。
  • 9.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可持续”是博物馆发挥功能的天然出发点。然而,很多文物极易遭受损坏,保存条件要求严苛。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遗珍或是在特定环境中小范围展示,或是为延缓老化进程不得不处于“沉睡”状态,难以供世人欣赏。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式。工业CT、三维扫描、数字测绘等技术可全方位、高精度采集文物资料,为展示和科研提供丰富的“数字资产”;多光谱技术、智能认知技术可用于文物病害防治,通过对壁画材料、石窟环境的监测分析,更清晰地掌握文物的“健康状况”,为文物修缮和预防性保护提供依据;虚拟建模、AI 技术可用于出土文物的数字修复,借助精确的纹理映射、碎片扫描还原考古现场,评估文化遗产的保存状况......这些技术平衡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让文化艺术的生命在数字空间实现永恒,也让宝贵的文物古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发挥出更大价值。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一改过去的“高冷”形象,以脑洞大开的创意、前所未有的生机实现了和大众生活的双向奔赴。进入直播间,就能和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一同见证百年前的古董如何焕发生机;扫描二维码,就能亲临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探秘古蜀奇幻之旅;打开小程序,便能与神秘的敦煌藏经洞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原本珍藏在橱窗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迹、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借助数字化手段的深度应用,各显神通,不断“出圈”,在满足公众多元个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星光璀璨的文化遗产注入新生命。

        在河南洛阳的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数十名游客在《唐宫乐宴》演出中沉浸式“走进”历史,探寻“名画丢失之谜”。在这场穿越之旅中,他们从博物馆的参观者变为历史的“参与者”,在可知、可感的文化体验中,切实感受“科技+创意”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魅力。洛阳市文物局局长介绍,近年来,洛阳各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资源优势,运用虚拟现实、场景塑造、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黑科技”助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探索推出一大批高品质文化产品,不断提升游客的交互感、代入感。

    (摘编自《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注入生机》《走出有限空间创造无限可能》)

    【材料二】

        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领域,博物馆也有责任和能力参与其中。由国家文物局指导的“全国博物馆节能减排课题”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7%的博物馆在建设之初已考虑节能减排因素,25%的博物馆建成开放后陆续进行了节能改造,32%的博物馆有进行节能改造的计划。今年3月,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荣获全球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因为它的建筑形态与周边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互动,建筑语言也有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寓意。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启动了“博物馆之城”建设计划。而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中,“打造美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空间”和“加强与周围社区和城市的互动,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这两点最为人们所期待。博物馆正成为城乡美好生活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摘编自《发挥博物馆力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那些不可再生的历史遗珍,如果不能在特定环境中进行小范围展示,就只能处于“沉睡”状态,难以供世人欣赏。 B . 运用多光谱及智能认知技术,对文物材质及环境进行监测分析,可为文物修缮和预防性保护提供依据,防治文物病害。 C . 在高科技和创新元素的助力下,各博物馆都纷纷一改往日“严肃”的形象,以亲民化路线不断“出圈”,走向大众。 D . “博物馆之城”打造出集美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空间,加强了与周围社区和城市的互动,提升了影响力。
    2. (2) 潍坊博物馆拟于6月的“文化遗产日”组织一次非遗文化展览,将邀请风筝、剪纸、泥塑等非遗传承人参展,现面向社会征集建议。结合上述材料提出两条建议。
四、名著阅读(共10分
  • 10.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主要意象是“土地”和“火把”。这一时期的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诗歌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告、对话、引语等。 B .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一,但是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C . 艾青发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该诗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D .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 11. 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请以《我爱这土地》《北方》和《复活的土地》为例简要探讨诗歌中的意象。
  • 12. 你从《艾青诗选》中获得了哪些写诗的启发?请结合书中内容简要阐述。100字左右。
五、写(50分
  • 1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适者生存是自然的选择,舍生取义是孟子的选择,先忧后乐是范仲淹的选择......选择时时见勇气,处处显智慧。
    请以“美好的选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