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表 | 电流表示数/A |
1.7 | |
1.5 | |
1.0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露置于空气中 | 固体表面逐渐潮湿 | 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 | 该溶液呈酸性 |
C | 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 | 铝丝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 | 金属活动性: |
D | 向盛有半瓶水的锥形瓶中滴入一滴红墨水,投入几块活性炭,振荡 | 溶液的红色褪去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6.8 | 1.0 | 93.2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a | 96.8 | 3.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3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外墙覆盖了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光催化保护薄膜,该薄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够快速分解建筑物表面的污染物,让场馆外墙拥有神奇的自净能力。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场馆上超大面积使用光催化材料。作为一种含量丰富、无毒且化学性质稳定的光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水制氢、还原等领域。
由于只在紫外光区有催化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改变形态、掺杂非金属或金属(铁、铂、金等)等方法,使能在可见光区有催化作用,以提高催化效果。目前,改变形态的方法有:通过喷雾、球磨等物理技术制备纳米管状、颗粒状的 , 或让与在高温下反应生成表面积更大且具有特殊孔隙的空心球。当中掺杂非金属或金属时,掺入物质的类型、掺入的量会对其光催化效果产生不同影响。掺杂不同比例石墨氦化碳()的纳米光催化分解水时,产生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
在今后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将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工艺,使带来更多经济与社会效益。
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某实验小组将稀盐酸逐滴加入溶液中,观察到先无气泡,过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问题提出]为什么滴入稀盐酸没有立即产生气泡?
[实验探究]借助数字化实验进行探究。一定温度下,用的稀盐酸与饱和溶液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随稀盐酸逐滴加入,充分搅拌,采集到溶液的随滴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实验中发现A~B段对应烧杯中无气泡产生,B点后逐渐有气泡冒出,C点后几乎无气泡。
[查阅资料]溶液的约为8.2。
[实验分析]
(1)图2中A点对应溶液的颜色是。
(2)“液滴数传感器”采集的坐标数据是。
(3)随着稀盐酸滴入,溶液(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图2中D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实验结论]
(5)稀盐酸滴入溶液,反应分两段进行。
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C段:A~B段的生成物继续与稀盐酸反应转化为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