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25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黄河下游一带,距今约6500-4500年)在制度和器物层面已能见到礼制因素,史前的红山文化(东北地区西南部,距今五六千年)、良渚文化(长江下游地区,距今约5300-4300年)也发现有与礼制相关的遗存。这说明
    A . 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B . 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C . 礼乐制度日趋成熟 D . 早期社会初具规范性
  • 2. (2024高一下·广州期中) 考古学家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巴蜀文化的代表) 出土的青铜器中,不仅发现了黄河流域商朝和周朝装饰风格的云雷纹,而且还见到了与淮河上游安徽阜南县出土的龙虎尊(商王盘庚下令铸造) 相似的造型和装饰。这些发现说明了商周时期( )
    A . 商周王朝对四川实施了有效管辖 B . 巴蜀文化影响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C . 青铜器物是长途贸易的主要商品 D . 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文化交流
  • 3.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秦朝时凡是地方上杂居有蛮夷的,就不设郡县,而设置道。它原来有什么风俗习惯,有什么领袖都得以保存,他们甚至不用像郡县的百姓那样纳税,只要象征性地进贡一些方物特产即可。此外还有所谓的属邦,凡臣属于秦的国家,因其故俗而治,只要顺服,秦对其内部也不加干涉。由材料可知,秦朝地方管理制度
    A . 绝对服从中央进而加强集权 B . 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 C . 给予道和属邦一定的自治权 D . 规范地方官员的行为
  • 4.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汉文帝在《遗匈奴书》中说先帝(高祖)制:“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而汉武帝则多次策问贤良如何“德润四海”“施乎方外,延及群生”等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汉代(     )
    A . 经济发展影响治国理念 B . 儒学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C . 地方治理体系渐趋完善 D . 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 5.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西汉时期设立的郡大小差异较大。例如今之河南省,包括了汉代河南、汝阳、南阳等6郡;今之山西省,包括了汉代河东、太原、上党等5郡;会稽郡辖区相当于今之浙江、福建省;豫章郡辖区相当于今之江西省。这种状况反映了汉代(     )
    A . 王国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 . 地方行政体制混乱无序 C . 区域开发和发展不平衡 D . 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薄弱
  • 6.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唐代以前,官印刻字一般是“左丞相印”“西安丞印”等官名,而到了唐代,官印都改成了“尚书兵部之印”“安西都护府之印”等官署名称,官印也不再由官员个人佩戴,而是由监印官保管。这一变化体现出唐代(     )
    A . 官僚制度的日益成熟 B . 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 . 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D . 机构设置更加科学
  • 7.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嘉峪关魏晋墓葬群3号墓有表现汉人放牧的壁画;嘉峪关6号墓的壁画中有描写羌人耱地、氐人耙地和披发者耙地和汉人妇女狩猎的图;在酒泉丁家闸5号东晋时期墓葬中发现的燕居行乐图,出现了属于龟兹乐器的腰鼓。这些发现可用于佐证我国古代(       )
    A . 丝路沿线商业繁荣 B . 中原文化辐射力下降 C . 民族间的互动交融 D . 少数民族渐趋封建化
  • 8.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北魏道武帝立拓跋嗣为太子,赐其母刘贵人死,“立子杀母”的做法被奉为立国传承制度,“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汝当续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这一制度的确立(     )
    A . 延续了游牧民族的部落传统 B . 使儒家伦理道德被颠覆 C . 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 D . 意在维护君主专制权力
  • 9.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唐中叶以后,朝廷为节度使加平章事、侍中、中书令等宰相衔。带相衔节度使入京朝觐时可在一定限度内履行宰相权责,享受宰相待遇。这表明当时(     )
    A . 外重内轻形势转换 B . 中央改革地方治理体系 C . 中枢政务运转紊乱 D . 朝廷探索控驭藩镇方法
  • 10.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下图显示了北宋初期各地通过水路将粮食运往东京的情况,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高产作物的引进 B . 水运交通的发达 C . 经济格局的变动 D . 边患危机的加剧
  • 11. (2024高二下·襄阳月考) 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     )

    思想家

    观点

    程颐

    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朱熹

    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

    A . 主张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 B . 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 C . 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 D . 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
  • 12. (2024高二上·重庆市开学考) 以下是苏州明清市镇工业地域分布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

    碾米业

    清代以虎邱、甫里、枫桥、浒墅、月城等市镇为中心。

    酿酒业

    明代集中在横金镇。清代木渎镇取代横金成为更重要的酿酒业中心。

    榨油业

    清代集中在周庄、甫里、陈墓等市镇。

    草编织业

    自明代中期起,逐渐集中在虎丘、浒墅、甫里、唯亭、黄埭等市镇。

    砖瓦石灰业

    明代起就集中在陆墓与徐庄二镇。陈墓在清代则成为江南主要石灰业中心。

    A . 产品加工成为农民主业 B . 新的经营方式逐渐产生 C . 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D . 市镇的专业化程度明显
  • 13.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朱元璋当皇帝后,对二十多个儿孙封王建藩,其中九位藩王在北部戍边。并规定,如果朝廷有奸臣专权,藩王可以发兵声讨,甚至可以“清君侧”。这一做法(     )
    A . 严重削弱了明朝的中央集权 B . 力图维护朱家王朝的长治久安 C . 消除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 D . 造成明朝内轻外重的军事布局
  • 14. (2024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清代政务的处理有一明一暗两条渠道,明的是指官员将题本、奏本递送至通政司,由其转交内阁,内阁票拟后呈送皇帝裁决;暗的是指臣僚将奏折直接递呈皇帝,皇帝御览亲批后发回奏折人。这意味着清代(       )
    A . 中枢机构运作更趋合理 B . 权力分配体制发生新变化 C . 中央机构职权划分细密 D .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 15.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明末,黄宗羲主张建立“太学”议政制度。在这套制度中,“太学”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天子和重要官僚作为弟子要定期到学校接受有关为政的评议,学校在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中拥有一定裁决权。此主张意在(     )
    A . 提高君臣的儒学素养 B . 发展君主制下的民意政治 C . 恢复宰相集体议政制 D . 完善官方学校的教育体系
  • 16.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 . 强调农商皆本 B . 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 . 禁止人口流动 D .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二、非选择题。(17题24分,18题16分,19题12分)
  • 17.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西周已有公开的人口调查,还有专司人口统计的官吏。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统治阶级建立了严格登记户籍的“书社制度”、呈报户口及税收的“上计制度”,加强了人口管理。唐朝政治家杜佑认为治国理政需要掌握详细的人口数字,曾尝试多种方法统计人口,如根据食盐消费量估算进行。明朝建立后,在全国推行“户贴制度”,制定了统一的填写要求和规定,其调查项目之完备,在当时世界上实属罕见。

    ——摘编自董友涛《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发展史叙略》

    材料二   1908年《预备立宪公会公报》介绍并讨论了日本东京的人口调查。1909年,清政府发布“宪政编查馆奏定统计表总例”,并公布民政和财政统计表式的详细解说。各地调查登记户口时,须核查登记外国人口、教民人口和每户的壮丁、学龄儿童。在此过程中,地方自治区域调查亦同时进行。

    ——摘编自李章鹏《清末中国的近代人口调查》

    材料三   2020年,我国组织实施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前六次相比,“七普”全面引入电子化方式进行登记,利用互联网云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还利用部门行政记录数据对普查进行核验比对。“七普”为了解全国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提供了详细的分年龄人口信息,也为人口领域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摘编自张现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数据准确性分析》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相比,清末人口统计的目的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的时代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战略意义。
  • 18.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材料: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郡设郡守、郡尉(军事长官)、郡监(监郡御史)。郡尉是郡守的副职,郡监则只属于中央的御史大夫。郡下辖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于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创制。

    宋亡后,中华大地上再度出现一个王朝统治的格局。忽必烈一手创建的元朝总体上取法于中原王朝的传统政治体制,对中国的治理是卓有成效的。(元朝)中书省又称都省,它直辖称为“腹里”的地区,全国的一级行政权都由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一行中书省管辖。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是元朝的创制,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元两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相似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元两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共同意义。
  • 19. (2024高二下·罗江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如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

    特征

    秦汉

    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

    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

    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多重性格的时代

    中国近代史

    危局与变革

    请任选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