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纪中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

更新时间:2024-09-23 浏览次数:1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运用(29分)
  • 1. 默写古诗文。
    1. (1) 一封朝奏九重天,。(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 (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 (3) 溪云初起日沉阁,。(许浑《咸阳城东楼》)
    4. (4) 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5. (5)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秦观《行香子》)
    6. (6)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化用了“隔千里兮共明月”一句,炼出了“”这样放达宽慰之语。
    7. (7) 古文中不乏以早晚天气变化写山水之美的佳句,如《醉翁亭记》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岳阳楼记》中的“。”
  • 2. 古人说“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用典主要的目的。 简单来说,就是尽量用最少的字表达更多的思想内容。请从下面诗歌中选择一首,写出一句用典的诗句并指出其表达的思想内容。

    《行路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无题》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zhēn yán 能体现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与坚毅的个性品质。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____着一定的规律,永不停息。因此,君子也应如星星一样,____主动性,奋发进取,zī zī bù juàn 。这不但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也和“厚德载物”一起造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

    何谓自强?自强是直面困苦的意志,在艰难面前不半途而废;自强是误入歧途后的改变,不____;自强是名利之外的坦荡,不心有旁骛。自强不息的mì jué :恪尽职守,脚踏实地地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zhēn yán   ②zī zī bù juàn ③mì jué

    2. (2)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遵守 发挥 一如既往 B . 遵循 发挥 一意孤行 C . 遵守 发扬 一意孤行 D . 遵循 发扬 一如既往
    3. (3)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不仅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也和“厚德载物”一起造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 B . 这不仅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也和“厚德载物”一起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 C . 这不但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而且和“厚德载物”一起造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 D . 这不但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而且和“厚德载物”一起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创了自己的航天事业,决定研制“两弹一星”。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并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21年,中国发布第五部航天白皮书,勾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期的发展计划。

    材料二

    2016年,“中国航天日”成立。航天日的设立,有助于纪念和表彰航天人为国家科技工业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形成全社会对航天事业的关注。2022年,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强调,要通过重大工程牵引,不断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同时,要强化激励机制,设置“钱学森最高成就奖”“航天贡献奖”等,为推动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材料三

    中国航天创建66年来,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天问探火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这背后凝结着每一位中国航天人的努力和付出、汗水和智慧,积淀了集中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两弹一星”精神,凝结了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载人航天精神,孕育了新时代的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

    请你整合三则材料中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 5.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有人写了一副对联来表达祝福。请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返地一程 寄豪情 巡天半载 九天揽月 圆绮梦 神舟归家

    上联:

    下联:

  • 6.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小题。
    1. (1) 下面是某同学为《水浒传》中的人物所写的诗,请写出与之对应的人物

      ①鲁莽耿直真本色,一双板斧鬼神愁。忠心尽付及时雨,生死相随闯九州。

      ②七星聚义始扬名,六韬三略究来精。可叹学究无远略,一生有负智多星。

    2. (2) 艾青诗歌创作有两个高峰,试判断以下两首诗分别是哪个时期的作品,并说明原因。

      【甲】

      田野已荒芜了——/狼藉着犁翻了的土块/与枯死的野草/与杂在野草里的/腐烂了的禾根/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到处是一片土黄,暗赭/与焦茶的颜色混合啊……

      【乙】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二、阅读(41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节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1. (1) 解释甲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之乐

      树林阴

      太守

    2. (2) 把甲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好之者不如之者 B . 太守谁/予菊,花之隐逸者也 C . 善为国者/而两狼之并驱如 D . 民如父母之爱子/或其叱咄
    4. (4)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遇 民 如 父 母 之 爱 子 兄 之 爱 弟 闻 其 饥 寒 为 之 哀 见 其 劳 苦 为 之 悲

    5. (5) 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甲】【乙】两文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请结合原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说起劳动课,70后、80后感触颇多。70后的劳动课,多在田地里:麦熟时,学校放起麦假,孩子回到田野帮父母收割麦子;80后的劳动课,多在课堂上:竹木扎框、糊上棉纸,自制风筝放飞在课后的欢声笑语里。“是时候补上这堂课了”“劳动课很有必要”......各大社交平台上,此起彼伏的支持与赞扬是主流意见,传递着一个共识:劳动是光荣的,也是难忘的。

    ②开好开足劳动课的呼唤,深切期待着多方联袂参与的回应。学校或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或请非遗项目入校园,让学生在躬身稼穑、体验民俗之间,感受生活味、烟火气;企业、工厂等社会力量,利用提供标准化场地、定制化器具等方式,拓展校方的有限场景资源;家长通过日常交流的言传、共担家务的身教,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家风家教。如此,方能打通书本与现实、学校与社会的罅隙,把劳动课牢固地嵌入教育体系的应有位置。

    ③劳动课虽无范式,评价更需有标准。“老师布置任务、家长完成作业、学生打卡拍照”的网络留言,折射出家长群体对劳动课该“怎么教、怎么考”的现实思量。无论是增加专业教师培养与引进之实举,还是广开课程考核、综合评价之言路,都是合理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需要被给予充分的时间、耐心去摸索与确立。但从深处看,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更有赖于社会心态的转变。

    ④劳动教育并非朝夕之得、尺寸之功,更需日将月就、久久为功。“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劳动的过程本身即是一种教育。父母们更不必苛求孩子熟稔镰刀的轻重、农事的早晚,而是让他们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去懂得敬惜物力,去强健自立自强之精神。这些精神上的隐性收获,更能让孩子在思想、道德与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⑤劳动是质朴的,亦是多彩的,它无比深刻地与童年交织缠绕在一起,成为人生最珍贵的回忆与永不逝去的底色。而劳动课的回归与弹性扩容,恰恰寄望于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学段目标、规范的课程设计,去铺设抵达寓教于劳、五育并举的理想之路。

    (有删改)

    材料二:

    1. (1)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以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组织全文,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最后总结重申观点。 B . 材料一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词准确活泼,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C . 材料一第④段引用名言“劳则思,思则善心生”,有力地论证了劳动对人思想的影响和教育。 D . 材料二中《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材料一中劳动教育的施行提供了行动指南。
    2. (2) 下列事件与古诗,哪一样可以作为材料一第②段的论据?请阐述理由。

      事件:某馒头生产厂家邀请学生免费参观产品生产车间,并安排厂内员工带领学生亲身参与馒头的制作流程,让学生深刻感受馒头的制作过程,体会劳动的成就感。

      古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 (3) 小语的父母认为把劳动课作为独立课程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学生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去。阅读材料后,你作为学生代表,请与小语的父母进行沟通,劝说他们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将军的绿壳车

    周耘芳

    起风了,将军双腿关节似刀在割,头上冒着冷汗。

    风吹得山上枫树林哗哗地响。将军想,老天爷一滴雨不下,山上茅草、小松树,遇到火星就会燃起来,得盯紧些,否则会出问题。

    将军,绿壳车呢?细声细气的,是一个身体瘦小的男孩,旁边站着几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男孩。

    这群娃娃,每天上学要走二十几里山路,天没亮,就得集中一起去上学。

    人高马大的将军,是从这山沟沟走出去的将军。十几岁参军,后来成为一名机枪手,扛着机枪,一路打到海南岛,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他的大腿被射穿了,一块弹片至今还留在大腿上。他的左臂膀也有伤。

    转业那年,老首长找他谈话,问他想选择什么工作,照直说。面对老首长,他拿出一份申请书说,我申请回老家工作。

    很快,申请得到批准,组织同意他回老家九峰县担任县人武部部长。

    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滴滴,门口响起汽车喇叭声。一辆八成新的吉普车停在门口,开车的是司令部机关的司机小高,车上坐着老首长。老首长说:人武部工作特殊,你腿部伤势未痊愈,按规定可配备工作用车,这辆吉普车是组织配给你的,小高与你一起去九峰县工作。

    将军拒绝。

    老首长说,这是命令。你年纪不小了,腿脚不灵活,再说,这是单位工作车,车是属于单位的,是派给你使用。

    回到九峰县,将军要求分管林业工作,配合林业局管好山上树木。话说出口,地方领导都傻了眼,九峰县境内九座山峰,十八条山沟,除了树,还是树。栽树,防虫、灭火,管树,都是令人头痛的事情。

    将军说:我喜欢青山绿水,战争年代没好好看看这好山好水,现在建设年代,我得好好守护。

    早春时节,山上树木一排排挺拔站立着。一群群花喜鹊、红嘴巴斑鸠在枝头叫闹。吉普车冒着粗气,在山路上爬行着。吉普车在五峰山下刺树沟一块空地上停下。绿壳车,绿壳车来了。一群小娃娃围上来,把车子围得严严实实。摸摸轮胎,拍拍门窗。去,去,都别淘气了,小高驱赶着孩子们。跑开几丈远,孩子们还是不走,有的爬上大树,有的趴在草丛上,眼睛盯着吉普车。

    关好车门,背着干粮和水壶,小高陪着将军去山上查看植树情况。转了一天,回到刺树沟,太阳贴近西边山峰,山沟慢慢暗淡下来。坏了,谁把倒车镜上的螺丝卸走了。小高大声说,凑过去一看,左边倒车镜也歪斜着。

    走,回家把车刷了,再补上螺丝,将军笑着说。每次从山上下来,将军总是和小高一起,提着水桶,拿着抹布,把吉普车刷得干干净净。

    一天下午,车子刚到刺树沟。村前草坪上,一大群人在忙碌着,有的在绑门板,有的在拿杆子,有的在搬行李……将军上前问才知道,是老李家的儿媳妇要生娃,大家准备把产妇往医院里抬。将军让小高赶快开车把他们送到医院。晚上十点多钟,小高说,吉普车前面轮胎好像有些瘪了,要维修。

    去修理,明天我走路去五峰山,将军回答。

    天蒙蒙亮,将军就爬起床,来到刺树沟,就碰到小林子这群娃娃。滴滴,小高开着吉普车来了。绿壳车,绿壳车来了,几个小孩蹦起来喊。小林子,绿壳车送你们上学,可以不,将军对娃娃们喊。跑了好远一段路,小林子回过头来,摸了摸后脑壳问,绿壳车送我们上学?

    是的,送你们上学。

    听到将军吩咐,小高将吉普车开到小林子身边,把他们一个个抱上车。站在山头上,将军微笑着,看着吉普车消失在远去的路口,然后转身,拄着拐棍一步一步往山林里走去。

    (选自《辽河》2023年10期,有删改)

    1. (1) 请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①将军转业回老家时,组织给腿伤未痊愈的将军配备了工作用的绿壳车和司机。

      ②孩子们围观绿壳车。

      ④将军让小高开着绿壳车送老李家的儿媳妇去医院生娃。

    2. (2) 结合小说具体情节概括将军的形象特点。
    3. (3) 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早春时节,山上树木一排排挺拔站立着。一群群花喜鹊、红嘴巴斑鸠在枝头叫闹。(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②村前草坪上,一大群人在忙碌着,有的在绑门板,有的在拿杆子,有的在搬行李……(联系加点词语和省略号进行赏析)

    4. (4) 联系小说内容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

      链接材料:

      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已经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植树的牧羊人》

三、作文(50分)
  • 10. 一条你每天都匆匆走过的路,当你慢下脚步,驻足观察,你会重新认识它;一位你每天见面的人,当你用心了解,你会重新认识他(她);一件你习以为常的事情,当你用心思考,你会重新认识它.....

    请以“重新认识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