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9-09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九上·中山期末) 据史学家记载,古埃及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把种子撒在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这说明古埃及人(   )
    A . 受益于尼罗河 B . 农民十分懒惰 C . 自然环境恶劣 D . 种植技术先进
  • 2. (2023九上·中山期末) 《汉谟拉比法典》第138条规定:如果自由民想与原配离婚,那他应该给女方相当于聘金数额的钱,并把女方从娘家带来的嫁妆归还才能离婚。由此可知(   )
    A . 该法典内容十分完备 B . 男性拥有绝对权威 C . 该法典规范民众生活 D . 这一时期男女平等
  • 3. (2023九上·中山期末)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主张由政府发放津贴鼓励贫穷公民参加公共庆典等大型活动,以及观看体育赛事、戏剧演出等。此举有利于(   )
    A . 消灭罗马社会的矛盾 B . 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C . 保障平民的参政机会 D . 发展雅典的文化事业
  • 4. (2023九上·中山期末) 在《十二铜表法》中,“罚金和赔偿”替换了“同态复仇”和“死刑”,“过失杀人”和“故意杀人”的刑罚有了必要的区分。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
    A . 渗透尊重生命的意识 B . 旨在维护奴隶主利益 C . 减轻了对奴隶的处罚 D . 推动了罗马疆域扩张
  • 5. (2023九上·中山期末) 地中海地处欧、非、亚三大洲之间,拥有悠久丰富的历史,有“智慧之海”、“伟大之海”之称。以下哪一项可以佐证地中海“智慧之海”的美名(   )
    A . 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B . 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 C . 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 D . 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
  • 6. (2023九上·中山期末) “帝国早期的纪念碑雕塑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皇帝出征和向士兵讲话的场面;到了帝国后期,皇帝形象正面,身材高大超乎常人,而士兵形象则渺小模糊”,由此可知,帝国的雕塑艺术(   )
    A . 兼具了政治和艺术功能 B . 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技术 C . 多取材于国内政治话题 D . 体现了强盛的帝国实力
  • 7. (2023九上·中山期末) 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下列构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是(    )
    A . 庄园与法庭 B . 教会与大学 C . 封君与封臣 D . 富农与市民
  • 8. (2023九上·中山期末) 西欧封建时代,教会有教会的法律,地方有地方的习惯法,贵族也有自己的贵族法典、封建契约和领主法庭。这表明当时(       )
    A . 法律专业化程度高 B . 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C . 各种法庭互相配合 D . 法律体系较为混乱
  • 9. (2023九上·中山期末) 当社会动荡之时,“顺从庄园制度就可以获得领主的保护。失去生命还是自由?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农奴甚至可以说是个更好的选择。”这则材料反映出(   )
    A . 中世纪的人们渴望自由 B . 农奴是中世纪最佳职业 C . 庄园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D . 中世纪的人们就业困难
  • 10. (2023九上·中山期末) 庄园法庭经常“邀请德高望重者进行调解”,已经起诉的纠纷有时也会被允许而“私下和解”,法庭还常应诉讼一方和解请求而“推迟裁决”,只有难以和解的诉讼才由陪审团裁决。这些做法旨在(   )
    A . 缓解或避免矛盾激化 B . 保证判决的公平公正 C . 维护领主的司法特权 D . 凸显庄园法庭的权威
  • 11. (2023九上·中山期末) 有人将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称为“生长在夹缝中的希望之花”,它既不受国王统治,也不受教会统治,是因为它拥有(       )
    A . 自治权 B . 自主权 C . 独立权 D . 自由权
  • 12. (2023九上·中山期末) 表中内容反映了《罗马民法大全》(   )

    《罗马民法大全》部分条款

    “被判处剥夺生命的怀孕妇女的刑罚,被延缓到她生产以后”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把妇女关进监狱。如果妇女被指控犯有严重的罪行,她将被关进修道院”

    A . 实现了男女平等 B . 凸显了人文色彩 C . 维护了妇女特权 D . 内容系统而完备
  • 13. (2023九上·中山期末) 公元603-604年,圣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规定:根据才能和功绩授予个人冠位“是非世袭的”,“国非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这一规定意在(   )
    A . 强化天皇权威 B . 提升贵族地位 C . 确立幕府统治 D . 推动平民参政
  • 14. (2023九上·中山期末)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新航路开辟 B . 文艺复兴 C . 启蒙运动 D . 工业革命
  • 15. (2023九上·中山期末) 8到10世纪,阿拉伯进行了一场约200年的翻译运动,古代希腊、罗马的大量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波斯、印度的文学、史学、天文学著作被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一活动(   )
    A . 推动了阿拉伯帝国建立 B . 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 C . 让古罗马文化领先世界 D . 有利于伊斯兰教产生
  • 16. (2023九上·中山期末)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为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下列史料可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 847年法兰西颁布的《墨尔森法令》 B . 14世纪英国某庄园法庭的涉讼记录 C . 16世纪英国新租之地地租和物价表 D . 1861年中英订立的《九江租地约》
  • 17. (2023九上·中山期末) 意大利画家乔托认为宗教人物如圣母和耶稣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致力于绘有生气、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说明乔托(   )
    A . 有人文思想 B . 宣扬神权至上 C . 重视女权主义 D . 推崇理性主义
  • 18. (2023九上·中山期末) 在地狱里,教皇尼古拉三世像根木桩,倒插在岩石的夹缝中,双脚燃烧着火焰。“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到的惩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婪使世风日下,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这一场景描述可能来自于(   )
    A . 《罗密欧与朱丽叶》 B . 《权利法案》 C . 《神曲》 D . 《汉谟拉比法典》
  • 19. (2023九上·中山期末) 中国古代的圆形方孔钱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以自身经历驳斥这一观念的是(       )
    A . 哥伦布 B . 麦哲伦船队 C . 马可·波罗 D . 郑和
  • 20. (2023九上·中山期末) 从十六世纪开始,大西洋沿岸城市安特卫普商业地位上升,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中心,砂糖等商品纷纷由此销往欧洲各地。这反映了(   )
    A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 .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C . 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 . 该地砂糖的产量大
  • 21. (2023九上·中山期末) 下表是15-18世纪使用人数排名前10位的语言统计。其中,英语、西班牙语排位靠前的主要原因是(   )

    A . 这些语言学习难度较低 B .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C . 该语言母国的殖民扩张 D . 国内人口基数比较大
  • 22. (2023九上·中山期末) 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诗篇《证人》里写到:大海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他们从黑漆漆的巨浪里,大声叫唤:“我们是证人!”诗歌旨在(   )
    A . 控诉三角贸易的罪恶 B . 彰显探寻新航路的勇气 C . 批判英国的殖民统治 D . 表达对资产阶级的敬仰
  • 23. (2023九上·中山期末) 下表反映英国当时(   )

    成立时间

    公司名称

    1660年

    皇家非洲贸易公司

    1672年

    皇家非洲公司

    1750年

    非洲商业公司

    A . 公司实力最强 B . 重视对非洲开发 C . 参与黑奴贸易 D . 垄断了非洲贸易
  • 24. (2023九上·中山期末) 1688年光荣革命后威廉和玛丽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而且还保证要执行议会的法律,依据议会法律行事。这表明光荣革命(   )
    A . 导致国王权力丧失 B . 强化了议会权力 C . 促使共和制度建立 D . 开启了依法治国
  • 25. (2023九上·中山期末)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 . 社会等级完全消失 B . 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 .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 .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 26. (2023九上·中山期末) 1776年,《常识》在北美再版了25次,总销售量达59万册。几乎当地每个有文化的人都读到或知道它的内容,“而且凡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改变了态度”。据此推断,该书(   )
    A . 宣传君主立宪思想 B . 倡导三权分立政体 C . 传播自由平等理念 D . 号召推翻君主专制
  • 27. (2023九上·中山期末) “人人生而平等……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该内容出自(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拿破仑法典》
  • 28. (2023九上·中山期末) 以下漫画创作于19世纪初,画面中人物脚踩高跷,横跨欧陆,身后是他在法兰西大本营的行宫。该漫画的创作意在讽刺(   )

    A . 法兰克王国时期统治现状 B . 罗马帝国时期教会的贪婪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动荡 D . 帝国时期独裁统治的危机
  • 29. (2023九上·中山期末) 如下表,英国劳动从业者占比变化反映了当时(   )

    类别

    1750年

    1840年

    农业从业者

    50%

    15%

    工业采矿业、工商业从业者

    25%

    63%

    A . 农业渐趋衰落 B . 人口数量锐减 C . 海外殖民盛行 D . 产业结构调整
  • 30. (2023九上·中山期末) 1871年6月,《法兰西内战》一书在伦敦出版,很快销售一空,迅速引起轰动,于是再版、三版,以低廉的价格面向工人销售。这反映了当时(   )
    A . 法国大革命进入高潮 B . 资产阶级已经渐趋没落 C . 启蒙思想向欧洲扩散 D . 无产阶级革命影响之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
  • 31. (2023九上·中山期末) 棉花见证了经济发展,对人类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初欧洲人对棉花的想象

    大多数西欧语言中的“棉花”一词都借用了阿拉伯语qutun。法语中为coton,英语则是cotton,西班牙语则是algodón,葡萄牙语则是algodāo,荷兰语则是katoen,意大利语则是cotone,这些词都来自阿拉伯语词根。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二  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者和消费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空间安排

    项目一第一阶段:公元前2000年——公元1600年,多级,分离。

    项目二

    第二阶段:1600年以后,网络越来越集中在欧洲,但生产依然分散。

    项目三

    第三阶段:1780-1860年,生产网络集中在欧洲,一个多中心的棉花产业变成单极世界。

    ——(美)斯文·贝克特著,徐轶杰、杨燕译《棉花帝国》

    材料三  自1793年,美国首家棉纺厂建成,因棉花供应充足、又有系列发明问世、并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法,美国迅速戴上了世界纺织品制造王冠。19世纪初,美国棉花的种植大行其道。致使1800-1810年间,美国奴隶的数量剧增,这诱发了美国内战。为了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美国纺织工业不断南迁。

    ——摘编自(印)纳扬·昌达著,顾捷昕译《大流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中世纪欧洲人为何对棉花有这样的认识?指出西欧语言中“棉花”一词大量借用阿拉伯语词根的原因。
    2. (2) 从三个项目中任选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你所选项目中“棉花种植者、制造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安排”进行历史解释。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成为棉花帝国的条件,并归纳棉花帝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 32. (2023九上·中山期末) 民主与法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民主制度就是通过公民自己参与国家的各类管理机构来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利的。这样,充分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使他们能以主人公的姿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献计献策献力……伟大导师恩格斯也认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在当时是最进步的。

    ——摘编自宋慧娟《奥林匹亚圣火:辉映环球的希腊文明》

    材料二  1689年的革命性解决方案,是一种所有英国人都能够接受的妥协。威廉和玛丽仍然行使很大的行政独立权,但从此以后,议会每年都会召开,勒紧钱袋,在公共事务的发展趋势方面互通有无。在詹姆士二世以后,没有哪一位英国国王企图摆脱议会进行统治,或是蔑视议会的存在。

    ——摘编自理查德·邓恩《现代欧洲史》

    材料三  人民民主制度,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在这种政治制度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政权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通过自己的政权机关,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新型政治制度。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利”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雅典的民主制度”对古希腊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革命性解决方案”指什么。指出该“方案”颁布的重大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型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是由哪部法律文献正式确定的?
  • 33. (2023九上·中山期末) 关于“工业革命”,历史学者有很多争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点一

    日益增加的资本积累和扩大着的市场的结合,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前提。

    观点二

    国内的需求是那样多,英国人控制的海外市场又是那样广大,以致如果没有新的生产方法,工厂主的任何努力都不能满足商业的需求。

    观点三

    增长着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结合使工业的发展成为可能;煤和蒸汽为大规模的制造业提供了燃料和动力;低利率,上涨的价格和获取高额利润的可能,提供了投资的诱因,正是这些因素加上某些观念上的有利变化的巧妙结合,导致了工业革命的产生。

    观点四

    农业的变化和人口的增长在十八世纪增长过程中才起了主要作用。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史学界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几种观点》

    1. (1)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主要是什么。
    2. (2) 选取一个你认可的观点,或者围绕该主题另外提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