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者 | 场合 | 对象 |
商王 | 祭祖、宴飨等 | 多为陪同王臣,未见外服诸侯 |
周天子 | 政治性大祭祀、大射礼 | 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 |
材料 | 结论 | |
A | 蒙古高原北部的匈奴遗址中出土锄头与镰刀 | 匈奴文化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 |
B | 西周早期的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录 | 迟至西周,早期华夏认同已经形成 |
C | 孟子提及井田制时认为“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 | 孟子描绘了小农经济生产的典型模式 |
D | 周代多用“公、伯、子、男”等亲属称谓标识爵位 | 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有深厚渊源 |
内容 | 出处 |
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 | 《庄子·天下》 |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繁扰而不说……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 《淮南子·要略》 |
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 《汉书·艺文志》 |
材料
王恢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于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
——(汉)司马迁《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96《西域传上》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汉代河西邮驿的设置进行相关解读。
材料 “中国”一词,从古至今发生了深刻的内涵演变和外延拓展,这种演变与拓展正是文化古今更迭、中外交会的产物。“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初义为“中央之城”,后衍生出“天下中心”等义,其语义曲折流转之间,不仅隐含着疆域推衍意义,而且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中国”作为非正式的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汉唐史籍已有记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至近代演为与世界列邦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展开与深入,中国学人中的见识卓异者发现,“中国”并非我国的专称,异域也有自视“中国”的。近代中国面临列强侵略的威胁,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意识应运而生,“中国”作为国名的简称为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中国”一词的使用,须全面观照其古典义和现代义及二者的因革转化。
——摘自冯天瑜《“中国”的古今演绎》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解读“中国”的古今演绎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分析清晰,归纳总结完整。)
材料
形成过程 | 逻辑主题 |
孔子晚年整理古代典籍形成六经,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周易》。 | 圣王之道 |
秦始皇时“焚书”,《乐经》从此失传。 | |
汉孝武帝时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东汉时又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 帝王之道 |
唐时《春秋》扩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礼经》扩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再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 | 纲纪道德 |
宋时加《孟子》,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南宋时朱熹编著《大学》《中庸》“章句”和《论语》《孟子》集注”,和原有的五经合起来形成“四书五经”。 | 心性义理 |