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09-11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28分。
  • 1. (2023八上·江岸期中) 清政府想方设法将鸦片战争带来的损失转嫁到农民身上,地主对农民的地租剥削率也急剧增长,有些地方地租率高达50%以上。田赋与地租的增加,使本来就贫穷至极的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并走上反抗的道路。材料表明鸦片战争使中国(   )
    A . 激化了阶级矛盾 B . 加剧了政治腐败 C . 丧失了国家主权 D . 结束了专制统治
  • 2. (2023八上·江岸期中) 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法、美两国也分别要求修改条约。1856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约要求。列强积极修约的根本目的是(   )
    A . 获取领事裁判权 B . 寻找发动战争借口 C . 扩大侵略的权益 D .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3. (2023八上·江岸期中)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婚丧嫁娶,概由国库按同一的标准支取,不得多用一钱。凡鳏寡孤独废疾者,均由国库供养。这个规定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
    A . 挽救了军事危机 B . 推翻了清朝统治 C . 实现了理想社会 D . 鼓舞了人民斗志
  • 4. (2023八上·江岸期中) 下图是一张名为《肢解中国怪物》的法国明信片,一群手持利刃的联军士兵,围着一条毫无反抗能力的中国龙,正在兴高采烈地分割龙肉。该明信片反映了19世纪末(   )

    A . 中国开始丧失领土主权 B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 . 外国势力侵略我国边疆
  • 5. (2023八上·江岸期中)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写道:“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戊戌变法(   )
    A .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 .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C . 裁撤政府冗官冗员 D .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 6. (2023八上·江岸期中) 近代中国某社会团体在张贴的告示中宣称:“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扶保中原,驱逐洋寇。”由此可见该行为(   )
    A .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 B . 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C . 得到了清政府始终支持 D . 适应了反帝斗争的需要
  • 7. (2023八上·江岸期中) 某条约签订后,北京的外国公使从此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外交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而清朝的威望彻底跌入谷底。该条约(   )
    A . 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 D .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8. (2023八上·江岸期中) 1906年秋冬间,孙中山与黄兴、章太炎等人在日本制定了《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规定了革命纲领与革命程序、国民军的建制及其奖惩制度、武装起义及其善后措施、对外政策等。该方略(   )
    A . 极大推动了革命运动发展 B . 导致了护国战争的爆发 C . 首次阐发了三民主义思想 D . 引发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 9. (2023八上·江岸期中) 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于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次日(3月11日)由孙中山颁布。南京临时政府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在(   )
    A . 发动武昌起义 B . 敦促清帝退位 C . 成立中华民国 D . 巩固革命成果
  • 10. (2023八上·江岸期中) 下图为马星驰于1913年创作的漫画《一意进行》,漫画中:袁世凯驾驶着“政治”车,碾压或撞翻了挡在车前的“县会"”"省会”“国会""“内阁”等障碍物。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

    A . 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 B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 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D . 近代民主革命序幕拉开
  • 11. (2023八上·江岸期中) 下图是1917—1918年中华民国军阀势力分布图。图片反映的这时期的特点是(   )

    A . 政治上分裂割据 B . 经济上短暂春天 C . 思想上百花齐放 D . 外交上据理力争
  • 12. (2023八上·江岸期中) 下图是1917—1920年部分历史事件。从中可看出新文化运动(   )

    A . 宣传了君主立宪思想 B . 推动白话文的普及 C . 壮大了工人阶级力量 D .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13. (2023八上·江岸期中) 下图为邓中夏早期经历简表。其经历反映的主题是(   )

    ◆1917年8月,投考北京大学,深受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思想影响。

    ◆1918年5月,初次组织领导学生请愿游行,要求废除《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1919年9月,发出《实行新生活》的提议,与爱国且倾向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学生一起成立“曦园”,开始工读互助生活。

    ◆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A . 大学教育的发展 B . 报刊杂志的变迁 C . 个人信仰的选择 D . 社会生活的变化
  • 14. (2023八上·江岸期中) 在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的会议上,习近平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A .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B . 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新高潮 C .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 . 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其中第15题12分,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共计32分。
  • 15. (2023八上·江岸期中) 【抗争与探索】

    材料一

    图一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图二:

    1876年,左宗裳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在新疆各族人民的主动配合下,痛击侵略者。

    图三:

    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材料二   当时中国的工业革命已经起步了,1865年到1890年间,上海建立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南京建立了金陵机器制造局,办了洋学堂……国家开始步上机械化和工业化的轨道,整个国家的发展态势良好,洋务运动非常成功。

    ——摘编自张英,赵蕾、张怡徽《中国故事;世纪的成功和世纪的失败》

    1. (1) 请结合材料一提供的历史信息,分别说出图一和图二对应的历史事件。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谈谈你对“洋务运动非常成功”这个观点的看法。(要从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等方面展开评述)
    3. (3)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任选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说明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与洋务运动的关系。
  • 16. (2023八上·江岸期中) 【思想的解放】

    材料一

    时期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甲午中日战争前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李鸿章、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甲午中日战争后

    康有为、梁启超

    康有为借助儒家思想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宣传西方 民主政治思想。

    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李大钊

    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和科学),可 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不摹仿古 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据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编制

    材料二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功坊”上半部用七十二块岩石垒成金字塔形状的纪功坊顶,每块岩石上面记载着同盟会在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侨的支部,为七十二烈士捐款修墓,以资悼念的情况。“纪功坊”的顶端,矗立着一尊高举火炬的自由神像,象征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争取自由、平等,博爱而献身。“纪功坊"后面,立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正面碑文详细地记载着黄花岗起义经过和收敛牺牲烈士遗骸合葬黄花岗的情况。背面的碑文是经过数年多次审查、考证弄清楚的黄花岗烈士的姓名、籍贯和身份,其中工人11人,农民19人,爱国华侨差不多占三分之一多。

    ——摘编自武树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表中三个时期有识之士对待“西学”的态度。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修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在思想上的进步意义。
  • 17. (2023八上·江岸期中) 【历史的转折】

    下表是关于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和相关论述。

    基本史实

    导火线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澈起中国民众的不 满,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参与者

    知识份子、学生、工人、商人

    过程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要求严惩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引发了“火烧赵家楼”事件。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都举行罢工、示威。自此,运动的主力也由北京转向了上海。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以后,工人罢工和政治斗争不断,1920年北京学生联合会散发《五一历史》传单,使马克思主义传入工人阶层。

    相关评述

           这是中国全国学生对于帝国主义行总攻击的纪念日,亦即是被压迫的民众向压迫的国家抗争自由的纪念日。五四运动之意义,非仅为学生运动,而是国民革命运动底一大转机,是民众反抗帝国主义及军阀之伟大的运动。

           ——据《团广州地委改选和五月第一周纪念活动的情况报告》等,1924年5月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任选材料中关于五四运动性质或影响的一种或多种观点,运用材料提供的基本史实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