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赋予你力量,理想便从闭塞贫瘠的土地起飞;于苍苍穹俯kàn,你领略到了世界的无限和绚丽;而与风雨搏斗,升华了你的精神境界——在追求中死去,却与追求共存。
①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____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②各地援鄂医疗队送行出征,以忘我投入和惊人业绩____了医护人员不惧生死、敬佑生命、为民族担当高贵品格之内涵,
③线上学习令我们获得了应对学习困难的经验,____历练了我们自主学习、自律自制的品质。
①生活中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
②还是刻骨铭心 纯真爱情,都在荒寒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温情的色彩,温暖着读者的心。
③尤其是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让人心醉。
④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⑤无论是醇厚的父子之爱、纯洁的同窗友情、美好的同事情分、淳补的乡邻情谊。
中国是茶的故乡,“何物堪留客,烹茶成雪芽”,茶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为弘扬茶文化,请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茶有多种,其特点和功用也大不相同:绿茶,能提神益思、清除疲劳、杀菌消炎、解毒防病;红茶,具有暖胃的作用,适合女性或者冬天使用;黑茶,可消食解腻、御寒、杀菌止泻;白茶,能明目、保肝护肝、促进血糖平衡。
【材料二】有人认为,“和、静、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选茶、斟茶、敬茶、喝茶有许多讲究,如须双手奉茶,用谦辞、敬辞等。
示例:和——与“喝”谐音,同时蕴含“阴阳调和”的宇宙之道及“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
字体:。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沙猎,见往事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勖助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到佳木斯看海
①到佳木斯看海?是真的!
②清早,从佳木斯市区出发,前往富锦时,天空还是瓦蓝如洗,一丝浮絮都没有。在车上闭目养神一会儿,睁开眼时,已见一朵朵白云,皱着笑脸,从各个方向,迎着你,引着你去赶一场云的集会。那云彩,千姿百态,或俏皮,或持重。细的,如轻絮,似飘丝,有着翩然散淡的曼妙。大一些的云团,如新弹过的棉花,既饱满,又绵柔,变着姿态,欢快地跟着你走。
③人在地上,心随云飘。
④路两旁,延展着宽阔的湿地。丛生的芦苇,迎风摇曳,水边草地上,几只白色的鸟儿单腿立地,一动不动,突然,“扑哧”着,奔跑几步,然后扯开了翅膀,向着云的方向飞去。速度之快,让人担心它搅乱了云的衣裳。朋友说,那鸟,是东方白鹳,堪称“鸟界国宝”,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很高。这些年,因为生态好了,湿地多了,结伴东方白鹤来栖居的岛类,多达三百种以上。过去,鸟儿翔集时连成线,现在都是成片成片的了。
⑤过湿地,一片海,向我们奔涌而来。
⑥那是稻的海洋啊!千里沃野,无际无恨,遍地金黄,向着远方漫展。为着让我这个南方人见证北大荒稻田的辽阔,朋友领着我们,登上富锦的一处嘹望塔。极目远眺,但见远处的地平线,连着稻海与云海。清风拂过,稻浪荡漾,携着跳跃的音符,迤逦而来。
⑦吃过午饭,我们向建三江方向出发时,天空的云彩,变得浓烈起来。
⑧无论朝着哪个方向望去,都是云的身影。远方天际线低处,云堆积得有些严实,略现出淡灰的色调,往穹顶舒展时,已是层峦叠峰之势。各种形态的云团,都赶着趟儿,各自拉开了阵势,将最美的姿态,布置在蓝色天宇。我在车上搜肠刮肚,想找出合适的词来,描写它们的万千仅态、婀娜多姿。可是,其绚烂,其丰富,其瑰奇,其变幻,哪是我的想象力所能穷极的!
⑨跟着云走。我们来到建三江七星农场。
⑩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平原之一,因为靠近祖国东北部边陲,这里又是“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有沃土就有粮食。“中国粮仓”,成为这里的美誉,更化为一种使命。一年一度,希望的种子在这里播下,创造出“十八连丰”,让“中国饭碗”盛满“中国粮”成为可能,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日常。
⑪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就坐落在七星农场。为我们讲解的,是一个刚出大学校门的小姑娘,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甜的笑意。她告诉我们,自己是第三代北大荒人。这里以前荆棘丛生,为了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父辈们把苦吃够了。如今,一切都变了样,生产不但实现了机械化,还实现了智慧化,都可以在家里用手机种地了。
⑫农机中心外,稻海深处,几架无人机在低空盘旋。一阵风吹过,稻海泛起了波浪,送来醉人的香。“好久没有闻到稻花香了!”我忍不住赞叹。“您闻到的,是稻香。稻花香早过啦。不过,比起稻花香的浓,稻香更多了一份醇。”小姑娘笑着说。哦,稻花香浓,稻香醇。“从目前测产情况看,今年粮食产量好于往年,‘十九连丰’有望。”农场负责人高兴地说。
⑬丰收的喜悦,喜悦的味道,诱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向稻海的深处奔去。此时,漫天的云彩,不知不觉间,从远处的天际线升腾,似大海边拍岸惊涛卷起的千堆雪,翻滚着,碰撞着,簇拥着,密密匝匝,向天空堆叠,将天幕布满。阳光穿过云层,漫射出一道道金光,将白云染成橙黄,与稻海的金色衔接。
⑭这稻海,真是人间的仙境啊。
⑮远处,新建成的建三江机场,一架飞机掠过万顷沃野,向着云层深处飞去。那一定是一个幸福的航程。
(有删改)
消逝的篮子
韩冬红
①从记事起,我不管篮子到底有什么用途,只知道,用它可以使母亲就范。我用指甲划在藤条凸起的纹路上,篮子便发出“嘟呜嘟呜”的短音,倘若母亲太过于专注手中的活,对我不理不睬我手指滑动的频率会猛然增加几倍,直至那“嘟呜嘟呜”转为“嘟嘟嘟”。于是,被惹烦的母亲,停下手来,或答应带我出去玩一会儿,或给我两分硬币打发我去小卖铺买糖吃
②稍大点后,篮子成了我把持在手中的万花筒,只要轻轻转动筒身,里面便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缤纷世界。然而一段偶然的经历,使得篮子对于我,不再是盛满米面、干粮的器皿,而是渡苦难之人到幸福彼岸的一叶扁舟。
③一次,母亲把柴火放至灶边,准备点火做饭,我突然大喊肚子疼,母亲看都没看我一眼,就像村里的小老李(医生)一样,做出了诊断:“看来小红肚里的虫又馋了。”我暗自高兴,一会儿母亲肯定会去缸子里挖面。想到这,我内心不禁一阵窃喜。谁知她向锅内投掷的依然是我吃厌倦了的红薯块子和小米。
④正在我苦恼如何收场时,一个和母亲差不多年龄,但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中年妇女走进了我的视线。只见她胳膊上挎着一个灰不溜丢的破篮子,操着一口和我老家方言有很大差别的方言,喊道:“大娘,给口吃的吧,可怜可怜俺们娘俩吧。”与其说那中年妇女在“喊”,不如说她在自言自语。此时,我才发现女人身后还有个面色苍白的小女孩。她的个头刚到女人腰际,穿着不知哪位好心人施舍的旧衣服,袖子卷了好几圈,都没露出手。
⑤不知什么时候,母亲从屋里出来站在了我身后,手里还拿着早晨新做的两个豆腐渣子菜窝头。母亲把窝头递给了那个要饭的女人,我好奇地踮起脚尖,看到女人篮子里有件黑色的破棉袄和一只脏了吧唧的搪瓷缸子。后来有一次,母亲跟别人聊天,提起这对要饭的母女,母亲说女人挎着的不是篮子,是全部家当。幼小的我自然不解,心想这家当还能装进篮子?真是稀罕。
⑥那时母亲不顾哥姐的极力反对,硬是把这对母女留了下来。我依稀记得大哥因为母亲让要饭的母女盖了他结婚的新被子,跟母亲拌嘴。我当时站在大哥立场上,声讨母亲爱管闲事。村里人更是抱怨母亲,说那母女没准儿是特务,专门扮成要饭的呢。母亲不信这个邪,她把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一瞪,说哪来那么多特务。第二天,我见那女人穿着我母亲的旧棉袄,她的女儿则穿上了母亲给我新做的花棉袄。母亲不但帮女人刷干净了篮子,还将她们母女俩的衣服拆洗干净了。
⑦快过年时,那对母女走了,挎着满满一篮子母亲给她们蒸好的年货。其实所谓的年货无非就是些红着面窝头、高粱面饼子和棒子面菜团子一类的。
⑧七八年后,正在田间挥汗如雨的母亲,一边背着沉重的药筒子给棉花打药,一边为二哥的订婚彩礼而犯愁。恰在这时,投递员将一张来自北京的汇款单送到了母亲手上,上面有相当于母亲劳作一年的收入——两百块钱。母亲好生惊讶,我们在北京一没朋友,二没亲戚,这钱是谁寄来的呢?母亲将汇款单放在手里翻来覆去,终于在附言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大娘,多谢您当年那篮子干粮救了俺妹子,救了俺全家。在地里干活的九奶奶跟母亲开玩笑说:“俺老二会做买卖,用一篮子干粮,换回了一年收入。”只见母亲鼻子一酸,落下两行泪,她说:“俺给她那篮子干粮时,压根就没想让人家报答,再说谁有法子会去要饭?那是没办法的办法。”
⑨这件事是母亲到城里若干年后告诉我的。至今,母亲还有用篮子的习惯,只是那篮子是用打包带编织的了。那种老式篮子可谓为母亲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街坊邻居因修房盖屋、娶妻生子造成经济拮据而揭不开锅时,母亲就一篮子米面送过去,那米面对于断炊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曾多次陪母亲趁着月色,挎着沉甸甸的一篮子挂面、鸡蛋和红糖去那些生孩子的人家。可那时我年龄小,时常为母亲把米面送给别人而生气,私下里也没少抱怨母亲傻。母亲知道了就说:“谁都有过不去坎的时候……”
⑩当温饱不再成问题的时候,我发现家里的篮子似乎像一个退休的老人一样,静坐在房屋一隅颐养天年了。可母亲总教育我不要做“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那种自私自利的人要学会帮助别人。
⑪最近朋友获知我要写一篇有关篮子的文章时,他说:“城里人居住的地方小,哪有空间放篮子呢?”但我一直认为消逝的只是篮子,而不是它的内在精神。
①小时候,;
②稍大点后,;
③一对母女来讨饭时,;
④当邻居遇到困难时,;
⑤当温饱不再成问题时,篮子静坐在房屋一隅颐养天年。
题目一:《我希望 》
题目二:〈我生活在幸福之中〉
要求:
①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