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出任刺史前担任的职务
县令 | 公国相 | 侍御史 | 博士 | 议郎 | 谏议大夫 | 谓者 | 尚书丞 | 公府掾 | 将相上佐 | 中郎将 | 其他 | 总计 |
15 | 1 | 10 | 2 | 5 | 3 | 2 | 2 | 2 | 5 | 2 | 10 | 59 |
表2离任后担任的官职
京兆尹 | 守相 | 都尉 | 州牧 | 司隶 | 尚书 | 侍中 | 中郎将 | 议郎 | 谏议大夫 | 太中大夫 | 丞相司直 | 其他 | 总计 |
1 | 25 | 1 | 2 | 2 | 3 | 1 | 1 | 6 | 3 | 3 | 3 | 5 | 56 |
注:图中的黑色圆点表示折算后的“实际价格”,曲线则表示价格变动的总体趋势。
材料一 《论语》《孟子》没有去谈天,《论语》重实践;《孟子》强调“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孔孟都重视“仁”,他们都是由下往上谈,认为先把人做好了,就明白什么是天理与命。《中庸》《易传》与汉代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异,前者讲求用道德实践去证天理,由下往上;而董仲舒则认为道德由天规范,人应该效法天。据推测,《中庸》成书于战国末期和汉初之间。《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反映的是封侯建国的时代,其中非常清晰的等级序列,是周代贵族政体的反映,与汉代专制政体的基本精神是矛盾的。这间接证明《大学》成书的年代可能为战国末期。
——摘编自刘瑶瑶《〈中庸〉〈大学〉在思想史的成书考证》
材料二 北宋二程表彰《大学》与《中庸》,朱熹(1130—1200)将此两篇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合并为“四书”。《大学》与《中庸》脱离《礼记》而独立,宣告此二篇成为理学之宝典、道统之渊源。元仁宗恢复科举,“四书”成为朝廷取士的必读教科书,进一步提升并确立了《大学》《中庸》的权威性及程朱诸经注释的地位。元明两代的《礼记》注本或礼书重编本等不载《大学》《中庸》,俨然成为惯例。万历年间,吴勉学刊刻十三经白文本,在《尔雅》后列出朱子章句本《大学》《中庸》之白文,与十三经对等并列。可以说,《大学》《中庸》的经典地位在明代达到了顶峰。
——摘编自石立善《<大学><中庸>重返<礼记>的历程及其经典地位的下降》
材料 东晋末年,玄学盛行,士族深受玄学影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崇尚“无为”。士族垄断国家政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盖中正之设,于损政之道有八”。士族还封山占水,残酷地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有田万顷,奴婢数千人”。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愈演愈烈,地方刺史频频借讨伐之.名肆意征伐,连年混战。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太尉刘裕改革选官制度,重用寒士,主张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唯才是举”的原则选拔人才——不计较官员的出身,重视他们的品行和能力。改革期间,他重用了一批出身卑微的人,如朱龄石、刘穆之、檀道济等。义熙八年(412年),刘裕借皇帝名义,“罢临沂、湖熟皇后脂泽田四十顷以赐贫人,弛湖池之禁”,并禁止士族封山占水向百姓收租。他还严厉削弱方镇,明确规定州府置将和官吏的数额。义熙改革历时18年(405—422年),为“元嘉之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董振昌等《浅析南朝刘裕的义熙改革》
材料 以吴地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长期被中原人视为“蛮荒地带”。至公元1000年左右,中原文明仍处于主导地位。吴地加速开发的契机在安史之乱之后才出现,这一时期,人们大力发展丘陵地区的农业,使大片沼泽变为良田,全国的经济中心也开始逐渐南移。宋元时期,江南代替中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明清时期,吴地成为中国首富之区。
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达到“五年耕而余二年之食”的水平。丝织业分工更加细密,绫、绢和罗等各种专门的织机出现,能制造各种复杂的花纹。苏州的水陆交通发达,“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绘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姑苏繁华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苏州工商业繁荣的盛况。
——摘编自李晓燕《明清时期吴地商品经济的繁荣及市民文化的发展》
材料一 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子玄(刘知几)曰:“自古已(以)来,文士多而史才少,何也?”对曰:“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
——摘编自【后晋】刘昫等《旧唐书》
材料二 盖欲为良史(优秀的史官)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夫史所载者事也,事必藉文而传,故良史莫不工文,而不知文又患于为事役也。盖事不能无得失是非,一有得失是非,则出入予夺相奋摩矣,奋摩不已,而气积焉。事不能无盛衰消息,一有盛衰消息,则往复凭吊生流连矣,流连不已,而情深矣……史之义出于天,而史之文,不能不藉人力以成之……其中默运潜移,似公而实逞于私,似天而实蔽于人,发为文辞,至于害义而违道,其人犹不自知也。故曰心术不可不慎也……才艺之士,则又溺于文辞,以为观美之具焉,而不知其不可也。史之赖于文也,犹衣之需乎采(彩),食之需乎味也……文辞有工拙,而族史方且以是为竞焉,是舍本而逐末矣。
——摘编自【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史学人才的成长提出一个具体的观点(对材料中观点加以借鉴、修改、补充均可),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