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10-14 浏览次数:7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分
  • 1. (2023七上·南昌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小题。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骄阳冬有雪。”桃花盛开酝酿春的希望; 菡萏挺立迎来夏的热情;菊花(qiáocuì)宣示秋的萧条;梅花(dài)雪无畏冬的荒凉。尽管是高邈的原野,还是平坦的山地, 四季都刻上了花的烙印。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及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yùn niàng , hán dàn, 谯脆, 戴 B . yùn niàng , hàn dàn , 憔悴, 戴 C . yún niàng , hàn dàng, 憔悴, 带 D . yún niàng , hàn dàn, 谯脆, 带
    2. (2)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即使是高邈的山地, 还是平坦的原野, 四季都刻上了花的烙印。 B . 要么是高邈的原野,要么是平坦的山地, 四季都刻上了花的烙印。 C . 无论是高邈的原野,还是平坦的山地,四季都刻上了花的烙印。 D . 无论是高邈的山地,还是平坦的原野, 四季都刻上了花的烙印。
  • 2. (2023七上·南昌期中) 下文方框内, 依次填入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什么是读书的艺术呢□法国作家莫洛亚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说□读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书中重新发现生活□更准确地理解生活的艺术□

    A . ,    “    ,    !” B . ?    :  “ , 。 ” C . ?      “     、     ” D . ,   : “ 、      ! ”
  • 3. (2024七上·江西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 《你我》等。 B .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代表作小说集《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 《龙须沟》等。 C . 名词, 有的表示人, 如“姑娘” “青年” “农夫”; 有的表示具体的事物, 如“绿萍” “水藻” “传统”; 还有的表示时间, 如“秋天” “昨天” “过去”等。 D .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 4. (2023七上·南昌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____,____。____,____。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

    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④③① D . ②④①③
二、诗文阅读(20 分
  • 5. (2023七上·南昌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西风的话

    去年我回来, 你们可记得,

    你们刚穿新棉袍。 池里荷花变莲蓬?

    今年我来看你们, 花少不愁没颜色,

    你们变胖又变高。 我把树叶都染红。

     - - 廖辅叔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 整首诗歌正文中都没有出现“西风”二字,但我们却能从多处感受到西风带来的变化。这与我们小学时学过的李峤的《风》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B . “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该句流露出一种平和、冲淡的心态。 C . 本诗中的荷花与《荷叶·母亲》中的红莲一样,都象征了需要母亲庇护的孩子形象。 D . 整首诗歌写出了秋之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甚至带点淡淡忧伤的意境。
    2. (2) 本诗借 之口,运用了(修辞手法)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 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 点出了秋的特征,饶有情趣。 
  • 6. (2023七上·南昌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 , 将弓射 , 曰: “获则烹。”其弟争曰: “舒雁烹 , 翔雁燔宜。”竟斗而讼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刘元卿《贤类编》)

    注:社, 古代社会的基层单位。伯, 长官。

    1. (1) 解释下面加点词。

       引( )               之( )               宜( )

    2. (2) 翻译下面句子。

      ①昔,人有睹雁翔者

      ②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3. (3) 谈谈你从这则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 7. (2023七上·南昌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2) 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 (3)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景物、节令,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

    4. (4)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论语》中与此意相近的句子是: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 8. (2023七上·南昌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①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②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③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 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④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 “我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

    ⑤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⑥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 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子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⑦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国庆还没到, 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 这一次, 是在医院。 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 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容枯槁、 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是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

    ⑧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 走到您的身边, 轻轻地唤您一声 “外婆”, 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寂寞的时光。

    ⑨可是, 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 很多东西, 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 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

    ⑩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

    1. (1) 根据提示, 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外婆

      路过外婆时没有停留

      快乐地与“我”交谈

      再一次与外婆相见

    2. (2) 文中写“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子啊, 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我”感到“亏欠”的原因是什么?
    3. (3) 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进行赏析。

      ①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 (从人物描写角度)

      ②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 (从修辞运用角度)

    4. (4) 请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 9. (2023七上·南昌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 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0年, 南方周末记者随机抽取了福建莆田、 泉州等地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 108份,部分调查结果见下图:

    材料二:近年来,哈尔滨、上海、安徽巢湖、云南昭通等地都发生过小学生食用小零食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案例。2021年5月16日下午,湖南隆回县某中学116名学生因食用校外流动摊点的凉皮等小零食后出现集体中毒症状。

    材料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的范志红说:“零食的真正危险在农村,其进货渠道无从知晓, 更没有建立大超市的索证制度, 一旦出事,悔之晚矣。 家长要明白,给孩子小零食, 补的不是营养,而是一种看不见的慢性毒害,跟下毒没有两样。 ”

    材料四: 很多中学生经常去路边摊购买零食, 除了路边摊零食香气诱人、 美味可口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食物容易让人上瘾。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发现,实验鼠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 高脂肪食品后,大脑内部会发生一些改变,这种变化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

    1. (1) 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文意相符的一项。 ( ) 
      A . 因为建立了大超市的索证制度,所以大超市里面出售的零食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可以放心食用。 B . 路边摊零食容易使人上瘾,这是很多中学生经常去路边摊购买零食的原因之一。 C .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发现,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的人,大脑内部会发生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 D . 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吃小零食的途径,给孩子补充营养。
    2. (2) 你的朋友小元特别爱吃小零食,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劝说他少吃或者不吃零食。
四、名著阅读(5分
    1. (1) 《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我们感受到鲁迅儿时生活的乐趣;在《》中, 我们了解到他在日本留学时与授业恩师交往的细节;在《》中,我们同情那个对家乡赛会风俗充满向往但不得不先背诵《鉴略》的孩子,在《》 中, 我们为古时那种不顾人情,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而感到伪善与可笑……这些点滴文字之中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3分)
    2. (2) 下列文章不是《朝花夕拾》中的篇目及人物的是:( ) 
      A . 《父亲的病》名医陈莲河 B . 《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 C . 《故乡》少年闰土 D . 《琐记》衍太太
五、写作(45 分
  • 11. (2023七上·南昌期中) 罗大佑在《光阴的故事》中唱道: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

    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

    曾经无知地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

    它天天的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

    我在年年地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一个人……

    光阴的故事,在朱自清笔下,是冬天时,父亲手中夹起的那块热气腾腾的白水豆腐;在史铁生的眼中,是秋日里,重病的母亲筹划着推他去看的淡雅而深沉的菊花;在萧红记忆中,是春天里,祖父那个陪伴着她度过无数自由、快乐时光的园子……春夏秋冬,四季流转,告别小学,步入中学的你,一定也有许多有关光阴的记忆值得化成文字留存吧!

    请以《光阴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要求: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