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4-09-19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29分
  • 1. 默写古诗文。读诗,也是读人生际遇。
    1. (1) “长风破浪会有时,。”读出了人生的乐观;(李白《行路难》) 
    2. (2) “,雪拥蓝关马不前。”读出了人生的彷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3) “醉翁之意不在酒,。”读出了人生的情趣;(欧阳修《醉翁亭记》) 
    4. (4) “,湘水无情吊岂知。”读出了人生的凄凉;(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 (5) “但愿人长久,。”读出了人生的祈愿;(苏轼《水调歌头》)
    6. (6) “有弟皆分散,。”读出了人生的愤懑。(杜甫《月夜忆舍弟》) 
    7. (7) 《岳阳楼记》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8. (8) 《商山早行》中运用典故含蓄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9. (9)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的诗句说明了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 2. 学校组织开展“诗溢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夏日的校园飘飞着芬芳的书香,挥洒着美好的纯真。那些与诗相伴的时光,在云的liú pàn中,在树的yáo yè里,____地走着,走过一个个日升日落,走过一个个春风夏雨。沐浴书香的日子仿佛旋转的万花筒,不经意间变幻出一个个千姿百态的图案。读诗要悟情感、析哲思,更要品精炼优美、新颖别致的语言。读诗不是____,更不能____。每个人都可以写诗,写诗要注意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情感美和理性美。写诗不仅rú yǎng生命,更是生命的本能。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iú pàn ②yáo yè ③rú yǎng 

    2. (2)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亦步亦趋 附庸风雅 以偏概全 B . 不疾不徐 附庸风雅 断章取义 C . 亦步亦趋 见风使舵 断章取义 D . 不疾不徐 见风使舵 以偏概全
    3. (3) 文中划线句存在语病,下列各项中,修改正确的是( )
      A . 读诗不仅要悟情感、析哲思,更要品精炼优美、新颖别致的语言。 B . 读诗尽管要悟情感、析哲思,更要品精炼优美、新颖别致的语言。 C . 读诗不仅要品精炼优美、新颖别致的语言,更要悟情感、析哲思。 D . 读诗尽管要品精炼优美、新颖别致的语言,更要悟情感、析哲思。
  • 3.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1. (1) 传统文化之——中国元素

      2022虎年伊始,中国元素一路火出圈: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让观众大呼“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北京冬奥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诉说中国式浪漫;拿下中国雪上项目首金的谷爱凌,雪服上印着中国龙,雪板上刻着龙纹,骄傲地说要把中国元素带到世界、带到自由式滑雪中。可以说,在这些亿万目光瞩目的舞台上,中华传统文化都“活”起来了,击中了埋藏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的审美情感。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35字。

    2. (2) 传统文化之——家乡之美 

      学校团委将开展“中山文化之美”评选活动,请你在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间艺术等方面推荐一项中山的传统文化参评,并写出推荐理由。 

      我推荐的传统文化名称是

      推荐理由是

  • 4. 阅读《艾青诗选》后,小语和小深进行交流,下面是他们对话,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相关内容。

    煤的对话(节选)

    艾青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937年春

    小深:我很欣赏《煤的对话》。“煤”这个意象是的象征,它有超“万年”的历史,被深埋在地下,沉默着,心里有着“过深的怨愤”。这样的诗更能够体现艾青早年诗歌的风格。

    小语:有道理。我们在把握诗歌意象时,要注意联系创作背景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小深:对的。这首诗里除了“煤”这个意象,还有“火”这个意象也很关键,它象征着

  • 5. ,名著导读
    1. (1) 根据下列内容分别写出甲、乙两人的姓名。

      【甲】拿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

      后,洒家忧得你苦,……”

      【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

      甲: 乙:

    2. (2) 《水浒传》里面人物名字往往别有深意,很多是作者有意为之。宋江谐音”送江”,寓意他带领梁山好汉所做出的努力最后付诸流水,惨淡收场。鲁智深,寓意是“看起来莽撞鲁莽,实质智慧很深”。结合《水浒传》中的相关情节说明鲁智深“智慧很深”。
二、阅读(41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 ,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节选自《湖心亭看雪》)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沙鸥翔 ②云归而岩穴 ③余一小舟

    2. (2) 把文中横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7. 文言文阅读

    冷泉亭记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 , 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 , 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注释】①冷泉亭: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飞来峰下。余杭郡:唐时即称杭州,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②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倍寻:两寻,合古尺一丈六尺。③蠲(juān):消除。析酲(chéng):解酒,使头脑清醒。④狎(xiá):亲昵,亲近。⑤矧(shěn):况且。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灵隐寺为/林壑 B . 地搜概/予观夫巴陵 C . 足于床下/清涟而不妖 D . 除去/饮少
    2. (2)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坐 而 玩 之 者 可 濯 足 于 床 下 卧 而 狎 之 者 可 垂 钓 于 枕 上

    3. (3) 本文的冷泉亭和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都能给作者带来无尽的快乐。这两种乐相同吗?

      请你结合文段和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了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 

    ②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人们面对英雄许下的每一条誓言,都传递着对英雄精神的崇尚,汇聚起推动时代和社会前行的力量。 

    ③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也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④有人说:“失去生命,并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被人彻底地遗忘。”“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还在继续。无论是耳熟能详的英模英烈,还是普通网友讲述的“年老失聪的外祖父”“沉默寡言的父亲”“当年小学的代课教师”,都将在人们自发参与、互动传播中,凝结为一份独特的全民记忆。去发现,去传承,去效仿,正是这个活动的最大意义。 

    【材料二】

    烈士纪念日,指纪念本国英雄的法定纪念日。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从 2014 年起,我国以法律的形式,将每年9月30日确定为缅怀为国捐躯烈士的法定节日——烈士纪念日。在烈士纪念日,某校开展了“了解英雄人物”的调查活动,下面是调查结果。

    【材料三】

    ①我们正走在一个特别的秋天里。当前,新一轮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成为“逆行者”“守护者”,都在尽自 己的最大能力守护万家灯火。他们用信念、责任、坚守、担当,书写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带 给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点滴微光,可成星海。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疫情期间,最辛苦 的就是基层工作者。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们穿梭于居民楼里、守候 在马路上,深入封控区、集中隔离点,核酸检测、维持秩序、检测消杀、运送物资、信息报送…… 他们用忙碌的身影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风景,成为人民群众最坚强的 依靠。 

    ③有人说,中国从来不缺平凡英雄。是的,这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就是我们 的英雄! 

    【材料四】

    ①近日,中科院自动化所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在互联网“刷屏”,作者黄国平用毫无 保留的真诚、不加修饰的朴实,道尽成长路上的坎坷与挣扎。一句“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 不枉活一世”,支撑着“一路泥泞”中走过的作者,也看得读者眼角湿润,网友评价这是“现 代版的《送东阳马生序》”。 

    ②“致谢”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对抗苦难生活的顽强力量。平淡如水的语言,波涛汹 涌的生活。“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短短 12 字浓缩了求学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 亲人先后离世的无助、拖欠学费的窘迫、无比脆弱的尊严,“雨天湿漉着上学”“夏天光着脚 走在滚烫的路上”,纵使生命的残酷、生活的考验接踵而至,他依然耗尽心力争取在外人看来 稀松平常的东西。“致谢”中的拼尽全力,让奋斗者拥有了共鸣,也让迷茫者重拾了信心。 

    ③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 爱生活。即便面对“许多不容易”,“致谢”中依然透着热爱生活的点滴光亮,“在煤油灯下 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 让人仿佛看到当年那个无奈却也知道苦中作乐的小孩。生活中有太多压力与不如意,即使走出 大山走出贫穷,也会面临求而不得,面临成长瓶颈,在重压之下保有寻找快乐和意义的能力 , 才是生活不变的课题和生命恒久的价值。 

    1. (1)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材料二可知,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烈士纪念日为每年的9月30日。 B . 从材料二的图表可看出,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途径主要是学校,大部分中学生对了解英雄人物的态度积极,热情很高。 C . 材料三第②段划线句子语言优美生动,表达了对抗疫一线基层工作者的赞美和感激,以及对取得抗疫胜利充满信心。 D . 材料四提到的“致谢”一文,体现了这位博士作者用顽强力量对抗生活的苦难,也激励很多人努力读书离开贫困的家乡。
    2. (2) 材料一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3. (3) 材料四第③段中讲到人要“保有寻找快乐和意义的能力”,请你结合材料四及生活实际, 

      谈谈如何在困境中“保有寻找快乐和意义的能力”。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一首歌。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③我不能不去看它了。一回到村口,就急切切地找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④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⑤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没有了。”“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着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霎时消失了。

    ⑥小儿突然说:“爸爸,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水一样的声音?这是我曾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⑦“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吧!

    ⑧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那嫩嫩的枝条上,绿绿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动开光辉了。“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我肯定地说。

    ⑨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选自《读者》2020.21 有删改)

    【文章链接】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个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酒杯,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节选自贾平凹《月迹》)

    1. (1) 请认真阅读选文,在表格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事件

      作者情感

      听到老槐树死的消息

      A

      B

      痛心

      小儿发现了树桩是一口“泉”

      C

    2. (2) 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对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一首歌。

    3. (3) 理解第⑦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深层含义。

      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

    4. (4)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能否删掉。
    5. (5) 选文中的“小儿”和【文章链接】中的“奶奶”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人物,作者安排这两个人物的用意是相同的。请问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三、作文(50分
  • 10. 一朵鲜花可以擦亮春天的眼睛,一本好书可以启迪沉睡的思想,一段旋律可以拨动思念的心弦,一句鼓励可以点燃奋斗的激情……当你用心凝想,生活中很多的人、事、景、物都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存在,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唤醒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 

    请以“唤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④不少于 600 字;

    ⑤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