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07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 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14世纪中期以后,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自己耕种,由此开始形成的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A . 庄园经济 B . 手工作坊 C . 手工工场 D . 租地农场
  • 2. (2023九上·古冶期末) 下图描绘了威廉和玛丽批准《权利法案》的场景,这意味着英国(     )

    A . 提高了女性地位 B . 限制了国王权力 C . 剥夺了贵族特权 D . 实现了民族独立
  • 3. (2023九上·合川期末) “他对法国的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一种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此材料(  )
    A . 对拿破仑的评价具有片面性 B . 主要评价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C . 客观地评价了拿破仑的活动 D . 着重强调拿破仑的历史局限性
  • 4. (2023九上·古冶期末) 1825年9月的一天,史蒂芬森发明的“旅行者号”机车试车。一位马车夫赶着一辆四匹马拉的马车与其赛跑,结果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这一结局的出现得益于
    A . 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B . 电力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 C .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 . 流水线生产成为一种趋势
  • 5. (2023九上·古冶期末)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该材料描述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
    A . 背景 B . 内容 C . 性质 D . 影响
  • 6. (2023九上·古冶期末) 1860—1913年,美国钢产量由1.2万吨猛增至328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机器制造业在20世纪初的产值已相当于欧洲各国总产值的一半。美国取得这些经济成就的政治前提是(     )
    A .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B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C . 工业资产阶级确立起在全国的统治 D . 美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 7. (2023九上·丰南期末) 有学者针对一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意在说明一战(   )
    A . 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 . 结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C . 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 . 有利于被压迫地区民族解放
  • 8. (2024九下·桃城模拟)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托洛茨基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 促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 C . 为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D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 9. (2023九上·古冶期末) 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政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
    A . 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B . 使银行的信用得列了恢复 C . 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D . 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 10. (2023九上·古冶期末) 在1923—1924年度,国家共收工业税5800万卢布,其中私人企业就缴纳了4110万卢布。在1924—1925年度,从耐普曼(做买卖的商人,包括:工厂主、金融家、投机商、店主、工匠等)的工业企业共收直接税2.9亿卢布(包括工业税、附加税、所得税),占当年度全国共收直接税6亿卢布的一半。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苏联模式的形成 B . 赫鲁晓夫进行经济改革 C . 优先进行工业化发展 D .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 11. (2023九上·古冶期末) 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重新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德国这一系列举动(     )
    A . 得到了轴心国集团的支持 B . 挑战和否定了凡尔赛体系 C . 为纳粹党执政创造了条件 D . 目的是为了迫害犹太民族
  • 12. (2023九上·古冶期末) 马克凯什岚斯基在《西方文明史:延续不断的遗产》中写道:“1941年是战争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战争变成了一场真正的全球性冲突。”下列图片所示事件哪些能成为证明作者观点的依据?(     )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④
  • 13. (2023九上·古冶期末) 1945年雅尔塔会议结束后,苏、美、英三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这说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是
    A . 为美苏重新划分世界提供依据 B . 出卖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C . 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 . 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 14. (2024九下·即墨模拟) 1948年,意大利举行选举,共产党可望获得51%的选票。对此,美国明确提出,凡投票赞成共产党的国家均不能获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最终,意大利共产党只获得30%的选票。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   )
    A . 推进了冷战政策的实施 B . 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C . 消除了共产主义的影响 D . 阻碍了意大利经济恢复
  • 15. (2024九下·天津市模拟) 19世纪后期,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日本两次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
    A . 维护天皇统治 B . 得到美国扶持 C . 谋求大国地位 D . 积极因时变革
  • 16. (2023·德庆模拟)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这说明“调控”的影响是( )
    A . 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B . 根除了资本主义制度弊端 C . 揭开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序幕 D . 使资本主义继续获得发展
  • 17. (2023九上·古冶期末) “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在改革中举措失当,引起党内分裂,最终从内部搞垮了自己。”可见,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是(     )
    A . 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B . 国内经济形势恶化 C . 苏共中央举措失当 D . 西方势力和平演变
  • 18. (2023九上·古冶期末) 1999年3月23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单方面宣布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采取军事行动。这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第53条规定:“如无安全理事会之授权,不得依区域办法或区域机关采取任何执行行动。”这表明冷战结束后(     )
    A .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B . 联合国失去维护和平作用 C . 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D . 恐怖主义带来世界动荡
  • 19. (2023九上·古冶期末)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致联合国会员国代表的信中说,中国离最终战胜疫情并不遥远,中方愿与国际社会其他成员加强团结,共同抗击疫情。中国承诺提供20000万美元用来帮助世界卫生组织改善贫困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由此可见,中国政府(   )
    A .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 积极应对全球生态与人口问题 C . 倡导各国坚决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D . 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20. (2022九下·吉林月考)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上述信息旨在表述世界贸易组织的(   )
    A . 成立背景 B . 主要职能 C . 基本原则 D . 积极作用
二、非选择题
  • 21. (2023九上·古冶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英国的君主从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材料二   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一切大权,内阁大臣组成的政府只对天皇负责。

    材料三   美国开国者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置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保证了人民的权利。这种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有何不同?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政府确立的行政制度有哪些特点?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 22. (2023九上·古冶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6年4月,斯大林说,“苏联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工业化的任务,不仅是要增加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的比重,而且要保证受资本主义包围的我国在经济上的独立,使我国不至变成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属品。”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斯大林制定了怎样的工业化方针?并分析这一方针制定的依据有哪些?

    材料二   

                     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2)根据如图,概括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趋势的原因。
    (3)归纳美国、苏联进行经济政策调整的共同原因。
  • 23. (2023九上·古冶期末)

    主题探究。近代以来亚非拉国家为争取民族权益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材料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殖民地的普遍不满。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刘柞昌、王觉非《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背景。

    材料二   下图

    (2)结合材料二的图片内容,回答两人的斗争方式有何不同?

    材料三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会议引申和发展了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亚非会议后,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独立国家。亚非会议也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开端。1961年9月,由南斯拉夫、印度、埃及、印度尼西亚、阿富汗共同发起,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宣布全力支持正在争取独立的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突尼斯、古巴及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要求消除一切殖民主义:会议主张用和平共处的原则来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会议还建议立即设立联合国基本发展基金,用以消除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经济落后和不平衡状态。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为维护独立、谋求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并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进行以上努力的必要性。
  • 24. (2023九上·古冶期末) 后“疫情”时代,霸权主义再抬头。美国出台“零和”思维的《战略竞争法案》是危险的新“冷战宣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同时美国需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下)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材料三 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而不兵戎相见。冷战使美国在世界政治的多个重要问题领域和地理领域,形成了显著的美国霸权。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1)据材料一、二,归纳二战后冷战爆发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行动和反行动”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