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玉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聚落遗址里都有为数不多的几座陶窑遗迹。陶窑限定在专门的地点,位于环绕居住区的壕沟之外,与居住区明显分割。这体现了当时(     )
    A . 阶级分化明显 B . 城市规划合理 C . 社会分工已出现 D . 早期国家的形成
  • 2.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历史文献记载的黄帝“有熊国”故地郑州地区,发现了一些龙山文化城址,有大型宫殿、护城河等遗迹。山西陶寺遗址,一般也被认为属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这(  )
    A . 说明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 B . 为研究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提供了证据 C . 反映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 D . 表明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成熟的城市规制理念
  • 3.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下图是考古人员在殷墟小屯村E10坑发掘的鹿头骨。上面刻辞是“戊戌,王蒿田……文武丁……王来征”(大意为戊戌那天,商王在一个叫蒿的地方从事田猎)。材料可以用于说明(     )

    A . 甲骨刻辞完全用于占卜 B . 商周的奴隶制文明已经高度发达 C . 渔猎是殷商最主要产业 D . 甲骨的发掘使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 4. (2024高三上·丰城期中) 下表为商周赐贝情况,商周赐贝仪式的变化表明(     )

    主持者

    场合

    对象

    商王

    祭祖、宴飨等

    多为陪同王臣,未见外服诸侯

    周天子

    政治性大祭祀、大射礼

    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

    A . 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 B . 等级统属关系不断强化 C . 商朝时礼乐制度已形成 D . 贝的货币实用功能增强
  • 5. (2024高一上·顺德期中)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蒙古高原北部的匈奴遗址中出土锄头与镰刀

    匈奴文化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

    B

    西周早期的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录

    迟至西周,早期华夏认同已经形成

    C

    孟子提及井田制时认为“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

    孟子描绘了小农经济生产的典型模式

    D

    周代多用“公、伯、子、男”等亲属称谓标识爵位

    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有深厚渊源

    A . A B . B C . C D . D
  • 6.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春秋时期,晋文公“通商宽农”,卫文公“通商惠工”。 然而到了战国,抑商议兴,并在秦国率先得到实施。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政治制度逐渐转型 B . 百家争鸣的影响 C . 经济政策逐渐转变 D . 宗法观念的弱化
  • 7.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有学者在考察“百家争鸣”时引用了如下文献,该学者意在说明诸子百家学说(     )   

    内容

    出处

    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

    《庄子·天下》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繁扰而不说……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淮南子·要略》

    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汉书·艺文志》

    A . 有共同的文化根源 B . 以儒家思想为根基 C . 逐渐走向融合统一 D . 各持主张互相争鸣
  • 8. (2024高二上·仁怀月考) 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秦始皇此举是为了( )
    A . 用人间最高统治者权威震慑臣民 B . 借助神的神秘力量吓阻不法臣民 C . 融合了君权神授与人身隶属关系 D . 利用民众信仰神化君权维护统治
  • 9.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秦律十八种·工律》记载:“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夹(狭)亦必等。”此举有助于(     )
    A . 规范器物的制作 B . 保护农业劳动力 C . 开创大一统局面 D . 工匠精神的培育
  • 10.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有学者指出就综合国力来讲,秦国的文明程度、人力和物质资源不一定较六国强,但秦王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资源,通过一级一级的组织把权力集中于君王,整个国家被组织成为一台高效有力的战争机器,进而一口一口地将六国吞噬掉。该学者意在说明秦统一全国的重要原因是( )
    A . 综合国力的增强 B . 郡县制的普遍推行 C . 君主权力的强化 D . 统治者的雄才伟略
  • 11.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汉初,畜力比较缺乏,政府禁止杀牛和盗牛,规定凡是偷盗牛马者,将处以重刑。而到汉武帝时,“始开三边,徙民屯田,皆与犁牛”。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
    A . 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 B . 农业耕作技术不断革新 C . 生产逐渐恢复并发展 D . 食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12.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下诏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个监察区设置一名刺史,全面负责监察区内的郡国官员。到西汉末期,刺史的职权逐渐强化,开始干预地方军政事务,其驻地也固定了。到了东汉时期,刺史已经成为掌控一州的封疆大吏了。这反映出汉代(     )
    A . 地方治理日趋强化 B .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 . 刺史制度逐渐异化 D . 监察官员品级提高
  • 13.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文献通考・封建考》云:“秦、汉以来,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若关内侯,则惟以虚名受廪禄而已。西汉景、武之后,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况列侯乎?”由此可知,西汉
    A .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 分散中枢机构权力 C . 君主专制制度完善 D . 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 14.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据山东省博物馆的考古研究,西汉中期以后铁农具的种类大大增多,既有犁、铧、镢、镰、臿、耙,又有用于播种的铁耧足及用于深耕犁沟的大型全铁犁。除农具以外,铁兵器最后代替了铜兵器。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政治因素是(     )
    A . 边疆军事的需要 B . 盐铁官营的政策 C . 传统农业的转型 D . 王国问题的解决
  • 15.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下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 ,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 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 ; 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可用于研究东汉(     )

    A . 家庭手工业的进步 B . 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 .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 . 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
  • 16.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东汉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记述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这表明《史记》的宗旨是(     )
    A . 探索古今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 B . 总结“通史入门”的治史方法 C . 恢复已经被人遗忘的远古历史 D . 仅仅展示秦代至西汉王朝历史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7.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邮驿是古代中国驿道系统机构设置的统称,包括邮、亭、驿、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恢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于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

    ——(汉)司马迁《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96《西域传上》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汉代河西邮驿的设置进行相关解读。

  • 18.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一词,从古至今发生了深刻的内涵演变和外延拓展,这种演变与拓展正是文化古今更迭、中外交会的产物。“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初义为“中央之城”,后衍生出“天下中心”等义,其语义曲折流转之间,不仅隐含着疆域推衍意义,而且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中国”作为非正式的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汉唐史籍已有记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至近代演为与世界列邦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展开与深入,中国学人中的见识卓异者发现,“中国”并非我国的专称,异域也有自视“中国”的。近代中国面临列强侵略的威胁,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意识应运而生,“中国”作为国名的简称为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中国”一词的使用,须全面观照其古典义和现代义及二者的因革转化。

    ——摘自冯天瑜《“中国”的古今演绎》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解读“中国”的古今演绎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分析清晰,归纳总结完整。)

  • 19. (2024高三上·玉溪月考) 儒家经典的发展和演变,有其内在逻辑性,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某历史学家在进行“十三经”逻辑结构研究时做了如下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形成过程

    逻辑主题

    孔子晚年整理古代典籍形成六经,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周易》。

    圣王之道

    秦始皇时“焚书”,《乐经》从此失传。

    汉孝武帝时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东汉时又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帝王之道

    唐时《春秋》扩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礼经》扩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再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

    纲纪道德

    宋时加《孟子》,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南宋时朱熹编著《大学》《中庸》“章句”和《论语》《孟子》集注”,和原有的五经合起来形成“四书五经”。

    心性义理

    1. (1) 根据材料,指出儒家经典演变的特征。
    2. (2) 从材料中选择一个逻辑主题,进行历史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