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9-13 浏览次数:8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 1. (2023九上·宣化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 (chuò)    惊(hài)    桥 (zhài)    抽丝茧(bō) B . 烟(chuī)        据(jí)        阴 (huì)        彬有礼(bīnɡ) C . (hé)        喃(ní)        忧 (qī)        自吹自(léi) D . 睢(zī)        下(huī)        妖 (náo)        占鹊巢(jiū)
  • 2. (2023九上·宣化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贸然    潇索    困厄    大发雷霆 B . 撩逗    劫掠    孺养    富丽堂黄 C . 秘诀    端祥    旁鹜    断章取义 D . 鄙夷    绸缎    娉婷    李代桃僵
  • 3. (2023九上·宣化期中) 阅读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看,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那样____人心,____人心,____人心;②也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那样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牺牲,为之探索、为之奋斗的伟大追求。③“中国梦”远远超越了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④我们的“中国梦” 以个人成功与人们共同幸福为目标和目的。⑤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1. (1) 将下列词语依次还原到第①句的横线处。(只填选择序号)

      A.凝聚        
      B.打动        
      C.激励

    2. (2) 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3) 从短语的结构类型来看,第⑤句中“民族的梦”是短语。
  • 4. (2023九上·宣化期中) 名著阅读。

    “火把从那里出来了/火把一个一个地出来了/数不清的火把从那边来了/美丽的火把/耀眼的火把/热情的火把/金色的火把/炽烈的火把/人们的脸在火光里/显得多么可爱/在这样的火光里/没有一个人的脸不是美丽的……”

    1. (1) 此诗的作者是
    2. (2) 全诗借助“火把”这一意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 5. (2023九上·宣化期中) 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历史的长廊里,韩愈上书劝谏,触怒皇帝,仍坚强不屈,“欲为圣明除弊事,”;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心怀天下,仍积极乐观,“”(《行路难》);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被贬出京“”先忧后乐的济世情怀(《岳阳楼记》);刘禹锡被贬弃置二十三年,看到白居易为自己抱不平的两句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回赠以“”来表达生活的哲思和豁达的襟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6. (2023九上·宣化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拟行路难

    鲍照【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1. (1) 对比李白的《行路难》,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鲍照的诗歌,有对命运的抗争,但也是无力的表达,最后仍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而李诗虽有表达壮志难酬的苦闷,最后展现的是一种豁达和乐观。 B . 两首诗在体裁上都是古体杂言诗。在诗中诗人壮志难酬,抑郁不得志之时,都是通过游览山水来排遣和发泄内心苦闷的。 C . 鲍照的这首《拟行路难》语言很质朴。全诗用近乎口语的文字写成,明白晓畅。李白《行路难》语言风格豪放,自然流畅,悲歌慷慨,于抑郁中冲出了奔放不羁的豪情。 D . 两首诗都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把水的流向的不同比作人生的贵贱穷达的不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则是把宦途比作行路的艰难。
    2. (2)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7. (2023九上·宣化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獉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其可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 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于此也。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①涯:水边的陆地。②直:直接,径直。③君:君主,皇帝。

    1. (1) 用“/”给文中加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

      或醉且劳矣            或: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谓:

      而名之以见其实        名:

      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意:

    3.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②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4. (4) 曾巩说:“公之作乐,吾能言之。”请联系本文与《醉翁亭记》的内容,概括“公之 作乐”的内涵。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 8. (2023九上·宣化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知入”与“知出”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 “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 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 (3)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 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4. (4)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 9. (2023九上·宣化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

    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

    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只是静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③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

    ④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它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⑤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屐齿印苍苔”,所以闭门谢客;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碧砌红萱草”,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

    ⑥中国人还喜欢把青苔之绿意融入古画中,使其诗意更加飞扬。最早是“元四家”,后有沈周、唐伯虎、徐渭、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等。到了清代,随心所欲,恣意点苔,已臻成熟。尤其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其画梅善于在粗干上以浓墨点苔,虽苍老而生机勃发。青苔虽然微小,却点缀出他画中的春色,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他深爱着“苔花如米小”的气质,把自己也取名为“小善庵主”“如来最小者”,可谓青苔知己也。

    ⑦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不流俗、不谄媚、不张扬,却志向远大,寓微小于浩荡之中。青苔的生存环境是很恶劣的,虽然是“白日不到处”,凭着坚忍坚强,冲破困境,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她虽然看似弱不禁风,却凭着自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力。春光因为她们的点缀,百花有了她们的衬托,更为明艳动人,更为生机盎然。

    ⑧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父亲总要爬上古楼,上屋顶清理盖瓦,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或剥下苔绿,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他从木梯上退下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或填于兰花盆,或黏附于梅花树干上。青苔也有一些诗意的名字,她叫绮线,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

    ⑨我是江南人,我爱着家乡门前残墙上的青苔,绿痕从墙根开始,她们一点点,一丛丛,伸展着,变幻着,撑起满眼的绿意。

    ⑩没有青苔的世界,是寂寞的。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构思精巧,用词生动贴切,富有表现力。 B . 文章双线交织,虚实结合,明线是对青苔的描写。 C . 文章第⑧段插叙,再现父亲清除青苔的情景,体现父亲对青苔的喜爱。 D . 文章开篇写“生机”的春日景象、接着写青苔“微不足道”“细小低微”,是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2. (2) 请赏析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獉

      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

    3. (3) 文章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标题中“绿意”的理解。
    4. (4) 文章最后一句独立成段有何作用?
    5. (5) 联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没有青苔的世界,是寂寞的”?
四、写作(40分)
  • 10. (2023九上·宣化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不久,得到鱼的人吃完鱼后,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可是他没有走到海边就饿死了。

    还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靠着那一楼鲜鱼,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

    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健康;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